系列专题:《蓝血企业-塑造企业的斯巴达与雅典精神》
第五节 华为能不能做一只快乐的“狼” 中国企业都是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都有着很深的悲情,但是只有超越这种悲情意识,才能找到新的方向。找到了这种理念,华为就可能快乐起来。 华为是一家讲求“狼性”的企业。狼有让自己活下去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我们是一群饿狼,只有让狼性爆发才能生存。”华为的文化是强硬和激进的,这是军人任正非雷厉风行的性格和军事化作风的深刻体现。 任正非的军人风格在对华为的管理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创业初期,华为的每个员工的桌子底下都放有一张垫子,就像部队的行军床。除了供午休之外,更多是为员工晚上加班加点工作时睡觉用。这种做法后来被华为人称作“垫子文化”。在《我在华为打工的日子》的文章中有这样的描述:“华为要求我们服装严格统一,白色无暗纹的衬衣,黑色西裤,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天气稍冷,就要求我们穿黑色西服了。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二十几个男生去加班,我走在最前面,无意中往后看,清一色的黑西服西裤,每个人脸上都是精神抖擞的样子,齐整整地往前走,场面颇为壮观,比黑帮气势强多了。这样的场面同样发生在去市场一线以后,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去省移动,刚进大院,对面走来网络部主任,他见到我们,惊呼:‘华为进村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有一次华为在深圳体育馆召开一个6000人参加的大会,要求保持会场安静和整洁。历时四个小时之中,没有响一声呼机或手机。散会后,会场的地上没有留下一片垃圾,干干净净。 有熟悉任正非的人总结说,任正非带兵酷似曾国藩。曾国藩招兵时对读书人说:太平天国的军队不讲人伦、破坏礼教,你来我这里是卫国卫教;对穷人说:太平天国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你到我这里当兵剿匪,有饭吃有钱拿,还可能发财。同样,华为员工有为钱而来的,也有为理想而来的。完全不同的人,就这样同在任正非麾下拼死保华为。当年曾国藩为激发士兵打仗的积极性,甚至默许:打下城池,可大掠三天,军法不管。而在年增长速度200%以上的华为创业期,价值标准同样是“只以成败论英雄”。“一个团打山头,你打不下来,当场就把你的团长撤了,让连长当团长,最后山头真的打下来了,这个团长就给连长当了……小公司必须靠高层行政管理的决心来推进公司前进。”任正非以军队的冲山头比喻培养干部,用教父般的执著与坚韧调教出一群凶猛的土狼,不断蚕食狮子周围的领地。 过度的硬性管理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给华为的明天蒙上阴影。随着华为的壮大与国内通讯市场的饱和,华为实施“狼性文化”的环境已经改变,华为“狼性文化”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和危机性也日渐显露。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 第37节:第五节 华为能不能做一只快乐的“狼”(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34698084038.jpeg)
一位曾经在华为工作过的年轻人说:“如果我不在华为,我可能买不起房,但是如果我不在华为,我肯定有了房,有了家。”这是一句看起来十分矛盾的话,却正是华为文化中需要软化的角质层。 华为给员工提供了中国任何企业所无法给予的收入和成长机会,但是却不能给员工一个家。不但如此,对于有家的员工,华为还采取异地工作的办法以便让员工能够专心于公司,人性中最能唤起共鸣的元素——家园,被华为忽视了。因此,华为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个寓居的公司,名副其实地应了一句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与那些甘愿为惠普、沃尔玛之类的公司工作一辈子的员工相比,反差有多大,危机就有多大。要知道一个企业解聘一个员工很容易,如果不是太差的企业招进一个员工也不难,可是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员工,并且甘愿与公司同甘共苦就非常难,一个真正想做大、想活得长久的企业如果因为这样的原因失去了一些好的员工,结果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