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在信息时代的入口处(9)



系列专题:《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国的新革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国家已经来到信息社会的入口处。整个社会都在谈论"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从"传统经济到知识经济",就像《知识经济》这本书的两位作者说的,"知识经济在中国真正叫响始于1998年"。这两个人,吴季松和杨学山,一个是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一个是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所以他们的话多少反映了官方意志,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走向。1998年4月,他们在北京市东城区政府的会议室里做了一个报告,宣告中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好几百人来了,全都是政府里面的高级官员,把个不大的会议室涨得满满的。就听吴季松的声音慷慨激昂,声震四壁,又从窗户缝隙挤出去:"我们周围的一切正在发生变化,如果你吃的是转基因食品,你吃的就是知识了;如果蓝色、红色棉花越来越多,你穿的就是知识了……"听众全都被逗笑了,以为那个充满迷人色彩的轻松快意的时代就要到来,但紧接着,他们就听到了当代中国经济技术历史上最富感染力、也最具煽动性的一段话:

  造成清王朝一触即溃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当时的中国被关在世界工业革命的大门之外;300年前的工业革命完全属于外国人。当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知识经济难道还仅仅属于外国人吗?难道我们还要再次落在别人的后面吗?

  自从美国学者马克鲁普在30年前说出"知识经济"这个概念,还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以如此煽情的口吻谈论它。下面这些话,都是当时媒体上的大字标题:"生产知识,能赚钱吗?"、"知识可以‘孵化‘成财富"、"中关村折射‘知识经济‘魅影"。王选也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他的话不是那么充满诗意,但却更加耐人寻味。"我深深感到,"他说,"电子管理是中国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此外还有张琪,这位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以权威的口吻,把他的文章发表在《试验区报》上。他说,中国的信息产业在过去几年"以年均增长50%以上的速度发展着,世界公认中国将是21世纪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市场"。而他的文章题目就是《迎接数字革命的挑战》。

 第92节:在信息时代的入口处(9)
  信息产业部的官员这样说,就表明中央政府的倾向。中南海开始用"信息能力"来衡量国家的强弱,越来越多的专家把信息能力太弱归结为"中国在新一轮现代化中落后的原因"。国家统计局提出有史以来第一份《中国信息能力研究报告》。这是由政府"社会科学院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一群研究者把28个国家的数据拿来比照,结果发现,美国以71?76分列世界第一;中国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仅为6?17,排在第27名,倒数第二名--在它的后面是斯里兰卡根据这份报告,除了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利用能力一项,中国排在第21位,倒数第八,其余诸如"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状况",等等中国均列倒数第一。。为了获得触目惊心的效果,有家报纸还把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在一年多前发表的一份报告,《科学与国家利益》,摘录刊登。这份报告说:"到20世纪结束时,信息将成为世界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商品"。中国人于是认定,这是美国人送来的"警世恒言"。全世界的信息产业投资早就超过6000亿美元,而美国占了其中41?5%,超过日本和欧洲的总和。这的确已经够"警世"了,然而另外一些数据说出来更加刺激:美国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80%,还将提高到90%,而其中大约1/3的部分归功于信息业--它比汽车工业的贡献率高出至少6倍。

  潮流又在变化,"网易"、"搜狐"和"新浪"的出现是这种变化的一部分。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是"大势所趋",不然也就不会在1998年年末到1999年年初的几个月里再次发生争论。引人注目的是,对信息社会的质疑首先来自中国科技界的领袖人物。宋健公开表达了他对人们狂热追求"信息社会"的担忧。国家科委的这位前主任现在已经改任中国工程院院长。他的文章发表在1998年11月25日的《中国科学报》上,题为《对付金融危机工程科技界可以发挥作用》,一望而知是谈论怎么对付金融危机的,可是不知为什么,话头一拐就扯上了"信息技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09964.html

更多阅读

危机与机会 第8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6)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①为什么要到马克思那里寻找金融危机的答案?/159  ②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来理解这次金融危机?/160  ③如何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与这次金融危机进行比较?/163  ④本次金融危机的前景

危机与机会 第7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5)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①改革开放30年,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125  ②怎样看待飞升的房价与摇摆的工资?/126  ③这次危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127  ④如何打破经济增长魔咒?/129  第十三章 如何从民生角度

物理选修3 5目录 第7节: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 目录(5)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企业篇)》  ① 三一重工采取了什么样的国际化战略?/133  ② 经济危机暴露了哪三个问题?/135  ③ 为什么三一重工选择海外建厂而不是并购?/138  ④ 三一重工走国际化之路为什么是成功的?/140 

声明:《第92节:在信息时代的入口处(9)》为网友永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