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寻找成为富人的理由:穷人到底缺什么》
九可富,教训子孙走正路——后代富; 十可富,存心积德天加护——为善富。 为穷为富古今一理,俗谓“穷在志识上,富在心气儿上”。富人之道在于心和气顺蒸蒸日上;而穷人不是先败在“失财”上,而是先败在“丧志”上。穷人有志,才是“生财之道”,只有如此才富得安稳、恒久、从容、自在。 钱能给乞丐带来财富吗? 在财富的天平上,一边是穷人的典型——乞丐,一边是财富的代表——富人。乞丐总是等待着富人的施舍,并且整日都在为了生计而奔忙;富人总是走到乞丐面前丢下自己的钞票,然后继续享受自己的财富。然而,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的乞丐有了钱很快就变成了富人,有的乞丐有了钱还是“兢兢业业”地做乞丐。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先来看看两个不同的小故事,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乞丐与富人的对话之一: 街头,常常有个乞丐跪着向路人叩头。他的可怜换来人们的施舍,不过也不是天天都有收获。 冬季最冷的一天,寒风吹跑了大街上的行人。足足等了半天,乞丐一分钱也没能要上。他跪在地上,眼巴巴地看着前面,期待好心人出现。 正在这时,一个大概四五十岁、风度翩翩的先生走了过来。凭着职业敏感,乞丐猜测这一定是个有钱人,于是他叩头的速度更快,叫声也更加凄楚:“给点钱吧,给点钱吧!好心的先生!” 富人被乞丐的乞求声所吸引,他停下了脚步。 “站起来吧,对跪着要钱的人,我向来是分文不给的。” 像是施了魔法一般,乞丐立刻站了起来,他伸出手去,但富人丝毫没有给钱的意思。 “知道我为什么不给你钱吗?” “不知道!”乞丐摇了摇头。

“三个理由——第一,我不欠你的钱,所有我没有义务给你钱;第二,你年轻力壮,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不应该向我空手张嘴要钱;第三,就算你需要钱,也应该不卑不亢。现在的你,为了几块钱跪在地上叩头,太自轻自贱了。你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怎么指望别人把你当人呢?” “不给就不给,说那么多干什么呀?”富人不给钱,还把自己教训了一顿,乞丐有些不耐烦了。 “我不给你钱,也不会白白给任何人钱。但是……”富人还是没有走的意思。 “我可以把钱借给你,你可以用这笔钱做些小生意,等以后有钱了你记着还我。”富人把钱和名片一起递给乞丐。 “我相信,你一定能依靠自己挣上你应该挣到的钱。” 乞丐目不转睛地呆了半天,终于,两行热泪从他脸上流了下来。自从在街头行乞以来,除了辱骂与嘲笑,还一直没有人对他说过话,更不要说这样对他说。 第一次与富人交谈,一个“借”字使他恢复了自尊,使他从别人的怜悯中走了出来。乞丐用富人借给他的一笔钱做起了生意。几年以后,他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为了感激当年的富人并履行他们之间的“约定”,他按富人留下的名片去寻找,却被告知富人已经在半年前去世了。 富人借给乞丐的钱,使他“买”回了自尊、自强和自信,并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你一旦放弃求助于他人的念头,变得自立自强时,你已经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你能不借外力,自立自强,你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力量,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乞丐与富人的对话之二: 一个乞丐在城市的繁华地带乞讨了一年之后,终于发现了一个理想的乞讨场所。这处场所远离市中心,在城外山下的一条马路边。沿马路的走向往上看,是依山而建的一座座小别墅。 每天都有西装革履的富人从这儿走过,乞丐翻来覆去说着乞讨的话,当然大多数富人都对他置之不理,偶尔会有人在他面前停一下,丢给他一张票子。乞丐不由心花怒放,要知道他在别的地方讨上三天也不抵这张票子。 不久,有一个矮矮胖胖的富人搬到这里。第一次遇到他时,乞丐觉得这个富人很面善,乞讨起来就格外用心用情。他声泪俱下地哀求:“您行行好吧,俺爹娘瘫痪在床,俺老婆受不了苦跟别人跑了,俺闺女又得了白血病,眼看就要咽气了……”富人停了下来,摆摆手止住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百元大钞扔在他面前。乞丐赶紧作揖跪拜,连连说:“好人,恩人,我一辈子都会记住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