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暴跌、牛短熊长,是a股市场自诞生以来的总体运行表征。这与同时期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形成鲜明的反差。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冲击,但a股市场并未深幅调整。在经济增长速度较低,且出现通货紧缩的背景下,1999年5月至2001年6月却产生了一轮牛市。2001下半年至2005年上半年,尽管经济景气不断回升,却产生了罕见的大熊市。从表面看,a股市场的运行轨迹似乎不合常理,但任何不合理的现象背后都有其出现的必然性。
我个人认为,a股市场暴涨暴跌、牛短熊长,其背后有着极其诡异的运行机理。暂时找不出简明的语言来概括这种机理,也不便于列举现实的例子来证明这种机理,只能一古脑儿说说自己零碎而粗浅的认识。
一、多数上市公司的质地支撑不了股价的持续上涨
“长牛”必须以大多数上市公司净利润持续增长为前提;而实际上,a股市场多数公司的质地并不好,难以真正实现净利润的持续增长。
主营业务突出、具有牢固市场地位且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可能不到20%。近几年,新上市公司的平均质地有所提高,尤其是不少质地较好的中大型公司从h股市场或市场之外走进了a股市场。但最近两三年,中小企业板新上市的很多公司实际质地并不理想。从行业平均利润率和会计报表可以看出,这些企业的账面利润是有不少水分的。可以说,新老上市公司的平均质地不理想,是影响市场稳定运行的基本因素之一。
二、股权结构的缺陷导致很多上市公司在多数时间里倾向于隐藏利润,这也使得“长牛”走势难以形成
即便是质地较好的上市公司,其大股东和公司高管往往也不愿意让其账面净利润持续增长,因为对他们而言,账面净利润的持续增长意味着不断缴纳更多的税、分更多的红,也意味着不断增多的利益流失。
不论是股改前,还是股改后,多数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都是“一股独大”。对于这些上市公司,大股东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上市公司所有重要的事项,包括资金的使用和支配,都在大股东的掌控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没有必要通过分取上市公司的红利实现自己的利益;同时,大股东也不太愿意让上市公司分红,因为分红的时候,众多小股东必然跟着同享,在大股东眼中,这意味着利益流失。
在“股改”之前,高管们拥有股权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尤其如此。“股改”的时候,不少上市公司承诺搞股权激励,但真正已经兑现的很少。在这种情况下,高管们的利益与小股东利益的关联度是很低的。一方面,他们必须根据大股东的意图行事,另一方面,他们也为公司、员工和自己打着“小算盘”。他们可能比大股东更倾向于隐藏利润,以及少分红、不分红,因为纳税和分红给公司带来“失血效应”,也会缩减他们所管理的资源规模,而公司的实力和可管理的资源规模正是很多高管们特别在意的东西。
三、不能简单地责备大股东或公司高管;扭转利润隐藏倾向,需要采取治本之策
从小股东的角度看,上面所说的大股东是很“坏”的。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资本的本性是“最大化的利益”,而不是“公平”和“道德”,更不是“仁慈”和“善良”;上述大股东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是资本的本性使然,是一种基于资本本性的精明与理性思维。
上述公司高管的思维模式也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不论是张三,还是李四,只要他是“一股独大”的上市的高管,只要他是拿不到红利的“打工者”,只要他珍爱自己的公司,那么基本的思维模式大致是相同的。
既然上市公司倾向于隐藏利润与股权结构上的缺陷直接相关,那么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尽力推动股权结构的改革。在“一股独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当中,有些处于国民经济的命脉行业,这些公司可以继续保持“一股独大”,但其余的公司应当通过国有股的减持实现股权结构的分散化。在所有的上市公司中,都应当大力推进管理层持股,以实现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的趋同。从目前的情况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
光解决股权结构问题也是不够的,政府还应当围绕保护小股东权利,以及相应地约束大股东和管理层的权利建立严密的法规体系。目前,在相关法规中也有一些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条款,但是缺乏严密性和系统性;而且,不论在条文上,还是执行上,违法违规者所需付出的代价过低。
四、“铁公鸡下铁蛋”是因为什么,少数“优等生”又优在哪里
a股市场上“十送五”、“十送十”之类的利润分配是很流行的。这种分配方式被不少“股民”看成是“重大利好”,也常常被某些机构当做“投资题材”。实际上,这是一种“铁公鸡”下“铁蛋”的分配游戏。股东们拿不到一分钱的真金白银,只是自己手中一张百元的钞票被上市公司以两张五十元的钞票或十张十元的钞票置换而已。从表面看,分配完成后“股民”持有的股份数量增多了,但实际上,股东权益总额和每个股东拥有的权益丝毫没有增多。从表面看,除权后股价比原来“便宜”很多,但实际上,每股权益同幅度降低,股票的投资价值丝毫没有变化。因此,所谓的“利好”只是一种错觉。
上述华而不实的,也可以说是空对空、糊弄人的分配方式之所以流行,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上市公司不愿意拿出真金白银分红;二是市场的幕后存在“庄家”,上市公司拿出具有蒙蔽功能的分配方案,制造“利好幻觉”,以策应“庄家”对股价的拉升或者减仓出逃。
a股市场也有少数上市公司多年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和高比例的红利分配。这些公司之所以这么做,不仅是因为其行业地位突出、经营管理优良,也是因为其有着特殊的股东构成——要么是,大股东很守规矩,只想获得合法的红利,除此之外不捞取上市公司的钱财;要么是,大股东被其他持股比例较高且又十分精明的股东所制约,上市公司只好拿出真金白银分红;要么是,上市公司高管们持有公司数量可观的股份,公司本身有着以分红回报股东的内部动力。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可能也不会有连续多年的慷慨分红。
五、信息披露上的“诡异循环”必然导致股价大起大落、牛短熊长
参与或关注a股市场时间较长的人都知道,不少上市公司有时是好消息多,有时是坏消息多,有时是信息空白;坏消息可能坏得让人无比惊慌,好消息却又好得让人惊喜万分。细加观察可以发现,好坏不定的信息之间其实存在着诡异的循环规律。这种循环大体上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净利润在虚低与虚高之间循环,先是虚低,然后是虚高,最后再回归虚低;
二是可能对净利润乃至企业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意外事件”,在信息沉寂(或利空不断)与利好连连之间循环,即先是平平静静或爆出重大利空(比如,企业“司”缠身),然后是爆出一个接一个具有巨大想象空间的利好(这些利好往往都是市场最热门的“概念”和乌鸦变凤凰式的“题材”),最后是利好消失、利好落空、信息沉寂或利空重归。
上述两个层面的利空利好循环具有四个重要特性:
一是利好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这可能是因为:不少质地较好的上市公司在多数时间里倾向于隐藏业绩;而质地较差的公司炮制美妙的“概念”和“题材”也倾向于“见好就收”。毕竟,造假者是心虚的,谎言也不能在阳光下长时间晾晒。
二是两个层面的利空与利好在时间上是高度契合的。质地较差的企业,利好利空循环一般主要表现在第二个层面;质地较好的企业,循环主要表现在第一个层面。当然,也有一些质地较好的企业,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循环特征。
三是质地较差的企业,循环特征更为明显,利空或利好的程度也更为惊人。这可能是因为质地较差的企业通常不被多数投资者看好,大规模建仓的难度很低,容易成为“做庄”的对象;且成为“庄股”之后,“庄家”只能依托非同一般的“概念”或“题材”实现高位出逃。
四是两个层面的利空或利好通常与市场的整体性低迷或整体性活跃相吻合。这可能是因为,只有在市场整体性活跃时期,上市公司出炉真真假假的利好才有意义。从下文中将不难看清这种“意义”的内涵。
六、利空利好“诡异循环”的幕后动力是什么
某些上市公司在熊市时期隐藏利润,是为了少纳税、少分红;有的也是为了引导股价下跌,帮助“庄家”低成本建仓。在牛市时期把报表做得亮丽一些,甚至制造真真假假的“题材”,是为了利用有利的市场时机,实现再融资的目标;有时也是为了配合“庄家”对股价的拉升。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目标和“庄家”拉升股价的目标常常一致的----股价越高,增发或配股的价格也就越高。尽管释放或虚构利润会增加公司的税收负担和分红压力,但高价融资给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上市公司在纳税和分红方面所付出的代价。
没有重要“内幕人员”的鼎力策应,“做庄”是做不成的。可以想象,这些(或这位)重要的“内幕人员”一定是大股东方面的显赫人物或上市公司的实权人士。按照“人情法则”,“庄家”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恩人”。于是,一块巨大且可以分享的“美味蛋糕”将那些利欲熏心的重要“内幕人员”和“庄家”吸引到一起。他们之间可能早就亲密而又互信;也可能只是为了分享巨大的利益而快速“联姻”,随即又被巨大的共同风险紧紧捆绑。一旦暗中结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将只有一个目标,即配合“庄家”建仓、洗盘、拉升和出逃。
在配合“庄家”拉伸和出逃时,当然是释放利润、虚构利润、炮制子虚乌有的“概念”、制造真真假假“题材”;而“庄家”一旦成功出逃,公司的经营业绩就会恢复原状,没有兑现的诺言也会露出谎言的真面目,悬在高空的股价自然也会滑向深渊。
七、一些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思维流于表面,这使得“庄家”更容易美梦成真
“庄家”之所以敢于把股价拉升到离谱的高位,不仅是因为相关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提供了策应,也是因为在a股市场众多的参与者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价值投机者”、“概机投资者”和“题材投机者”。
近几年,开放式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不断增多,机构投资者的整体实力快速扩张,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力量空前强大。但是,从券商研究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以及基金所披露的投资组合与仓位变动可以看出,在机构投资者中间,实际上是价值投资与“价值投机”相混杂,甚至也生长着“概念投机”和“题材投机”。正是因为有一部分机构投机者和大量的散户投机者作为后续“援军”和“接棒者”,“庄家”才无需为自己的势单力孤而心虚,用不着为“高处不胜寒”而胆怯。
过去,曾经有过这样一些真实的故事:“庄家”拿钱收买基金或券商的重要人物,以换取后者接盘。不敢说这样的事情今天到底有没有,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有,也比过去少得多了——
如今的投资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看重上市公司静态和动态的经营业绩,这是市场的重大进步。但有些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观察流于表面,发现不了其中的“虚低”或“虚高”因素;这些机构不仅错误地相信“虚高”的业绩,而且根据“虚高”的业绩增长推算未来业绩,从而跌入某些上市公司和“庄家”精心设下的“低市盈率”、“低动态市盈率”陷阱。因此,只要相关上市公司制造出业绩超常增长的假象,即使“庄家”不花钱收买,也会有一些机构自愿充当接盘者。当然,如今的监管体系比过去严密了很多,如果“庄家”仍旧采用花钱收买的老办法,其目的反倒难以达到。
“庄家”比过去多了,还是少了,难以做出准确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如今机构投资者十分看重企业经营业绩,而一些机构又看不清业绩真相的大环境下,“庄家”不是失去了生存空间,而是比过去更舒服了。
八、谁在为“庄家”免费吆喝
股价拉升至高位时,上市公司可能以较小的股本扩张圈到大笔的钱;同时,一次成功的“做庄”,也能让某些重要的“内幕人员”腰包里流油。从这种意义上讲,某些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配合“庄家”建仓、洗筹、拉升和出逃,并不是为“庄家”免费吆喝。
但市场上确实有些人是为“庄家”免费吆喝的,这就是一些掉入“价值陷阱”的研究员和分析师。
一些上市公司凭借业绩超常增长的假象,可以像“吸铁石”一样,引来一个又一个调研团队。对这些来自券商或基金的调研团队,公司高管们除了给予其贵宾般的礼遇,更会不失时机地向其大肆吹嘘公司更加美好的明天。对于公司高管们所描绘的美妙前景,调研者们是不敢轻易怀疑的,通常会信以为真,毕竟是公司高管们对自己的公司最有发言权。
调研之后自然要写出调研报告。报告的基本内容也只能按调研期间的所见所闻来写,给出的结论也自然是“看好”、“低估”、“买入”、“增持”之类。随着一份又一份类似的报告有偿无偿地发送到市场的各个角落,自然会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和散户争先恐后地买入。于是,原先辛辛苦苦操盘的“庄家”变成了乐滋滋的“座轿者”。
在这里,我无意贬低某些券商或者基金,也无意贬低对上市公司进行现场调研的意义。但是,应当指出,对公司价值的研究光靠现场调研是远远不够的,简单地相信调研期间的所见所闻更是危险的。现实的诚信环境好不好,上市公司总体诚信度高不高,这是人所共知的。即便是一个依托政府权力的审计组或检查组,也很难在短短几天内弄清一个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和真实财务状况。券商或基金的调研团队,并不具有法定的知情权,更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弄清一家上市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因此,我认为,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应当在观念、思路和方法上进行全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