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以来,在每天停驶近半数机动车的状况下,北京的空气质量确如官方所言,得到了“极大”提升。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想到的却是一个关于产业链价值高低和产业转型的已经不再新鲜的话题。 试想,在中国许多所谓经济发达地区,如果更多冒着黑烟、蓝烟的工厂被低耗能,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所替代,那么空气质量有什么理由还和以往一样让人担忧呢? 其实,有关产业链的联想源于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许久没有惊人之语的郎咸平教授最近又有高论:曰“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他的理由是,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正是这六大环节创造出了最丰厚的利润,而加工制造只是附加值最低的一环而已,中国在不知不觉中沦为整条价值链中最低环节的承担者,而代价正是洁净的空气和水,还有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称不上什么制造业大国。相反,他认为美国才是制造业大国,因为中国越制造,美国越赚钱。 看了他洋洋洒洒数千言的文章,发现他说的并不能算是新话题,只是一个中国该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必须转型的急切呼吁。事实上,这正是政府一直以来呼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并且开始着手推进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由来。只不过,在当前国内各界对部分产业转型的痛苦忍受度已经接近临界点的时候,这番有关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再反思还是能吸引相当多眼球的。 是的,中国目前发生的,正是一场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变革,尽管这个过程的亲历者看上去是那样的不情愿,甚至是痛苦和无奈。 我们听到,看到来自珠三角,长三角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的惨烈的中小企业生存状态报告,我们知道,大批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出口企业面临巨大危机甚至破产,东部地区的传统制造业遭遇了最大幅度的向下波动。表面上看来,这是一场有关资金的危机: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让这些企业绷断了资金链条,并将日益狭小的利润空间挤压为零,有的,甚至因为背负了超限的巨额债务而拖累了上下游一批盟友。 面对这一切,很多人会指责或抱怨紧缩货币政策是如何不近人情。但是,这仅仅是资金层面的问题吗?如果现在放手把廉价的资金交给那些企业,又会怎样?一切还将继续,旧有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还将继续重演之到最后的清算日。 因此,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就是,中国的环境资源已经无力支撑高隐形成本带来的增长,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把中国的未来投入到价值链条的低端还是通过痛苦的转型来彻底摆脱不利现状,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更健康的未来呢?是时候想清楚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