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蓝血企业-塑造企业的斯巴达与雅典精神》
高建华《笑着离开惠普》 惠普也绝对容不下不诚实的人,一旦发现立刻开除。曾经,惠普有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技术人员,在报销出租车费的时候做了手脚,车票上原来的金额是40元钱,这个人把40元钱改成了140元钱。后来,公司财务人员看出了破绽,经过与出租汽车公司核对,证明该位员工的确是虚报发票。尽管他很优秀,尽管少了他,公司业务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惠普仍然开除了他,这种事情上没有商量的余地。纪律就是纪律,这就是惠普。 一个好的企业就是一个没有潜规则的企业,一切都摆在桌面上。不管是谁,没有通融的余地。只有这样,纪律才能真正成为有震慑力的纪律。只有这种纪律非常微妙地融化进惠普对人的尊重、相信的文化中,才有今天的惠普。 惠普之道是崇高的,但是惠普也有冰冷的一面,尤其是企业面临生死抉择之时。惠普的2000年,在惠普与康柏合并之前,裁员已成共识,所有的员工都被要求在强制性休假和接受降薪二者中选择其一。当时许多惠普员工选择了降薪,后来的事实是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要裁的还是被裁,员工们因此认为被欺骗了。其实,作为企业,惠普的人性化都是在满足企业发展、企业盈利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的。如果有一天,企业连自身的生存都成问题,还能谈人性善吗?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明确指出:“如果一个企业不赚钱,它是无法长期经营下去的。如果一个公司想达到其他方面的目标,它就必须赚得利润。我们能否恰当地为顾客服务、为研究和开发供应资金、为人们提供待遇优厚的就业机会、为我们生活的社区作出贡献,这一切都直接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取得充分的利润。我们经营所得的利润,是我们繁荣兴旺所需要的资金的最终来源。它是未来的机会和就业保障的基础。”“坚决不做不赚钱的生意” 是惠普的经营原则。理念是企业的目的,但是“盈利”是企业不可缺少的手段,就像实现政治意图是军队的目的,而夺取胜利是军队的目标一样。某种意义上惠普文化与军队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惠普企业和惠普公司 第46节:第一节 惠普是蓝血企业(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34671308373.jpeg)
目标管理是上世纪90年代商业词汇中的新名词,但在惠普早期,目标管理就一直是惠普经营哲学的一个基本部分,对于惠普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实际上,目标管理最早使用于军方,军队作战的目标导向性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有所不同的是,军队明确的目标导向性不是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完成的,而是在等级森严、层层不走样的传达中机械执行的。惠普在公司管理中较早采用了军方的目标管理方式,却又摒弃了军方的机械执行模式,创新出惠普自己的目标管理方式,即明确提出总目标并对总目标取得一致意见,使人们能灵活地以他们认为最适于完成其职责的方式去致力于实现那些目标。因为,惠普的创始人意识到,给予人们更大的主动性会提高做事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