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待遇
国民待遇的双层含义,一是境外的个体或主体不能享有特权;二是不能压制甚至歧视本土的企业或个人,归根到底就是要一视同仁。 不过中国是礼仪之帮,多少也要对外来者施一些便利吧?外国人大老远的到中国投资办厂,那是支援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既如此,就少缴点或免了税吧;买车?好啊,给你一黑牌,偶尔闯闯红灯压压线,没事;没住的地?我们已经专门给您准备了外销公寓,门口的保安我们早就打好了招呼,黄皮肤的不能随便进――没看看门狗我们只用德国纯种的黑背么?就是怕土狗们混进去分不出来。到中国的外国老爷都是有钱人,什么?外边有个外国爷也在卖油条?快去贴个广告:就写“西洋过油面点,80一份”,以后部长级以上的官员每天至少吃一回,计入年底绩效考核。各位看官也别心馋嘴馋,谁让人家化银元各位化铜板呐。只在逛公园上,我们可算是小小的胜利了一把:“门票外宾50、内宾15”,呵呵。笑话,看过一笑了之。言归正传。 关于土壤 一项产品或服务能否生存不光由需求决定,还要看具体个体的价值程度。就PR而言,如果是真正有价值的服务,相信肯定有人肯最终付费。比如冰箱电视,虽然市场很大,却不是任何一个品牌都能生存下去的。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本土的顾问公司都消亡了,但活下来的一定都是精英。关键是顾问公司的咨询建议和意见是否能真正帮助企业发展、指导企业的经营。这不是心馋嘴馋就能争来,也不是简单策划几个活动、发几篇公关稿件就能实现。企业的营销体系建设和品牌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缜密的系统工程。客户在决定把这块关系到其生存的命脉交给我们的时候,他们的条件最低也要保证双方在实力上的对等。而我们本土的公关公司,大多还没有告别三五个人马七八条枪的原始状态;我们的从业者要么是从媒体中来,要么是在理工、农林或其它什么行业混得不开心而半路出家,别说是做过自己的企业或在他人的企业中承担过把握企业方向的要职、经历过企业兴衰的实践,恐怕连具备正规MBA背景的也没有几个。这种实力上的不对等决定了好的企业不可能放心请现在的本土PR公司当师爷。设想一下,倘若是高群耀或杜家滨在中国成立一家顾问公司,我想他们应该是会有生意的。抛开他们在客户资源上的优势。事实上,这类公司在国内的确存在。所以说,生存的土壤关键在于看提供的顾问服务是否具有实际的价值,毕竟顾问承担着指导一个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责。在这点上,无论本土的还是境外的都一样。土壤不分国籍,不管黑头发、黄头发、绿头发,没有区别。国际公关公司在国内做的不好不代表在国外做的也不好;在国内相对出色的本土PR公司放到国外也未必能有同样的表现。不可否认,国内PR公司在局部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发稿、单一事件的策划和境内公关危机事件应对等,这是由本土PR公司的背景决定的:现在活跃的本土PR企业,从根源上讲或多或少都与媒体有些关联。但恰恰是其媒体背景的优势造成了本土PR过分依赖媒体、过分强调通过媒体谋求企业的商业利益,我们通过媒体生存,媒体反过来也制约了我们的发展,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宏观把握上本土PR与国际公司的差距依然存在。国际公关公司虽然在国内的表现不佳(但对这一点业界仍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依国内以发稿成效为考核标准加以衡量的话,显然国际公关公司并不合格;但如果就此认定国际公关公司能力低下,显然有失偏颇,也许我们更应该站在战略角度对其重新审视,当我们以自己的标准来考核以另一种模式运作的同行时,显然是不公平的。而且我们自己的标准是否正确还有待商榷),但至少可以保证被服务对象在全球范围内营销战略及品牌方向上的统一,这一点对国际大型企业非常重要。小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来谋求突破,但大企业更看重稳定,不犯错误就意味着机会;而且频繁的改变也不可能树立连贯统一的形象。当我们本土的公关公司最终走出国门,成长为国际化的公关/顾问公司之后,那时才可能真正与国际企业实现战略上的合作。现在的时机显然并不成熟。无奈之下,大型企业只得采取了一中折中的方式――全球统一的公关/顾问公司做宏观策略,本土公司做执行。这是客户的悲哀,也是国内公关公司的悲哀。
我们在探讨公关公司业务重点倾斜问题时,往往禁囿于固有思维和既存定义,在某一局部投入过多精力。如果基于目前国内公关公司业务能力及公关服务质量与客户需求之间存在的落差的现状,从业者能变换角度,尝试对行销核心内容及价值进行发掘,或许可以实现企业与公关公司利益的双赢。
营销的核心 营销的本质是完成从产品所有权由生产者向使用者的转换。目前公关公司提供的服务基本集中在对销售主体行为提供支持的层面,而对销售过程的直接参与则很少涉足。但是客户外包PR的最大愿望就是帮助它们实现更多销售额度、占领更多的市场。虽然PR工作有一些内容是针对单纯品牌的传播,但对商业企业来说,它们需要的绝对不会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口碑和高尚的形象,因为他们清楚,口碑和形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成销售额的,或者是支撑销售的必备因素。 必补的一课 虽然业内对IMC及向顾问角色转型讨论比较热烈,但这些尚不足以引领本土公关业走出混沌。IMC对PR公司更大的价值在于理顺工作的流程;而顾问定位虽然是本土PR的终极目标之一,但目前看来,大多数国内公关公司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经验,此时谈论向顾问转型似乎并不具有普遍性。本土公关公司在业务能力上的不足虽然有从业人员素质和公司经历方面的原因,但本质上是因为对市场的陌生。现在的PR不但忽略了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把握,而且漠视市场状况和用户的真实需要,本土PR公司的一部分从业者表现出太多的自我膨胀和自我陶醉,他们对制造概念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但其付出的努力在客户看来更多的是闭门造车,缺乏应有的实用价值。因此,在理论层面对目前公关公司能力进行提高无法实现的条件下,到市场中去,了解真实的市场运作规律应该是一种务实的做法。 销售、渠道 PR公司在为客户提供公关服务的同时,如果能够与客户共同承担一部分渠道建设和销售任务,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在市场一线的工作能加深对客户需求的深层理解;更准确的把握市场规律和受众需求;提高从业者的实践经验;在开拓新客户时,增加成功机会。此外,从公司运作角度看,介入产品销售和渠道建设本身就可以产生收益,从企业的所有者来讲,风险并不是很大(当然,最初介入时应产品和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找准切入点,显然销售PDA的风险和销售CISCO系统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尤其对刚刚涉足销售的公司而言更甚)。 准确的说,以上的业务方向其实并不是公关公司转型,因为它并不以牺牲现有业务为前提,而是要实现固有业务和新增业务之间的互补。因此,我们姑且称之为公关业务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