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以文化板块为背景的品牌竞争
综观全球市场,任何品牌的背后,都无不折射着文化的锋芒。我们在选择品牌的同时,也是在选择一种文化认同。例如,由可口可乐孕育和培养的可乐文化,其内涵远远超出了“饮料”的范畴。可口可乐是一种美国文化的阐述,是一种美国精神的扩张。所以,可口可乐公司前总裁自豪地说:“我们生产的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这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就是——文化。
“国酒”茅台曾因其特殊的地位,长期独霸中国白酒市场,然而,自1999年以来,其销售收入和品牌资产价值却落在了四川五粮液的后面,沦为没落的“贵族”。究其原因,经营不力固然是主要因素,但所属文化板块的相对贫瘠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而五粮液却深深扎根在巴蜀文化的肥沃土壤里,孕育出强大的品牌生命力。
二、以文化板块为背景的企业竞争
今天的中国市场上,产品高度同质化,产品的竞争表现为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而企业较量的背后又是区域文化板块的竞争。我们拿山东和广东两地为例:
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齐鲁文化的底蕴可谓深矣!在齐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企业,除了豪爽、诚实和直率的好性格,还具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走出国门、挑战世界的海尔就是一个明证。“诚信稳健,志存高远”,这就是山东的企业,
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板块,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渐渐偏离民族文化的主干,被港澳文化所同化。形成了既不同于西方又不融于中国内地的特殊文化板块,这个文化板块的特征是:个性,自由,浮躁。在经济上则表现为后发性、投机性。所以这里尽管有遍地的富豪,却没有重量级的企业。
三、 以文化板块为背景的区域竞争
区域竞争,说到底是区域文化板块之争。
苏南和苏北地区仅一江之隔,只因分属不同的文化板块,便形成了经济上的迥异差别。
我们再拿吴文化板块上的苏南和越文化板块上的温州作比较。苏南人轻易不动声色,内敛性强,流动性差,搞商品流通远不如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但是苏南人的乡土意识加上市场观念,却成就了独具特色的“苏南模式”。
不同区域文化板块之间的碰撞有竞争,也有合作。例如,为了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有必要通过上海这个“龙头”将苏南、苏北及浙江地区的不同文化板块整合起来,形成大都市圈,加强不同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产生战略协同作用。这将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总之,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单纯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文化才能将其激活,而产品能在市场上被激活到何种程度取决于文化力量的大小。文化是一种场,它能对人产生吸引、排斥或中立等作用,而文化引力的大小又取决于文化的内涵能否与人产生心灵的共鸣。任何一个营销策划人若不能正确把握每一文化板块的底蕴,就根本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营销方案,只能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