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企业员工哲学:终极期望》
打工心态的三种突出表现: 1、没有自动自发的主动进取精神。具体表现为,老板安排什么就干什么,决不多做一点。同时,做起工作来,磨磨蹭蹭,磨洋工,甚至敷衍了事,缺乏进取的精神与激情。 2、缺乏责任意识,遇事推托,抱怨,有受委屈和受害感。 3、缺乏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意识,不敢突破自我,不敢挑战极限与大胆创新。 为什么打工者会选择用语言而不是用实干来获得心理平衡呢?与其絮絮叨叨地抱怨不止,不如干脆利索地起而行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才是真正利人利己的双赢做法。之所以如此说而不做,这与打工者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在打工密不可分。永远用打工者的心态和做法去打工的人,他会永远只是一个打工者;而真正能够用老板的心态去打工和工作的人,就会不断进步,即使今天机会不成熟,自己还当不了老板,但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打工者或者老板的。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只有在心态上做好了当老板的准备,才能在某一天当机会悄悄来临的时候被你十拿九稳地掌握住,幸运才会降临在你身上。这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第7节:改变,从心态开始(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2442483488.jpeg)
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往往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具备长远的眼光和战略意识,而不是只考虑保住自己现有的饭碗;有人曾经问李嘉诚:你跟街头的乞丐有什么不同?李嘉诚回答说:街头的乞丐只想着他的下一顿饭在哪里,而我主要想的是我这一生的最后一顿饭在哪里。可见,老板的眼光是多么长远。在解决问题的态度上,老板对一件事情完成的定义是彻底解决,今天能搞定的事情绝对不会拖到明天,打工者却会习惯地把事情和天数分解开来做;老板具有系统而全面的全局或整体思维特性和视角,不会拘泥于一个局部和受限于当前的现实;老板们的成长就是一个个失败和失利换来的,在失败和失利面前,老板们勇于承担责任,并能够从中总结原因,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可以说,老板是最经得起失败考验的人,有一位成功老板曾说:你想成功吗?那你就要像我一样把失败的速度和次数提高一倍。老板从不推卸责任,回避或者设法推给别人;很多打工者脑海里都存在着一些个人英雄主义,总想单枪匹马在老板面前干出点什么成绩,让老板刮目相看,有时不惜冒一定的风险。很少有打工者能从降低公司的成本及风险或者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去主动联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要么是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在作怪,要么是个人极度懦弱的反常表现,或两者兼而有之;其结果就是盲目单干蛮干,没有协同配合,导致劳而无功。在办事情的思维上,老板往往集思广益,思维多样化,很少有打工者运用跳跃的思维方式和超越性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在节约方面,老板每一分钱的开支都要考虑成本,精打细算是很多老板习惯性的思维和行为,而不少打工者却恰恰相反。他们缺乏成本意识和利润意识,不计算投入与产出比例,往往投入过多而收获甚少,效率低,毫无市场竞争优势。 所以,如果你在一个公司工作,并且想要改变自身打工的现状,那么你即使一时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也要抱着老板的心态去打工或者工作。没有人天生就是当老板的料,也并非注定你就永远是一名打工者。珍惜今天的工作,认真对待每天的生活,早晚会成为老板的,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愿意。 做工作要有老板的心态 在人生中,心态决定我们的命运;在工作中,心态更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做人,要有积极的心态;做事,就一定要有老板的心态。首先,把自己当成老板来看待,而后你就会自觉主动地调整和改变自己,全心全意地朝着当老板的目标去努力奋斗,在自我期待心理的作用下,你就会一步步地梦想成真。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皮格玛利翁",即我们强烈并投入地把自己当成什么人,我们就会成为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