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西方,金融业被喻为经济管理的航天工业,金融学被喻为管理学科的“火箭科学”。只有那些掌握了完备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非凡洞察力的人才能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他们既是金融界的守望者,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守护人。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或事情,让世界所有想学的人,都能轻松学会会计、财务、金融等知识,这就是金融树的魅力所在,也是丁大卫至高的理想。
该文2008年3月发表在《今日财富》杂志,作者杨关玉。文中本书作者照片及人物介绍内容被删除,其他未作任何修改。
人物背景:丁大卫先生系国际著名金融专家、国际企业管理专家、金融树体系的发明人和创始人、系统金融学和金融生态学的发明人和创始人、美国环球证券首席投资执行官、美国国际金融证券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多伦多股票交易所董事局顾问、加拿大风险资本交易所董事、博鳌亚洲论坛顾问、博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博鳌水城)投融资策划师、博鳌水城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中美多家企业顾问或董事、中美多所大学教授或特聘教授,在海内外发表过多部著作和上百篇论文。
丁大卫教授曾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考取了极个别人才能通过的几乎所有美国金融/证券行业所需的营业执照,并在该行业的不同领域从业至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丁大卫教授曾多次对中国的金融、证券市场进行考察和研究,向国务院等部门提出过许多有益建议,其中包括93年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尤其是整顿、规范期货市场的建议和方案。90年代中期,丁大卫教授率先将国际金融从业执照和资格认证体系其中包括S3、S7、CFA、CFP等引入到中国,并一直从事该体系在中国的推广普及、教育和地方化的工作,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金融人才。 “金融树”理论的创始人 在西方,金融业被喻为经济管理的航天工业,金融学被喻为管理学科的“火箭科学”。研究金融实际上就是研究未来,研究如何将未来的风险锁定或转移。然而未来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对其做定性甚至定量的分析是人类面对的巨大挑战,只有那些掌握了完备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非凡洞察力的人才能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他们既是金融界的守望者,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守护人。 2007年5月,在京召开的一次国际金融大会上,世界金融界大名鼎鼎的丁大卫教授做了关于“金融树”理论的演讲报告,将复杂难懂的金融知识演绎为浅显易懂、让人易于接受的“金融树”理论。该理论是丁大卫教授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于2004年提出的,它涉及到会计准则、财务管理、金融产品和市场、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规律等一整套系统,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并将这些规律和特点系统的集成在一起,通过“金融树”演绎出来。目前,“金融树”理论已获得多项世界知识产权认证。 丁大卫先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金融体系中的各学科就好比放在书柜里的书,有财务、会计、投资等等,“金融树”理论把这些所有不同的科目,用一棵自然界的树集成一个系统,这就有了层次分明的视觉感,有了更强的逻辑性。会计是原则,就是树根,所以这个基础的东西一定不能违背;再往上就是财务管理,它是树干,左边是企业的资产,右边是企业的负债;再往上就是金融,它是茂盛的树冠,树冠最上端是期货、期权这样的衍生证券,可以果实累累,但随风波动,风险也是最大的。 会计、财务、金融分别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准则、对象和目标,这个学科系统早已是存在的,但是各自割裂,一直都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些东西比作一棵树,那么过去大家都是局部的研究树根、树干或树叶,而丁大卫先生把它们系统集成在了一块,从研究局部转向了研究整体。 上个世纪80年代,年轻的丁大卫考取了几乎所有美国金融和证券行业所需要的营业执照。那时他刚到美国,既要学习英文,又要同时学习会计、财务、金融等知识,这个过程非常辛苦。丁大卫回忆起来也感慨,自己这么多年走过来确实花了非常大的力气,所以后来看到其他人进入这套体系当中也非常不适应,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几年前,中国的培训业发展迅猛,方方面面的企业家需要培训,这些企业家来自全国各地,集中在北大或者清华,用几天的时间就要把会计、财务管理、金融等等都学会。当时有很多课程邀请丁大卫来设计,丁大卫选择了他最擅长的国际金融,但是国际金融之前学员必须对财务管理有很好的了解,否则课程是悬空的。同样,要把财务管理搞明白,一定要先了解会计原理。但你要是翻书就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多东西是重叠的,因此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张三教会计,李四讲财务,但两者之间既有交叉又有空白。而请一个老师从头到尾系统的教,就能避免重叠性和脱节,但这样的话一个老师就非常辛苦,而且他对这些领域都要非常了解,并融会贯通。在这样的情况下,丁大卫承担了这个任务。 从这时开始,丁大卫就开始琢磨这些知识怎样才能让人一目了然,而不是死记硬背。到了2004年3月, “金融树”在丁大卫心里逐步形成框架。当他把一个公司的账面价值、评估价值、公司市值都联系在一起时就产生了这个的想法。打个比方,书柜所有格子的书都是这个领域的,原来每个格子都是死板的方格子,现在各个格子相互打通,形成了一颗“金融树”。 这样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它处在不同位置的不同价值。一个企业还没有长大,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就不存在市值,只有账面价值,只有它做的好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公众公司,吸收广泛的社会资源和营养。“金融树”有它的时间价值,会计是它的过去价值,财务是它的现在价值,股票市场是一个预期价值,再往上就是它的未来价值,比如它的股票的期货,但如果这些未来价值太大,比如互联网泡沫,就是树冠太大而根基很弱,稍有风吹草动,它就会呼啦倒下。通过这套体系就会知道一个企业的过去价值、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 以此类推,丁大卫创造了他的金融树企业发展生命体系、金融树现金流管理体系、金融树价值评估体系、金融树价值管理体系、金融树投资组合管理体系、金融树风险防范体系、金融树资产管理体系、金融树投融资管理体系、金融树全方位平衡管理体系、金融树战略管理体系、金融树企业发展导航体系、金融树企业诊断体系、金融树投资理财体系。通过他的金融树理论,不仅能够诊断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都可通过这个系统来诠释。 丁大卫的“金融树”理论诞生以后,国内外数以万计的人接受了这一理论的培训,他们中有商学院院长、财经方面的教授、企业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大学生、中学生等等。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或事情,让世界所有想学的人,都能轻松学会会计、财务、金融等知识,这就是金融树的魅力所在,也是丁大卫至高的理想。 中国金融市场的诊断师 你可以说丁大卫是一位学者,但其实他更是一位金融市场的实践者,中国的金融业从诞生一直发展到今天,他都全程参与,以其独特的眼光,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丁大卫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分析,称作“号脉”,而且“号”的很准,他说:“看市场要靠悟性”。在近年来发表的文章,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很多事情在发生之前,无论是利好还是利空,常常被他一语中的。 八条建议促使中国期货市场走向有序发展。 1993年,中国的期货市场处于狂热的发展阶段:发展速度过快,交易所数量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很多地方有行无市;从业人员过多,但缺乏专业知识培训和资格审核,各种欺诈和混乱事件时有发生;由国外代理进行的国际期货交易,导致我国外汇大量外流。 就在这时,丁大卫受中国有关部门邀请进行国际金融讲学活动,同时也受美国、加拿大金融界委托来中国进行考察。结合在北美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对国际金融发展历史的研究了解,经过为期数月的考察,丁大卫完成了《对我国期货市场、期货交易发展及外汇管理问题的若干建议提纲》一文,并提交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文章在对中国期货市场进行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八条建议,被国务院及时采纳,摘要如下: a 、首先应成立一个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全国性期货市场研究设计发展中心,制定出一套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战略; b 、我国期货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应分国内国际两步走,在此初级阶段应关起门来,尽可能的按照国际标准设计与开发在我国有明显优势的商品期货; c 、全国各地期货市场和期货经纪公司的建立与否都应由期货交易管理部门审批,以避免目前我国期货市场“遍地开花”的现象; d、对整个期货行业进行规范化整顿,对现有的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重复性的、多余的、类似的市场实行“合并同类项”; …… 同年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开始了对我国期货市场的一系列规范整顿,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遏制了巨额外汇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促进了中国期货行业从无序走向有序,并为整个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国企改革应摒弃股市圈钱而依靠管理制胜。 1997年伴随着股票市场的降温,国企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资本市场上。很多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国家领导人都认为,资本市场不但是解决国企难题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而且可以用股民的钱冲销银行长期积累的呆账,达到两全其美的目的,于是国有企业纷纷包装上市。 对此,丁大卫直言“资金及资本市场救不了困境中的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可转换证券,把原来由银行承担的信贷风险和信贷损失转嫁给不明真相的广大股民,这种做法实为不妥”。丁大卫认为国有企业的真正问题是管理和体制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问题。只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人生道德和职业水平提高了,他们才能自觉自愿的维护企业的利益、群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西方工业现代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众多企业通过改进管理、创新求实、提高效能成为世界知名企业。同样通过管理和技术,我国的国有企业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网络公司境外上市须三思而后行 1999年网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跃跃欲试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市融资。丁大卫在21世纪中国互联网大会发表演说第一个指出资本市场是把双刃剑,运作不好会让自己栽进去。任何一个企业都缺钱,关键是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网络公司境外上市要懂得量体裁衣,既要选择合适的上市地点,又要选择一个效率高、成本低的上市方法。中国企业在纽约上市很多,他们的经验对将要上市的网络公司来说是前车之鉴,非常值得关注。 尽管网络经济创造了许多新名词,而且在经营模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什么公司,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要创造价值,否则没有存在的必要。股票市场虽然具有前瞻性,但没有实质的企业终究还是要垮的。比如说,资产周转率、资金的现金流等等有很多科学的方法,已经存在几十年、上百年,不会被互联网改变。互联网公司也是企业,所以既然是企业,衡量标准就不会变。每股红利、销售利润、资产、收益等等财务报表上所看到的东西,是投资者衡量一个企业好坏的真正标准。 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资本运营” 近年,“资本运营”(即“资本运作”)这个名词被炒得深入人心,有关此类话题的报告会,研讨会,培训班、书籍,论文等到处可见。 早在1999年,丁大卫就曾撰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我对‘资本运营’提法的批判》(《中国财经报》1999年04月22日,04月29日,06月03日连载),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证明根本不存在“资本运营”,结果“资本运营”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被运作的热火朝天。05年丁大卫再次发文《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资本运作》(《新浪网》2005年01月25日),从客观现实的角度,证明根本不存在“资本运作”。 由于在美国的金融、证券行业根本没有“资本运营”这个概念,为了弄清楚所谓“资本运营”,丁大卫专门到书店买了好几本不同作者写的“资本运营”书。但是他在书中所看到的,除许多胡编乱造,断章取义,不知所云外,余下的内容诸如企业融资、上市、兼并、收购、投资银行、资本市场、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等等都是一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市场、战略发展等理论或课程的正常内容,根本扯不上“资本运营”。 丁大卫说他写这些文章的目的,决不是针对或批判某个人或某个企业。他是本着对自己、对国家、对教育、对知识、对职业、对社会、对人民、对经济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传播准确无误的金融证券及企业管理知识,以避免更多的误导和损失。 中国金融走向国际化道路的促进者 上文提到丁大卫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功考取了几乎所有美国金融证券行业所需的营业执照,这其中包括金融财务分析师(CFA)及纽约股票交易所、美国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费城外汇期权交易所等在内的所有美国股票、债券、期货交易所及外汇市场的营业执照。他还曾在包括美林公司在内的美国证券公司、银行、交易所及跨国公司任高级管理职务,负责和参与了许多公司在美的上市工作。他负责的美国环球证券基金首次将全球主要金融产品系统集成在一起,并在2003年取得了全球领先的业绩。 这些经验与资质,使丁大卫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国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其运用都了如指掌。归国后,他便开始致力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培育。 率先引进国际金融从业执照和资格认证体系 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体系和与之相对应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这套管理体系在风险防范,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界中的地位,许多这个国家的认证也就成了国际通行的认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丁大卫率先将国际金融从业执照和资格认证体系其中包括S3(期货营业执照),S7(通用基础证券营业执照,即纽约股票交易所执照),CFA(证券分析师资格), CFP(金融策划 / 理财规划师资格)等引入到中国,并一直从事该体系在中国的推广普及、教育和地方化的工作,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金融人才。根据最新数据显示,08年1月中国内地已有3800多名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新增326位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名列新增人数最多国家和地区的第五位。全球现有80000多位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 开展教育培训,传播最先进的金融和管理理念 在过去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丁大卫为中美多所大学,其中包括北大、清华、人大等讲授有关企业管理、财务、金融、资本市场、衍生市场、期货期权、投资理财、风险管理、房地产金融、兼并收购、公司战略、证券分析、投资组合、风险投资、财务管理与决策、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课程,率先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引进到中国。 他也曾为中美金融证券界和企业界的领导举办过很多培训和讲座, 其中包括美林集团、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美国商业部、林肯金融集团、惠普公司、证监会、中国金融协会、银河证券、广东证券、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建行、中国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各大信托投资公司、大型国企、高科技企业、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在华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及数千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等。 工作之余,丁大卫先生撰写了大量文章,既有对国外金融、证券、股市、期货市场的介绍,也有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总结、反思,发表在《中国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商务周刊》等诸多媒体,他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使自己的经验、智慧更迅速、更大范围的传播出去,对整个金融市场健康、快速的发展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丁大卫先生注册了自己的金融网站,欢迎业内的有识之士登陆与之共同探讨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