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念博士的时候,油价的话题似乎还不算是一个热点问题。我记得导师张宇燕教授帮我确定石油价格这一主题的初衷是,在石油市场这一特定研究对象上检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论文完成后,我自己的一个感觉是,恐怕再也没有一个研究对象能够更加适用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了。
后来,国际油价在短短几年中暴涨了几倍,这一话题忽然也成了热点问题。于是,我这个能源市场的研究者经常被“邀请”对石油市场及其价格波动做出解释。一个搞私募基金的朋友有一次告诉我,因为我在2006年7月份提出要出现一波油价下跌——理论上叫做低油价周期,他及早的平掉了燃料油期货上的单子,避免了很大的损失。其实,倒真不是因为我的说法就是正确的,恐怕大部分因素还是因为他们想找到专门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所谓专家吧。而对趋势的判断偶尔正确,我自己认为那不过是巧合或者运气比较好而已。对油价走势的判断真正能够做到非常准确并能从中获益的,仅仅是极少数人。
而研究者对影响油价波动的因素也无非是以下几个:供给需求、美元、投机、地缘政治等。专家掌握的这些因素与普通人也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倒没有必要过分迷信专业的研究者的结论。我觉得所有的专家,包括我自己,都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在大部分情况下,专家之所以受到重视并不是因为你的研究有多出色,而仅仅是因为你研究的问题大家比较关注。当然,很多专家是因为自己的研究很出色而受到大家关注,这才是专家和专业研究的本来意义。
上面这些算是题外话了。但我觉得说说这些非常有必要,也是给自己提个醒。事实上,我自己倒更愿意从历史和理论的背景去分析和思考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
我之前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现在石油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特别是金融全球化背景之下,旧世界对新世界崛起的一种反应。随着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旧的政治经济格局被打破,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而大国的崛起是影响价格的,“价格”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国崛起增强了其本身的讨价还价能力;另一方面,大国崛起影响世界市场价格,比如世界的粮食价格、资源能源价格等都发生了变化,高油价只是新世界格局当中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美元从新千年以来的持续大幅度贬值,看作是旧世界对新世界的一种反应。即,老帝国衰落了,新的大国崛起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在衰落。
从这一背景来解释高油价,意在说明,此轮油价上涨可以划归需求驱动型。如此说来,投机对于高油价的贡献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说需求驱动是海浪的话,那么投机因素仅仅是几朵浪花。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以后,中国崛起之路进入了加速阶段。从原油需求角度来讲,中国从1993年开始变成净石油进口国。印度也在1990年代末期走上了崛起之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已经开始在慢慢地影响石油市场。2000年以后,伴随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的上升周期,以及主要经济体为了应对世界经济衰退而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大繁荣时期。新兴经济体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石油价格也是在这个周期当中出现上涨。
当然,这并不是说供给方面不重要。从供给角度来说,石油经济危机之后,从1981年一直到199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低油价周期。由于欧佩克国家在石油危机期间进行了大量的石油投资,开发了很多油田,出现了产能过剩。人为的制造供应短缺必然导致脱离需求支撑的价格泡沫产生。而石油危机时期的高油价也导致需求锐减,欧佩克必须扩大产能来维持其目标收益。当时,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还不足以影响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从政治角度讲,19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总体出现了缓和迹象,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世界政治的主导权重新回到了西方国家手中。二十年的低油价周期实际上是对供给和需求的一种共同反应。但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改变了这一格局。进入新千年,尽管原油供应也在增加,但是仍然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而且,原油供应受到认为的干预和控制,供应的波动幅度很大,不稳定,不确定,也增加了市场预期的不稳定以及价格的暴涨暴跌。
从这两个角度来说,供给和需求是决定石油价格长期最基本的走势。应该说,在这一基本动因的支撑下,油价波动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时甚至导致油价完全脱离基本面。比如,短期内,大量投机资本流入石油市场确实会推高价格。但是价格要持续上涨必然要有供需基本面的支撑。
在本轮油价上涨当中,美元和投机因素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对石油价格上涨起到一定作用,但长期来看不是主要作用。如果我们用美元指数把石油价格重新换算一下,就会发现美元贬值对石油价格上涨只贡献了三分之一,投机虽然在短期内会推高或者抑制石油价格的波动,但是从较长时间看,投机必须要基于它对供求基本面的判断和预期。
支持投资者做多或者做空行为的是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金融市场不是看实质性供给与需求有什么不平衡的问题,而是在于是否形成了预期。一旦供给和需求存在失衡的可能性,这种预期就会被炒作,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题材被拿来炒作。2006年以前,中国威胁论是一个题材。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美元贬值又成为一个炒作题材。无论是对粮食的炒作,还是对石油的炒作,实际上供给需求没有太大的变化。问题在于只要这种预期被制造出来了,就会成为金融市场炒作的由头。很多大的投行制造了这种紧张气氛或者是高油价的泡沫,他们也从中渔利。短期内,预期发生变化,势必影响期货市场内资金的流动。比如当大部分投资者看空市场的时候,资金的流出就会迅速打压价格。2008年7月11日到7月24日的十几天时间内,原油价格可谓翻天覆地,先是上冲至147美元一线,之后由于市场担心全球经济衰退,需求减少,特别是美国石油库存增加,原油价格连续下跌至124美元一线,跌幅超过15
如果用一个较长的观察尺度来看,金融市场并不是油价高涨的原因。按照BP公司2008年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2007和2008年金融行业对油价的影响比较稳定。通过对能源价格、非商业投资的净仓位和待平仓合同三者之间走势的比较,其结论是投资者没有增加供需矛盾,他们的投资行为只是供需矛盾的反映而已。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统计只有参考意义,试想,投机机构怎么可能让你那么容易发现他们的仓位和资金流动情况呢?就好像说,TOPVIEW数据只能粗略反映中国股市资金流动情况而已,有的时候还不太准确。国际投资者恐怕至少不比我们国内的机构更笨。
长期的稳定性和短期的波动性其实并不矛盾。金融市场对能源价格的发现和反映正是由剧烈波动的短期趋势组成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获利靠的是博取短期的价差,而并非长期投资。这与投资一家公司的股票完全不同。而套期保值者的目的主要是规避风险,并不是以博取价差为目的。所以,长期来看,金融市场仍然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场所,也并不具备制造高价的功能。
主张投机因素推高油价的观点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同。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多数观察者注意到了短期价格的波动确实来源于资金的流动和推动;二是主张阴谋论或者金融投机推高价格的观点听起来更加“危言耸听”,大家也更愿意相信这是个阴谋。媒体也更愿意用这种噱头来吸引公众的眼球。一些媒体,包括一些大的媒体就金融投机问题采访我时,我明显感到记者的“诱导性”和过分倾向性。而当你很费劲地给媒体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电视台最后给你播出的仅仅那几句支持他们观点的话。这不能不叫人无奈。
至于地缘政治事件对石油价格的上涨要看它是否对供给和需求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按以往经验来看,地缘政治事件的冲击短期内确实会对石油市场造成价格上涨。但是这种突发外部冲击的性质不一样,比如从1971年到1981年的两次石油危机,是人为的造成供给短缺和中断,因此是较长时间推高了价格。1990年代初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石油市场也出现了短期的价格暴涨。但是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启动了应急机制,石油价格很快得到平抑。地缘政治事件对油价的短期冲击是否会持续推高油价要看这一时间的性质和作用。
近期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伊朗局势。我个人的看法是,以色列要想生存,必然会解决伊朗的核力量。美国人可能不会动手,但估计以色列等不及。一旦伊朗局势出现问题,连锁反应就会出现。不光是石油生产受到打击,首当其冲的是石油运输通道。而其他反美国家可能也会借机利用石油武器打击美国。那个时候,油价飙升可能不是主要问题了,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获得充足的石油供应。如果说,这一轮价格上涨还不能称之为石油危机而只能称之为石油价格长期上涨的话,那么一旦出现政治事件冲击造成的供应中断,第三次石油危机是否真的要来了?
也许不用等到伊朗局势出现问题,只要有这样的预期,大量的投机资本就会重新流入石油市场,推高价格,获取收益。试想,海浪都来了,怎么可能没有浪花呢?反过来说,没有海浪,又怎么可能有浪花呢?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博士。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