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戴厚英于数年前写过一篇题为“到位”的随笔。大意是说,教育系统普遍进行职称评定工作时,一些人屁股坐在了教授副教授的位置上,随之也有了相应的待遇。不过,有的人“实惠”的位置有了,可是“脑袋”并未放到那个位置上,也就说素质却并没有“到位”。作家从他人联想到自己,发出了由衷感慨。
作家所发感慨,笔者不做过多阐述,只是想借此说说眼下被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这个“到位”一词,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联想。
笔者搬进新居,门锁头因为突出部分大概超出五公分,关门时必须用力把门锁旋转了才能将门关上,后找来某管理处维修人员维修了一次,门锁换了一个,关门时不再那么费周折了,但要锁上门却仍需要把门关紧,之后再旋转一下,锁才能彻底咬合。我想,可能维修人员不会像我这么“斤斤计较”,所以也便不考虑什么“到位”不“到位”的,他只要按一定程序为你维修了,至于结果怎样,他也管不了那么多。这却害了我的家人,他们也不象我那么“细心”,那么快就能够掌握这锁门的规律,于是每次关门,我都要听到“咣当咣当”声!
也许生活中这类事例真是举不胜举?
仔细想想,我们做任何事都有个“到位”的问题,如:演员扮演某角色要“到位”,否则,观众认为造作;说话要“到位”,否则,本来一句话要说得人家笑的却说得人家跳;写文章要“到位”,否则,读者会以为附庸风雅、牵强附会;管理也要“到位”,否则,团队难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说起来,“到位”这两个字是如此简单,其实不那么简单!这两个字的背后又确实隐含着极丰富的内涵和哲学的概括。
被国人称作“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就曾说过:“从心所欲不逾矩”,“过犹不及”。意思是说,什么事都有个“度”,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把握好了这个“度”,也就“到位”了吧。哲学上说的“量变质变”,说的也是个“度”的问题。从另外角度说,也有一个“到位”问题,量的积累不够,做事情不“到位”,你就不能达到质的飞跃,就很难提升境界。
再说物业管理。笔者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个别小区,绿化、卫生、宣传栏等等,一样都不少,表面上看,好象是“到位”了,但就是因为业主们碰上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时,却又总看到面前留下的一点点“尾巴”,让业主不舒服,就比如笔者前面所举的那个小事例。这可能就是服务没有“到位”的问题。其实要做到服务真正到位并不难,只要少一点“花拳绣腿”,多一点服务意识多一点服务的本领,来一些真功夫就妥了。真功夫当然要来自扎实的内功!如果再配以些微的点缀,那便是一种完美的结合,也可以说是真正到位了吧。
不知这篇小文是不是也说“到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