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战略专家迈克·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以来,笔者发现,在国内学术界中有很多人几乎不假思索地予以全盘接受,这可能只有一种理解,那就是学术界依然没有摆脱浮夸、崇洋的劣根性。更令笔者担忧的是,在现实的商务世界里有很多的企业界和咨询人士将其奉之为圭臬,常挂嘴边。在没有完全理解价值链的基础上,就草率地在理论中沿用或在实践中检验,风险实在太大。
相信我们都知道,迈克·波特在描述如何让渡顾客价值的时候,提出了价值链这个概念。他指出,所谓价值链就是公司应把设计、生产、销售、送货和支持其产品运作的各部门,看作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把公司创造价值和产生的成本分解到各个部门。公司的任务就是检查每项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本和经营情况。由此可见,他提出企业内部的所有价值创造环节,因此得名价值链,但这只是企业价值链。这样的价值链所包含的价值环节会随着企业经营内容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那些集团公司和那些小型公司的价值链可能天壤之别,前者价值环节非常多,而后者则很少。笔者不是对迈克·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提出质疑,而是要阐明的是,我们在应用的时候不能将它与行业价值链相混淆。
所谓行业价值链就是终极产品基本相同的所有企业成员,他们从生产该产品的源头到服务于顾客的终点所经历一系列能够创造价值的环节。根据笔者这个定义,行业价值链和企业价值链的最大区别在于,行业价值链是立足整个行业来概括所有能够创造价值的环节;企业价值链仅仅是描述企业内部所有能够创造价值的环节。因此,行业价值链是特定的,而企业价值链是不特定的;同时,行业价值链必然要比企业价值链要长;其次,行业价值链的价值环节描述的是一种概括,而不同于企业价值链中将管理和财务等环节也列入价值链中那样详细;再次,行业价值链中所有价值环节的价值空间基本上是行业内成员的共识,这被笔者称之为普遍价值(稍候再讨论这个概念),而企业价值链中所有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空间因受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或员工素质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每个企业的价值环节的价值空间都不尽相同。
同时,因将原材料和配辅料生产企业、上游供应链中的相关物流企业,以及下游所有渠道成员都列入行业价值链中,因此各个不同行业价值链之间可能会出现相交或相切的情况,但这丝毫不影响行业价值链的描述和应用。就像广告制作公司,他既是广告行业中的一员,也是其他行业中的一员;零售终端既是零售行业中的一员,也是其他相关行业中的一员。因为从产品生产源头到服务于顾客为止的系列环节中,他们的地位不可或缺,所以列入行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环节是对的。
毫无疑问,笔者提出的价值链截取战略中的价值链所指的是行业价值链,而非迈克·波特的企业价值链。企业价值链的讨论和分析意义在于如何创造或提高价值环节的价值空间;将截取行业价值链上升到企业战略的经营高度,就必须对行业价值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其剖解和分析的意义就在于如何根据自己的管理特点、价值观或企业资源、战略方向等客观条件,选择一个或几个既符合自己、又具有普遍价值或比较价值的价值环节来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
所谓普遍价值就是指价值链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所具有的价值创造空间,是被行业中所有成员共同认可为最高的。我们必须肯定,在一个行业价值链中,必定有一个或几个最富有价值创造空间的价值环节,就像传统行业中的汽车行业,其设计或技术、品牌经营等环节是最有价值的。将这些有很大价值的价值环节选择作为企业今后重点发展乃至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是非常明智和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有效避开恶性竞争,而且对提高企业形象、树立行业进入壁垒,以及对科学和规范管理都有很大的帮助。
所谓比较价值就是指企业所专注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在充分发挥已有资源或管理优势条件下而创造出相比较于行业其他成员而言更高的价值。我们都知道,在现有行业中,即使在相同的一个价值环节经营的两家企业,他们各自创造的价值经过市场检验后可能各不相同。这是因为企业资本所有者的价值观念、企业资源或员工的熟练程度等等软硬条件不同,他们所创造出的价值不同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当在行业价值链中,那些最富有价值的价值环节已经被多数企业所选择时,企业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条件选择那些有比较优势的环节来经营也是不错的选择。比较优势产生的价值就是比较价值。像现今一些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在技术和品牌尚不能与竞争企业同台竞技时,默默地依靠自己的熟练和资源优势为知名品牌代工,就是一种次优选择,等到条件成熟时再伺机介入高价值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