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学做一个生活的智者: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小燕心里一动,当即赶往楼下的打字店,以“求贤若渴”为题写下一篇现场短新闻。回到会客室时,正好轮到她出场了。

面试的内容有些出乎小燕的意料,神色已略显疲惫的老总既没提业务,也不问应聘者的经历,而是要小燕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如何当好内刊记者。小燕当即递上刚打印完的那篇短新闻稿说自己的角度就是“敏锐”。 小燕成了应聘人员中百里挑一的幸运儿。老总说:“其实正确的方法大家都注意到了,但心动不如行动,只有你当时把大家都注意到的东西先做在了前面。” 一旦你坚定了信念,接下来就赶紧行动起来。这会使你前行的车轮运转起来,并创造你所需要的必要动力。一位演讲家曾经说过,说空话只能导致你一事无成,要养成行动大于言论的习惯,那么即使是再艰难、再巨大的目标也是能够实现的。 曾经有一位65岁的老人从纽约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到达了迈阿密市。在那里,有几位记者采访了他。他们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他?他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老人答道,“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走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也许你早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勾画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但是它同时也给你带来烦恼,你感到自己迟迟不能将计划付诸实施,你总是在寻找更好的机会,或者常常对自己说:留着明天再做。这些做法将极大地影响你的做事效率。因此,要获得成功,必须立刻开始行动。任何一个伟大的计划,如果不去行动,就像只有设计图纸而没有盖起来的房子一样,只能是一个空中楼阁。 目标再伟大,如果不去落实,永远只能是空想。成功在于意念,更在于行动。制定目标是为了达到目标,目标制定好之后,就要付诸行动去实现它。如果不化目标为行动,那么所制定的目标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东西。 30.智者雷厉风行,愚者拖沓懒惰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着种种的憧憬、种种的理想、种种的计划。假使我们能够将一切的憧憬都抓住,将一切的理想都实现,将一切的计划都执行,则我们事业上的成就,真不知要怎样的宏大;我们的生命,真不知要怎样地伟大!然而我们总是有憧憬而不去抓住,有理想而不去实现,有计划而不去执行,终于坐视各种憧憬、理想、计划消逝! 古时候,有兄弟两个箭法都很好,一天他们两人带着弓箭出去打猎,正好天空飞过一群大雁,兄弟两人看到后,哥哥便说:“等射下来后,回去把大雁蒸着吃。”弟弟不同意,他打断了哥哥的话说:“不行,蒸了不好吃,要烧了吃”。于是两个便争论起来,这时候,过来一位长者,兄弟两人便要长者为他们评理。长者说,等你们把大雁射下来,以后再商量如何吃不好吗?”兄弟两人一想觉得有理,等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大雁早已飞走了。 生活中,成功的机会如同天空中的大雁一样,稍纵即逝。愚者做事或拖拉,或懒惰很容易让成功的机会从手中溜走,而智者则不同,他们做事雷厉风行,一点都不含糊,在追求成功,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从不放过任何一丝机会,一旦机会降临,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把握,他们也敢于冒险去捕捉,所以机会好像也偏爱智者。愚者的拖拉懒惰是一种消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坏习惯,正是这种坏习惯的存在,使愚者和智者之间有了一条很明朗的界限。 著名作家哈里曾经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一名厨师。空余时间,他代同事们写情书,写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自己突然爱上了写作。他决定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写一本长篇小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立刻行动起来。每天晚上,大家都去娱乐了,他却躲在屋子里不停地写啊写。这样整整写了8年以后,他终于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可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豆腐块而已,稿酬也只不过是100美元。他没有灰心,相反他却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