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回应当前市场五大热点问题”的新闻标题成为上周末财经网站的焦点帖子。
说的是,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新股发行节奏、基金股票仓位下降、期指、融资融券以及创业板、立立电子的问题、还有一些大小非主动延长锁定期等五方面事情进行了回复和说明。
看罢多时,总感觉管理层出面回应和解释的很多“热点”都不能让读者“解渴”,所言种种言犹未尽。
其实,所谓“热点”都是市场关注的重要话题,而目前市场上的所谓“热点”更多是争议颇多,舆论反复纠缠,久而久之则形成无法绕开的“心结”,这样的“热点”确实需要有人来解。
凡举新股发型节奏为例。
在市场偏弱的形势下,舆论认为应减少新股发行,严控上市公司再融资。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的回答是:“证监会对新股发行节奏的把握将兼顾各方面意见。”进而对这句话进行相关解释,言辞颇显诚恳。不过,所举证据值得推敲------今年1-6月,A股IPO的筹资额940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363亿元,今年融资额不到去年同期的70%。
此外,公开发行1亿股以上的大盘股,去年1-6月发行11只,筹资1267.47亿元,今年同期只发行4只,筹资643.19亿元,发行家数和筹资额同比分别下降了64%和49%。
这些数字不可谓没有变化,也说明管理层一直在努力工作。但以今日羸弱市场情形视之,这个减少幅度实在是大大跟不上市场变化:今年1月开始的5272点到6月底的2736点,期内市场狂泻49%的情况下尚能达到去年融资额的的近七成!而“同比”的2007年1至6月,市场则是从2715点到了3820点,期内上涨29%。
市场变化从上涨近三成相对下跌近五成,可谓天壤之别,但我们看到,管理层在控制融资量方面也不过是调低了三成而已,力度之弱可见。
当然,这里举例,并非想一味指责。事实上,综合看来,此次管理层的态度还是可取的,表现在如下:所谓的“五大热点”,前面均冠以“市场舆论”所指。而证监会官员也是针对“市场舆论”进行了回应,和以往对某些焦点问题“不回应、不肯定、不否定”三缄其口的做法相比,已有相当进步。而有关立立电子的问题就更算是一次小小的突破了。
市场舆论认为,“立立电子暴露出上市前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应严格核查。”
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说,针对媒体的质疑,证监会已经要求相关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核查。事实上,媒体质疑的问题在证监会IPO审核的过程中,已经予以重点关注。而针对市场反应,证监会已再次对其进行核查,目前核查仍在进行中。
笔者并不特别关心是否会进一步调查,重要的是,此番管理层走出了“一事一议”的套路,而更多把目光瞄向制度建设。
正如有关负责人所言,立立电子问题的发生,也促使证监会对预披露制度进一步进行完善,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证监会将预披露时间提前到证监会反馈意见的回复阶段,以加强市场方方面面的约束作用,强化相关审核。而我们知道,预披露制度是新股发行制度的重要一环,它增加了发行的透明和约束力度。
“管理层出面回应市场热点”,尽管言犹未尽,但如果真可以在制度推进方面获得一些动力,那也是善莫大焉。因为以此为契机,大力度推进保荐、发审委、询价三项制度改革,那么市场参与主体的执业水平就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也只有这样,这个市场才可能获得健康持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