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招生市场和“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说”争论的深入探讨,反思和惊讶的声音,仿佛使我们回到改革开放初期振振有词的发问: 国营店怎么就不如个体户了?
其实我们早就不如人家了,回顾我们的大学办学之路,政治化、市场化这俩化使我们的大学越来越不像大学,市场化就是现在流行的“教育产业化”,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说,中国教育走了很多好笑的路。
所谓大学,一要有它的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氛围曾经是北大清华引以为傲的招牌。但不合理的教育模式、官僚习气等弊病已经把两所王牌高等学府“毁”得不轻,于是,就只能在招收多少个状元上面来进行自我安慰。
二要有大师,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谓有大楼之谓”。现在的教授们老出洋相,基本的人文底子和老一辈的相差悬殊,更遑论什么大师了。
招收所谓“多少个状元”,用产业的观点来说,就是“原材料”,能不能出好产品,还要好的加工厂,这就是大学,产品还要有个好的适销对路,这个循环,就是我们的教育产业链。“原材料”开始不选择我们一直以为一流的“加工厂”了,于是我们震惊了。
而我们为什么不震惊大批“积压的产品”?这个比喻非常不礼貌,但是用教育产业化的思路就是这样一个比喻恰到好处。国外根本没有高考,也没有听说有招生黑洞,缘于人家大学竞争比较厉害,没有信誉就没有学生,不像国内大学只生不死.所以就必须引进新的教育理论,如”通识教育”。
有次去旅游,给我办理手续的业务员是某重点大学光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据他讲,他们班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去做专业的事情,我知道这个专业是这所重点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而学生培养出来都去搞旅游跑业务买保险,现在的大学生该上专业课的大四都在找工作,这样一来,我们会不会犯了”错批一人多生一亿”的历史错误?我们的教育资源被这样挥霍,我们的未来难道要重提”专业对口”这个词吗?
中国的教育体制大学渐而成为一座独木桥。中国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遥远的那一所大学就已经在等着他了,于是,在漫长的应试教育之后,挤进大学,再进行一成不变的应试教育,毕业,获得一份比不读大学要高一些的薪酬——中国的大学已经成为一种所谓“人才”的廉价的批发基地,尽管在它的上游,教育成本暴涨到了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之高。
熊彼特把“人力资源”作为对“生产力要素贡献最大的要素”,而我们的教育体制的投入产出仅仅从一个家庭一个学生来说,我们会不会重新回到“读书无用论”的时代?!一个读了十几年英语的学生连基本的对话都不会,英语是工具,在我们的教育下,英语成了“训诂学”。
“加工厂”为什么会没有做好呢?没有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没有一种精神。一个时代的大学学风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气息已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的最核心内容。中国大学远远偏离了大学正道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蔡元培时期,20来岁的毛头小子胡适可以当北大教授,没有文凭的辜鸿鸣可以上讲台。现在这些都是极难操作的了.
大学精神,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术精神,而我们现在的教授学者有多少是独立的,为股市唱赞歌的是他自己持有多少多少股票待涨。。。。。。更不要说教育界的种种丑闻,中青年老师英年早逝,学生跳楼频频;
评价体系怎么样,出来的产品就怎么样,这点是众所周知的。有些国内人士讨论,认为发表的论文数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评选更具有可操作性。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说,这样的结果是制造出一大批第三流的文章。问题是第三流的文章是中国所需要的吗?这种文章,连美国排名第100的学校都不会认为它是可以证明一个教授的水平的。中国是一个大国,假如中国是要这种水平的文章,中国就永远走在人家后面,跟着美国、南韩、欧洲的一些小国。还有院士制度根本可以废除,一个群体,假定是最高学术水平的一个群体,结果60%都名不副实,这个团体存在有什么意义?在中国还有一个现象是,先当校长再当院士,而不是先当院士再当校长。坦白地讲,要想做院士,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钱,你去贿赂。
关于建立评价体系,丘成桐说,公平。评审制度要是能建成功,什么学术问题都能够解决。找一批第一流的学者,最前沿的,成立一个委员会,共同来讨论,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有结果。哈佛是这么做的,全世界都在这么做,但中国不愿意做。不做,因为不愿损害既得利益。
温元凯曾经说过,我们很多培养人才的人都不是人才,怎么培养人才?其言虽苛,发人深思。
这个时候,香港的几所高校来了,就已经让国内的一流诸如北大清华们感到不安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如果那天剑桥、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也进军中国拓展教育市场,在全球化竞争中,北大、清华会不会被抛远?惶恐不已,凸显出这两所高校的浅薄和底气不足,更暴露出了我们教育体制改革存在的种种重大问题。
主动进行改革,构建真正的“大师之大”的大学,这里面,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不仅是北大清华本身的努力,政府的不干涉与社会公众观念上的改变也很必要,而香港澳门大学的“入侵”,更是一件好事。
教育体制改革,是牵涉到我们国家民族千秋大业的大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