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分裂之家(8)



系列专题:《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国的新革命》

  倪光南毫无疑问是主张"技工贸"的。他是一个技术完美主义者,坚信"联想是典型的依靠技术储备发展起来的公司"。他的手上有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联想式汉卡"。公司内部的多数员工支持柳传志,但在公司之外似乎聚集着对倪光南的同情。两个游走在中关村里颇有文名的人,方兴东和姜奇平,就曾尖锐地指出,柳传志将联想导入了生意人的层次,而公司日后的种种不如意,都不过是"贸工技的危机"。还有一个名叫王育琨的人甚至认定,柳传志"从来没有把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产业作为坐标",而倪光南的被摈弃,标志着"机会主义在联想取得了完胜"。如果联想"在倪院士的带领下开始着手研制中国芯片",王育琨在柳倪分道扬镳10年之后如此写道,"芯片业的版图可能是另外的样子"。还有个名叫"阿果"的人也是支持倪光南的。他为王育琨的《失去联想》一书作序,尖锐批评柳传志主张的"贸工技"。不过,他把柳传志的所谓"贸"归结为联想早期的"运营彩电、布匹、旱冰鞋",显然是一种误解。他将倪光南的意见概括为"联想的基因,就是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运作"。如果这是准确的,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同柳传志的看法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柳传志从未试图否认汉卡在联想早期历史上的作用,同时他又坚持认为联想的最大功绩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把技术变成钱"。"一个高科技企业的任务之一是完成把产品换成钱的过程,"他有一次这样说,"这是系统工程。"

  科学家是中关村的一大特征,但是只有科学家出身的实业家才能代表中关村的灵魂。从他们中间任何一位的事迹里,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关村科学家的与众不同。这种科学家的特征不是技术和学问,而是把技术变成钱的商业精神。尽管我们总是由于新技术的产生激动不已,但是只要想到,在中关村早期的历史中,是营销成果而不是新奇的设计让技术人员兴奋起来,就不得不说,技术当然是推动计算机世界前进的力量,但若仅仅凭借技术,那就一事无成。就像美国《福布斯》杂志记者杰弗里o扬说的,"一项技术发明出来之后,很快就变得无秘密可言,真正使世界大不一样的,是推动这项技术的能力。"在一本脍炙人口的著作《电脑革命史》中,杰弗里o扬用60年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无数故事,证明了"科学只是提供燃料,商业才是发动机"。

  到了真正悟出这个道理的那一天,中关村将大大成熟。可惜的是,大多数人还要经过很多好大喜功、一厢情愿的蠢事之后,才能真正了解这一点。

 第52节:分裂之家(8)
  193第十三章英雄末路--你可以得意,但不能糊涂。

  陈春先进入他一生中的最后10年。那场致命的官司彻底败诉之后,他将自己麾下的公司改名"华夏硅谷",试图东山再起,然而却再次遭遇严重的法律问题。1994年6月23日,一群来自苏北溧阳的警察闯上门来,以"诈骗罪重大嫌疑"为由,将陈押回拘留。此案后来被证明只不过是另一起"经济合同纠纷",陈春先雪洗个人罪嫌,可是公司再也不能振作。1996年"华夏硅谷"彻底倒闭。陈春先带着公司的那张大会议桌回到家中,从此销声匿迹。在写给中关村管委会的一封信里,他凄凄惨惨地叙述自己的境况,"游离于社会,档案放在人才中心,没有任何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有时候他会走出门去,望着高楼崛起、日新月异的白颐路若有所思,和朋友谈论阅读《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这是美国学者安娜莉o萨克森妮(Annalee Saxenian)的著作。出版于1994年。在中关村拥有极大影响。的感想,一个劲儿说,"我们很需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型企业"。偶尔来到翠宫饭店,出席一群喜欢怀旧的人举行的座谈会,回忆"中关村变革早期活动"。大家见了他都叫"老陈"。他说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好友、北京大学的王辑慈教授这样描述这位"中关村第一人":"他最关心的,就是中关村跟硅谷相比究竟怎么样。他常常为中关村的未来担忧。"2001年春天有个名叫周熙檀的记者来拜访他,也许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在家中会见记者了。这位记者看来想要追述历史,见了那张陈旧的会议桌,便抒发感慨:"它映射着那段创业的时光,刻录了一个永远记录在中关村发展史册上强者的名字--陈春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0004.html

更多阅读

第49节:偶之必然

系列专题:《从职场白丁到职场达人:职场十年》  第三十三章 偶之必然  “听了你的叙述,还有这么多案例,我相信你在宣传策划方面的专业。只是,你应聘的是市场部经理,明亮的市场部跟其他公司相比不太一样,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不能跟那些国

第27节:代码之王(8)

系列专题:《微软创建NT和未来的夺命狂奔:观止》  他们见面的那天,盖茨很热情地问候卡特勒,而且开始试探他的能力。“我听说过他,但是有意思的是,我过去所知道的都是间接渠道来的。”盖茨说,“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关于他的传说)是谣言。” 

第20节:代码之王(1)

系列专题:《微软创建NT和未来的夺命狂奔:观止》  第2章代码之王  代码之王第2章不管比尔·盖茨是多么的富有和强大,他母亲还是热衷于讲述她对儿子的教育失败——关于保持整洁方面。  盖茨是西雅图城(Seattle)的一个殷实之家的独子

第6节:儒之地,兵之家

系列专题:《金融战略全书:剑指华尔街-中国在行动》  儒之地,兵之家  华尔街,经济全球化的神经中枢,顶级智慧和财富的象征,却一直身处金融风暴的策源地。  2008年深秋爆发的第一波冲击尚未退潮。  2009年初春聚集的第二波冲击已经

第52节:知人之道在于“平淡”(1)

系列专题:《领导选人用人之道》   知人之道在于“平淡”  常吃山珍海味的人,往往到头来觉得家常便饭最合胃口。这同样适合于聪明才智之人,对于聪明才智之人,如果不能归之于平淡,就会好名、好利、好色,即使可能轰动一时,都会由于易招

声明:《第52节:分裂之家(8)》为网友青丝缠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