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与次贷危机,进而与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之间究竟存不存在一种责任关系?其实,深究的人并不多,但是,格林斯潘还是非常在意的。
在次贷危机酝酿过程中,格林斯潘是最重要的发动者,但是,这位“金融沙皇”却对次贷危机的到来毫无察觉。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CBS采访时曾经表示,他在离任前夕已经对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问题有所察觉,但未能及时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
这说明他在任期间已经发现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存在问题,那些选择浮动利率贷款的借款人很有可能因为利率上调而面临还贷困难。但是他当时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2005年末至2006年初自己准备退休时才发觉这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2008年4月,格林斯潘断言“美国次贷危机五十年一遇”;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动荡结束之前,还将有更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等等。听口气,的确有点幸灾乐祸。现在,格林斯潘对次贷危机发表高见,其实,也算是“事后诸葛亮”,因为,从源头上看,次贷危机就是因为格林斯潘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恰好是格林斯潘的持续降息政策为次贷危机埋下了种子。自2001年初以来,美联储相继13次下调利率。降息政策确实发挥了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同时也助长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膨胀,并最终导致房市泡沫破灭。另外,格林斯潘在任期间鼓励浮动利率抵押贷款,也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格林斯潘在挥舞大棒将利率调上调下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房产市场居然成倍地放大了资产价格并把大量的金融机构卷进来。当宽松的信贷与资产证券化达到极限状态之后,其副作用就显示出来。这样一个在目前看来非常简单的市场互动过程,连“金融沙皇”格林斯潘都毫无预感,说明金融市场各种资产和行为主题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掌控和驾驭,最终结果就是失控——金融市场成脱缰野马。
2008年8月,世界银行前负责经济发展的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国当前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时实行的政策有关。一切源于2001年的美国经济衰退。布什总统在格林斯潘支持下推行令富人受益的减税政策,但没能使美国走出网络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美联储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除了降低利率别无他法。但是,上世纪90年代的过度投资是经济衰退的一大原因,所以降低利率没有极大地刺激投资,美国经济虽然繁荣起来,主要是因为美国家庭更多地贷款买房和负债消费。而且,由于低利率促进了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美国人对自己不断增长的债务负担一直不以为意。为了让更多人借到更多的钱,美国还不断放宽放贷标准,次级贷款发放额不断上升,一些新的信贷品种允许个人贷款的数额越来越大,还出现了一些非固定利率的贷款品种。许多借款人没有多少金融知识,盲目借贷,也不具备风险意识。格林斯潘鼓励非固定利率贷款,认为美国人在过去十年间如果选择了非固定利率贷款,就能节省很多钱。他似乎认为美国经济只要有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荣。可是经济增长总有难以维持的一天,这其实只是时间问题。房地产泡沫最终破灭。房价下跌后,有些借款人发现其贷款额远远高于他们所拥有房产的价格。由于利率提高,一些人已经无力偿还贷款。有太多的美国人在制定家庭预算时没有留出余地,一些放贷机构受利益驱使也没有提醒人们注意借贷风险。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是可以预料到的,它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新的房地产项目在减少,正在销售的楼盘找不到买主。有关数据显示,美国过去6年创造的就业机会有三分之二以上与房地产业有关。房地产泡沫一度使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高于他们的支付能力,而没有了房地产这台发动机,美国经济增长将会减速。美国经济因房兴而兴,也因房衰而陷入严重的危机。
经济圈指出:格林斯潘是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低利率和放松管制这两项原本被认为其功绩的行为,亦瞬间成了“千夫所指”。 显然,对于格氏的指责集中于两点:一是在2001年至2003年,美联储为了减轻互联网泡沫破灭对经济的影响而降息太多。随后的加息步伐又太慢。低利率刺激了抵押贷款和过度消费,造成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其二美联储监管太过松懈。央行降低了抵押贷款的标准,以至信用状况不佳的贷款人以极低的成本通过贷款得以购买房屋,而在房产泡沫破灭时,这些人最终无法偿还贷款而破产。
但是,格林斯潘这次依然用惯有的“格氏语言”为自己开脱:在任职期间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助长了美国房价泡沫。但次贷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全球经济扩张,正是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导致投资者低估了风险。
由此可见,他根本就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完全是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和投资者低估风险导致了目前的这场金融危机。
在此,我还要重复我的一个观点:中央银行没有天才,只有庸才。格林斯潘也就是一个十足的庸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