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智取眼中钉(3)
系列专题:《POSE改变命运:姿势》
在荧屏上表现得无忧无虑、并以“捉弄”大牌明星为乐的台湾东风卫视当家花旦陶晶莹,最近突然神情恍惚,接连表示自己很痛苦,并痛苦到要跳海!难道是她又一次经历失恋的打击?还是她张扬的个性惹来了大麻烦? 陶晶莹自揭谜底地对我说:“我在工作中虽然看起来很快乐,但在生活中我其实很痛苦。因为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3个小时前我可以和朋友一起喝酒,3个小时后他们可以继续喝酒,而我却要去录节目?这能不痛苦吗?” 这是典型的陶晶莹式幽默。她固有的风格并不是放肆不羁,她的幽默也不是能讨得所有人的开心。 很多人都喜欢称陶晶莹为“逼供专家”,因为每个上她节目的明星最终都会吐露心声。不过,陶晶莹认为自己从来就没有逼问过别人,“愿不愿意说心里话其实不是重点,你要想知道明星们的内心,就必须充分地理解和体谅他们,绝对不能把人家逼到疯!” 她用巩俐作为证据:“好多人都说巩俐不愿意谈感情,我当然也不会死缠着她,非得要她交代婚变事件。可是,巩俐却主动跟我聊起自己是如何看待男女关系的,这就是我们在访谈中建立起来的信任。” 陶晶莹还把自己形容成是一个欲擒故纵的人,“在访问的时候,经常是我还没说什么呢,他们自己就收不住话了。我个人觉得,做访问不是只做一次的访问,而是一辈子的访问,这样才成功。” 她再次用巩俐的事情作为证据:“巩俐曾经对我说了她经历过的一段男女交往关系,难道我就能去问她那个男人是不是张艺谋?如果我这么做,那我就是个二百五。我觉得有些记者太愚蠢了,总是揪着别人不放,这样对方的防备心理越来越强,你更是什么都得不到。”
陶晶莹采访别人的时候,心里总是会记着王菲说过的一句话:“别人的感情管你什么事儿呀?”她承认王菲是她完成得最辛苦的一次访问。“采访王菲,完全就得看她的心情,心情不好她什么都不说,心情好了她又玩游戏机玩得停不下来。而且王菲很慢热,说起话来更是惜字如金,难怪她需要表白自己爱情的时候,只选择在歌里。” 做完对王菲的采访,是不是有一种突破的感觉呢?陶晶莹哈哈大笑:“何止是突破,我有种突破大气层的感觉!” 是不是每一个上过陶晶莹节目的明星,都会和她成为好朋友呢?结果陶晶莹泼辣地告诉我:“不会!有些我不喜欢的明星,做完节目我就希望他(她)快滚!”尽管如此,陶晶莹还是把工作和个人喜好分得很清楚,“他(她)能做你的访问,他(她)就一定有自己优秀的地方,毕竟我也是在完成工作,这样想就没问题啦。” 面对内地涌起的娱乐节目主持人,陶晶莹并不会觉得他们可以给自己压力:“有一大批主持人在模仿我的风格,其中包括一些很大牌的主持。”她断定,这样的主持人绝对没有出路,因为“靠模仿别人走出来的主持人,永远要背负着没有自己东西的称谓。”她对何炅称赞有加,认为何炅是她最欣赏的内地节目主持人,理由是何炅反应很快,内外兼具。 陶晶莹的节目曾经在台湾也面临过停播的危险,提起不测,她坦诚地表示,主持人就是一个被操纵的职业。“有时你个人根本控制不了,别人让你帮个忙,你就得去做。比如你根本没听过这个歌手的歌,你去主持他的发片会,就得违心地赞美这个歌手。”不过她也想开了,毕竟人生没有尽如人意的事情,只要把握好自己的主持尺度就行了。比如“黄安的风格是放炮,他的尺度就可以宽一些;吴宗宪的风格是吹牛,那么他也可以宽一点;而张小燕的风格是内敛,那么她就绝对不能宽了,就要严谨一些。” 对于每一天吵吵闹闹的生活,陶晶莹经常会闭门思过,所以搞得自己很忧郁。“我也不敢想太多,我经常会想去跳海,因为我不敢跳楼,那样会死得太难看了。” ★ 快点换姿势: Change your st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A:对待“钉子”,最标准的姿势是——尊重它并表达出自己的道理。 B:“钉子”已经存在,必须去面对的时候,只有欲擒故纵投“钉子”所好,才能更好地完成个人目的,和“钉子”硬碰硬,只能把自己逼到想跳楼。
更多阅读
《魔女的法则》第12节 第12届长春电影节
第12节:学校餐厅的骚动(2) “很高兴有萧同学这样的好朋友呢。”汪诚身上有股清香,使他有别于其他男孩子,萧卿卿闻了又闻,还是分辨不出那是什么香味。 “你用什么香皂?” “为什么问这个?” “很香。” 车头顿时歪了一下,差
《团购内幕》第12节:明争暗斗
系列专题:团购模式研究 第12节:明争暗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黄真真作为市场部经理,实打实的广州分公司三朝元老。在市场部之内,论资历,论能力,确实无人能与之匹敌。 悲催的是,在整个广州分公司之内,论资历,论能力,与黄真
第12节:你是公司的老实人么?(1)
系列专题:《职场生存学: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第三章 你是公司的老实人么? 职场潜规则第三条:待人以诚,但诚是有目标和尺度的。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待人以诚",不少人将此做为金科玉律,在什么场合都用。即使是职场上,也待
第12节:新常态(3)
系列专题:《繁荣与衰退间的应变:成长》 这个版本的故事经过高度压缩到这样,漏掉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和其他国家经历了第一个历时8年的萧条,从总体上看是短暂和温和的。这个萧条结束以后,舞台上演了一场有史以来
第12节:理论文章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8节 理论文章 那些比较理论的文章(theoretical essay)--比如,关于电影和现实的关系、电影工业的政治经济基础,或者电影叙事是如何不同于文学叙事的--与前面提到的文章类型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