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处世至境:中庸的智慧》
第十九章 中庸: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有遵照客观规律办事才会获得成功,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导致失败。? “取”与“予”都是方法,“是取”与“是予”都是形式,核心内容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追逐金钱过犹不及 魏文侯问白圭:“听说你这些年经商发了大财,用的是什么招数啊?”白圭说:“我经商和别人不同,是从大处着眼的,就像伊尹、管仲治国,又像孙膑、吴起用兵,无处不是循道而行。”魏文侯说:“还能说得更具体些吗?”白圭说:“在收割庄稼的时候,我以平价大量地收购粮食,同时把蚕丝和织品高价卖出去;当蚕丝上市的时候,我以平价大量地收购蚕丝和织品,同时把粮食以高价卖出去。这叫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啊。”?
![第66节:人弃我取,人取我予(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14181201743.jpeg)
马尔伯勒公爵夫妇是18世纪初期英国社会中除了女王之外地位最高的人。公爵在对法国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被认为是欧洲最杰出的将领和战略家,公爵夫人也深得女王的宠爱。? 1704年,女王把位于坞兹托的一大片土地赏赐给他,还给了他兴建豪华宅邸的资金,公爵将他计划中的宅邸称之为布伦安宫。他让年轻的范布勒担任总设计师。1705年夏天,建造工程声势浩大地展开了,人们都认为他能够建造出最杰出的宅邸。? 范布勒用剧作家的品位与观点来设计,他希望这个宫殿能够显示马尔伯勒纵横的才气以及他显赫的权力,他在那些花草和人工湖上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公爵夫人认为他这样做不可取,不值得在那些花草上花费力气,她只是希望能尽快住进去。于是她处处为难范布勒,任何事情她都要涉足。她的抱怨使得女王不再宠爱她,还把她驱逐出了王宫。公爵夫人怀着满腔的愤怒把刚建造好的东西都破坏了。? 在以后的10年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布伦安宫的建造工作时断时续。公爵夫人克扣工人的工资,认为工人浪费了材料,她亲自算计每一车石头和石灰,辱骂承包商和测量员,说他们串通一气。? 公爵很快就去世了,他一生从来没有在他心爱的布伦安宫住过一天。? 马尔伯勒留下了价值超过两百万英镑的遗产,完全能够支付宫殿完工的花费,但是公爵夫人仍然任意克扣范布勒及工人的工资,最后辞退了范布勒,由其他的建筑师来接替他的工作。他按照范布勒的设计,又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布伦安宫。? 1726年,范布勒去参观布伦安宫,公爵夫人居然不让他进入宫殿。这个可怜的建筑师始终看不到自己最伟大的作品。布伦安宫是浪漫主义的先锋,为建筑界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对于这个伟大的创造者来说,它却像是一场经历了20年的梦。? 马尔伯勒公爵夫人把金钱看得太重,她认为控制了金钱就控制了权力,她认为金钱就是权力的象征。对范布勒那样苛刻,是因为嫉妒使得她的心灵扭曲了。他是伟大的艺术家,在建筑的世界里拥有无上的权力。他的天赋让她自惭形秽,于是她就用钱来控制他,用琐碎的小事折磨他,让他的一生因此而荒废。? 公爵夫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本应该10年就完工的工程却花费了20年的时间;她被女王驱逐出了宫廷;公爵至死也没有看到布伦安宫是什么样子,然而范布勒被公认为天才,而公爵夫人却因为她的小气而臭名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