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式人情隐规则:生活中的关系学》
首先、在做事方面: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 上级交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便事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 其次、在做人方面: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 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定论的话最好不要说,人一辈子很长,变化很多呢! 说话不留余地等于不留退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简单逻辑不适合复杂多变的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有时是你无法承受的,与其与自己较劲儿,不如多用“是……不过……如果……”之类的话语方式。 用不确定的词句一般都可以降低人们的期望值,你若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人们因对你期望不高而能用谅解来代替不满,有时他们还会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不会全部抹煞你的成绩;你若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往往喜出望外,这种增值的喜悦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把话说得太满,并不能与自信划上等号。话说七分满,反而是一种谦虚的人生哲学。从一个人说话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自信,真正有自信的人,懂得谦卑,不会把话说得太满。不要把话讲得太满,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成功地做人之道。

?用巧妙的方式说“不” 拒绝的艺术,无疑是让我们多一份含蓄,多一份理解。如果人人都可以接受拒绝的艺术,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减少更多的争执与仇恨。 说话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而拒绝恰恰体现出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拒绝既要有力度又要不伤人,是很难让人把握的。因此对人说“不”的时候,意思一定要明确,防止不必要的误解。至于方式大可灵活些,点透即可。 当我们想拒绝别人时,心里总是想:“不,不行,不能这样做,不能答应!”等等,可是,嘴上却含糊不清地说:“这个……好吧……可是……”。这种做法,一方面怕得罪人;另一方面,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永远说“不”,也不利于待人接物。因此说“不”也有窍门。 1?用沉默表示“不” 当别人问:“你喜欢某某吗?”你心里并不喜欢,这时,你可以不表态,或者一笑置之,别人即会明白。一位不大熟识的朋友邀请你参加晚会,送来请帖,你可以不予回复。它本身说明,你不愿参加这样的活动。 2?用拖延表示你的拒绝 一位女友想和你约会。她在电话里问你:“今天晚上八点钟去跳舞,好吗?”你可以回答:“再约吧,到时候我给你去电话。” 一位客人请求你替他换个房间,你可以说:“对不起,这得值班经理决定,他现在不在。” 你和妻子一块上街,妻子看到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很想买。你可以拍拍衣袋:“糟糕,我忘了带钱包。” 有人想找你谈话,你看看表:“对不起,我还要参加一个会,改天行吗?” 4?用回避表示“不” 你和朋友去看了一部拙劣的武打片,出影院后,朋友问“这部片子怎么样”?你可以回答:“我更喜欢抒情点的片子。” 你正发烧,但不想告诉朋友,以免引起担心。朋友关心地问:“你试试体温吧?”你说:“不要紧,今天天气不太好。” 5?用反问语表示你的意见 你和别人一起谈论国事。当对方问:“你是否认为物价增长过快?”你可以回答:“那么你认为增长太慢了吗?” 你的恋人问:“你喜欢我吗?”你可以回答:“你认为我喜欢你吗?” 6?用客气表示拒绝 当别人送礼品给你,而你又不能接受的情况下,你可以客气地回绝:一是说客气话;二是表示受宠若惊,不敢领受;三是强调对方留着它会有更多的用途等。 7?用外交辞令说“不” 外交官们在遇到他们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总是用一句话来搪塞:“无可奉告。”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说“是与不是”时,也可用这句话。还有一些话可以用来搪塞:“天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这个嘛……难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