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2008中国营销
在货币从紧、次贷危机、金融脱媒、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等多重背景中,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正在被重构;
混业经营(或金融控股、综合经营)的趋势,使得银行从信贷业务模式向中间业务扩张,从公司业务逐渐向私人业务拓展,与此同时,银行机构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关系也正变得微妙
文 杨剑
中国银行业正处于一场战略转型的大跨越之中,它已经被讨论许久了。在2008年的时候,这场战略转型面临着了一些新的变数。
一方面,连续5年的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幅已冲抵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上限,从紧的货币政策已成为宏观调控的基调;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断加剧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这让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业务面临机遇,也充满挑战。
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令金融脱媒的趋势隐隐可见(尽管2008年资本市场一度低迷)。但金融脱媒并非只让商业银行看到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说,银行业本身所具有的行业优势,更容易令其发现机遇。因此,综合经营也就日益成为商业银行追求的一个重要转变,而横向切入保险、基金、信托、租赁等领域,势必为商业银行的强者获得“赢家通吃”的比较优势。
2007年的大牛市从根本上激发了中国人的投资热情,中国居民高储蓄的特点正在发生改变,理财产品、QDII、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层面的拓展,使得银行的金融创新将承受这一轮良性刺激,伴随着的,是银行零售业务逐步拓展。
从长远来看,多元化的业务使得传统的信贷业务在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在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利润来源上,中间业务举足轻重,很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已超过了50%。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要做“增量”,非利息收入必然将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
事实上,在银行业向保险业、证券业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也在不断上演,银行业的竞争态势正日益激烈。显而易见的,正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促使银行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是的,中国的商业银行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谈“竞争力”了,要知道,这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悲观者曾将2006年12月看作是中国银行业的分水岭,认为随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商业银行也是大限将至。《经济学家》更是放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死了3次。
在国家资本的大力介入下,几年时间里,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实现重组上市,基本上实现了平稳升级。现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已近一年半,外资银行陆续在大陆取得法人注册资格,狼终于来了,中资银行也不再是弱小的羊群。
如今,中国已经呈现出国有股改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等为表现的多元化银行业格局。大银行利用强大的资源优势,拓展综合化经营之路,也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一系列并购行动逐渐拉开跻身全球金融舞台的大幕;中小银行在从区域拓展与核心业务等层面寻求市场定位;外资银行也开始以全新的面孔,加入这场充满变化与变数的本土化竞争。
中国银行业的变局,正在银行战略转型的进程中由如下层面发生并展开:
在业务发展上,综合经营的趋势使得银行从传统的信贷业务模式转为向更丰富更多元的中间业务扩张,从公司业务逐渐向私人业务拓展,与此同时,金融与资本联袂起舞,银行机构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关系正变得微妙,在某些领域彼此之间的竞争渐渐浮出水面。
在竞争版图上,大中小外的银行格局日益明朗,而这个格局同时也将充满变数,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大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质化的竞争时代将渐行渐远,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银行最终将在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中脱颖而出。
2008年年初,上市银行陆续发布2007年年报,大中小不同层次的中资银行业绩几乎“全线飘红”。高速增长的利润令中国的商业银行几乎沉浸于黄金时代的美好感慨之中,银行业的观察家和分析人士大多给与高度赞赏,不过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善意批评:
业绩的高速增长倚重于传统信贷业务,它更多的是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而非利息收入的整体比重还处于较低水平;在波诡云谲的全球金融链上,中国银行业的战略转型尚需加快脚步。
2008年,在货币从紧、次贷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无论是从中资银行“走出去”、外资银行“入华”、城市商行“跨域”等宏观层面,还是从“私人银行”试水、“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渐热等业务层面,我们都看到,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正在被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