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发奖金不是发福利
系列专题:《写给企业人的飞行日记:边走边想》
组织篇 发奖金不是发福利 发奖金不是发福利 2000年接近年底的时候,广东的一位企业家到北京出差。多年朋友,于是一聚。谈了一些轻松话题之后,开始谈一个不太轻松的话题。 他说自己很苦闷。原因是办企业十年来,他自己始终恪守着一个标准。在他看来,什么样的企业是有竞争力的企业呢?首先是这个企业的进步速度比竞争对手的进步速度快。如果竞争对手一年下来业务增长50%,那么这个企业就要增长70%或者更高。尤其是与跑在前面的竞争对手相比。 其次是这个企业的人均收入增加得要比竞争对手的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优秀人才就都流到这个企业来了。 这位企业家朋友的标准是有道理的。他说十年来他一直恪守着这个标准,并且还做到了。我觉得这很不容易。 那么,这位企业家朋友的苦闷是:他们企业的经理人钱越挣越多了,但是他们的工作热情越来越少了。发奖金的时候,这些经理人一点感觉都没有。大家没有感觉之后,我的这位企业家朋友就有感觉了。他心里不平衡。在他看来,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要做到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其实是不容易的。有的时候,企业是宁愿减少积累也要给大家发奖金。那么,人心换人心,总该换来些工作热情吧。为什么大家对奖金一点感觉都没有呢?这就是这位企业家朋友的内心苦闷。
我安慰他说,感觉还是会有的。不信的话他可以回去做一个试验:召集所有经理人开会,宣布取消三个月的奖金。相信所有人都会背地发牢骚。说明奖金的作用还是有。只不过是福利作用而已。而我们知道奖金不是福利,它应该是一种激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种瓜得豆的结果呢? 首先是因为我们用了一种发福利的方法来发奖金。我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曾经在国有企业的工会有过数年工作经历。那个时候的国有企业工会,有一项工作是需要持续不断创新的,那就是节假日的福利礼品。通常是当五一劳动节快到的时候,提前20多天工会主席就要召集大家讨论过节的时候给每一位职工发什么礼品。这时候大家会献计献策,最终会有一个结论,譬如说每一位职工发五斤带鱼。于是,这个节日每人五斤带鱼,皆大欢喜。 接下来是十一国庆节。这套程序会重复一遍。结果有所不同。首先五斤带鱼是要保留的。然后要创新,要有增加部分。如果没有增加部分,职工会不满意。最后,增加部分可能是一箱苹果,又是一个节日,又是皆大欢喜。这样周而复始持之以恒的最终结果是,假如突然间哪个节日不发礼品,所有的职工都可能会骂娘。 广东的那位朋友听我讲完之后连声说他这个企业发奖金发的结果与此完全一致。用发福利的方式去发奖金,最终发出一个福利的感觉,难怪企业家内心苦闷。 其次,发奖金起不到激励作用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是企业激励理念的落后和激励手段的单一。我曾经在我的第二本著作《中国企业批判》一书中有一段多少有些危言耸听的话:如果处于落后的中国企业以为激励就是多发钱的话,那么我们很有可能激励出一支有奶就是娘没奶就吃娘的白眼狼队伍。然后我们说要依靠这样一支队伍去规模经济,去持续发展,绝对是天方夜谭。 我知道这段话的过于激烈,也知道“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我相信极端的物质激励和上世纪70年代之前我们所经历的极端精神激励一样,其最终结果都是一杯苦酒。 钱是好东西,但是人还要有一点精神。光发钱是不够的。
更多阅读
第42节:强大执行力是“不可替代”的标志(3)
系列专题:《基业长青企业员工秘笈: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法伊克表示,他坚持工作的理由只有一个:“把信件带到居民的手中,这是我的工作”。 “这是我的工作”,就用这一句朴实的话语,法伊克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责任心
第20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10)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我不知道我的孩子们是不是觉得我这样的教育方法给了他们很大帮助,现在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只给孩子大体的方向性指导,例如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具体的
第18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8)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我自己非常珍惜这样的经验,不仅让自己有所收获,同样也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我特别有做父母的成就感。所以,我以我的经验告诉所有的父母,一定要让自己成长,不断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人
第11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1)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第二章 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 我们作为母亲,作为父亲,要始终怀有自豪感。不要盲目崇拜,一味觉得其他国家教育体制更合理、理念更先进,其他家庭的教育氛围更好,其他孩子的学习
第35节:情绪失控不是好习惯
系列专题:《成就一生的力量:习惯决定成败》 了解你的坏习惯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丢掉坏习惯。那么,你知道你自己有哪些需要丢掉的坏习惯吗?不妨从以下的坏习惯中,对镜自揽: 情绪失控不是好习惯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放纵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