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在信息时代的入口处(7)
系列专题:《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国的新革命》
当然还有一些东西是他感兴趣的。这王志东是当时中关村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有差不多10年的杰出工程师的经历,有"中关村第一程序员"的美名,有一个中国软件历史上最杰出的产品"中文之星",有创办两个公司的经验,还有许多与IBM、惠普、康柏和微软合作的诱人案例。当王志东把这一连串合作者清单列出的时候,冯波将信将疑。因为他无法把一个啃着鸡翅、蹲在坑上拉屎的年轻人和那些衣冠楚楚的跨国公司老板联系在一起。他要求王志东一个一个地说明是怎么和那些美国人合作的,直到确信那些都是事实。 现在事情进入关键环节,那就是王志东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钱。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投资者和股权出让者的利益焦点。王志东的想法是出让40%的股份,作价650万美元,这等于是把四通利方的资产估价1625万美元。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两年前这间公司开办时,全部资本金只有500万元港币。 然而"硅谷"投资模式的奇特和令人激动之处也就在于:一个企业资产的认定,并不仅仅依赖于那些有形之物,通常也不会依靠一个所谓有资质的资产评估公司来做决断,而是由当事人以协商的办法来确认。企业所有者可以漫天要价,购买者则会坐地还钱。一个人拿着一张写着几行字的纸头卖出个大价钱的事,并不奇怪,只要让人家相信你脑子里的想法值那么多钱就万事大吉。硅谷的投资商个个无比精明。不会为一个骗子或者"浮夸者"付钱。他们质问王志东,"四通利方"凭什么值那么多钱。王志东不比张朝阳。后者依靠他的巧舌如簧取得胜利,而前者却说不出什么来。他的英语还没流利到足以表达他的思想,因而需要冯波为他做翻译。他的唯一武器就是自信和执著。 "凭什么?"他说,"就凭我们这帮人的脑袋!"
谈判就这样成了僵局。冯波代表罗伯森o斯蒂芬公司居中调和。他劝告那些风险投资商把心里的价格"抬一抬",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又劝说王志东把价钱"压一压",因为就算你的公司值那么多钱,中国的软件盗版和政治前景高深难测,也会为这笔投资增加风险。 王志东毫不妥协。他对硅谷的投资家们心存敬畏,也知道他们的理由并非没有根据,但是他不愿意让他们压倒自己。事情就这样从1996年拖到1997年。他的美国之行越来越频繁,他在那里学会了和美国人打招呼,学会了吃西餐喝咖啡,学会了给小费,学会了倾听别人和表达自己,还弄懂了西服的下面不能套毛衣。1997年春天邓小平去世的那一天,他恰在硅谷,去参加罗伯森o斯蒂芬公司董事长的家庭聚会。好多银行家和投资家都在当场,他们围着这位中国人询问,没了邓小平,中国政局会怎样?王志东态度坚决地回答:"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已经看到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接触硅谷的气氛,我们怎么可能容忍中国倒退呢!"看着一堆将信将疑的眼睛,他又说:"你们看看,我们请毕马威(KPMG)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来为公司做审计。你们说,我们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呢?" 话是不错。可是他的公司财务运转渐渐紧张,手上的500万港币所剩无几,而产品的研发还在等钱用。他试图从银行贷款,银行问他拿什么来抵押。他的话就像当初回答硅谷投资家时一个样:"拿什么抵押,就拿这帮人的脑袋。" 除了"这帮人的脑袋",王志东还真没什么。按照中国人的资产评估规则,这公司一钱不值,所以银行拒绝给他贷款。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幸运的是,美国人比中国人更加明智。更确切地说,是硅谷的财产认定规则和投资理念比中国人的更明智。他们居然在这时认可了王志东的报价。1997年9月,650万美元进入四通利方在中关村的账户。三家投资商--华登、爱芬豪、罗伯森o斯蒂芬,用这笔钱购买了四通利方40%的股权。凭着这笔钱做抵押,可以从银行得到贷款了,这让王志东能够使用的现金超过了1?5亿元人民币。
更多阅读
危机与机会 第8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6)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①为什么要到马克思那里寻找金融危机的答案?/159 ②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来理解这次金融危机?/160 ③如何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与这次金融危机进行比较?/163 ④本次金融危机的前景
高二化学选修4目录 第6节: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4)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成为了饱受诟病的对象,很多人都认为这种单一的世界货币体系,是这次金融危机如此严重的原因之一。成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似乎成了
剑灵化危机为机会 第5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3)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第六章 救房市还是救经济? ——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沈明高 救房价不能直接救房价,要从推动经济基本面来考虑,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对住房的需求不是问题,经济基
高中物理选修3 1目录 第3节: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1)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 第一章 2009年,中国会怎样? ——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 2009年,当欧美各国依然在危机中徘徊的时候,我们真的能够走出危机吗?中国政府出台的多项政策,究竟
新时代事业机会 第1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推荐序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推荐序 著名经济学家 茅于轼 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无疑是最近人类经历的一场最大的金融灾难,由于全球化的关系,这次危机的波及面要超过上个世纪90年代的那场金融危机,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