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无人员不予信贷 以重庆银行为例论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



      面对当前经济过热、信贷政策紧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特别是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连续出台多项调控政策的市场环境,为研究新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加强信贷风险监控管理,本文结合当前重庆银行信贷风险监控体系现状、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希望能够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同时对今后的信贷风险监控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或建议,以为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监控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当前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一系列关于商业银行监管法规的陆续颁布,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监管部门的监管框架内,信贷风险监控体系已初步建立,制度建设已基本完备,信贷风险监控工作较过去有所改善,但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防控能力不高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一)风险管理意识仍较薄弱,“重贷轻管”现象依然存在。

  

  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各级经营单位基于规模扩展的目的、经营指标的压力、或短期利益等因素,风险管理意识仍相当薄弱,甚至无视潜在风险的存在,贷前风险调查分析一笔带过、贷后风险管理流于形式,直到风险最后暴发才加以重视,弱化了对信贷风险监控工作重要性的认知,这是造成不良贷款前清后增,频繁发生的最直接原因。

  

  (二)未建立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

  

  当前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控体系侧重于授信后管理,针对授信业务发生后的风险管理已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且有明确的管理部门负责监测执行,基本比较完备。但对于授信业务发生前的风险分析、预测和审查方面,职责不够明确,并未形成系列的风险管理制度。授信前的风险分析和审查主要侧重于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等系统性风险,且力度不够,对授信主体的个体风险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迫于经营压力,授信前的风险提示往往避重就轻,造成潜在风险前移,致使业务发生后即成“问题授信”,交由贷后管理部门化解。即从整体上来讲,目前仍未建立统一的、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无明确的管理部门负责全面风险管理。

  

  (三)风险管理水平不高,缺乏有效条件和手段。

  

  受风险管理人才数量不足、知识结构单一、管理经验欠缺、客户经理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目前的管理手段不能很好地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监控仍停留在较低层次之上,信贷风险的识别、分析、预测、防范和化解缺乏规范有效的制度指引,针对具体授信业务制定的风险管理方案效果不佳,且执行不力。

  

  日常监控针对性不强,大多数贷后管理仍流于形式,不能充分揭示授信风险;管理部门的日常检查受人员、时间及能力的限制,致使检查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且时效性较差,不能真正达到检查目的。显示出城市商业银行目前整体风险管理水平不高,仍需要较高层次的提升。

  

  (四)信贷风险分析系统和信贷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准确性不高。

  

  虽然城市商业银行已建立信贷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信贷管理电子化,但由于功能的单一性和部分系统缺陷,监控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监管模式仍处于较原始的人工分析状态,主观因素较多,难以达到对授信风险进行准确分析和对信贷质量准确分类的效果,五级分类仍然停留在对单笔贷款风险的评价上,没有解决整体信贷风险的度量问题。

  

  (五)信贷管理全过程的风险信息沟通机制仍未建立。

  

  尽管城市商业银行总行各部门及各经营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应的风险信息披露意识,也有相应的渠道和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但仍停留在“各自为政”的状态,并没有共同的机制对信息沟通形成制约,信息是否应该发布、发布的时机、信息的受众均取决于部门的一时决定,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并不能起到信息的彻底共享,容易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

  

  (六)信贷风险管理考核制度不完备,考核力度较弱。

  

  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考核侧重于贷后管理方面,对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的管理考核仍未形成明确的管理规定,只是在授信业务发生实质性风险之后才进行问责,这就使不少信贷人员存有较强的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不产生损失,能够按时收回本息就没有问题,同时,因考核力度较弱,往往是进行象征性惩罚,即使有问题,也不会对个人利益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错误的认识是产生不良贷款的最主要的主观原因。

  

  二、重庆银行信贷风险监控体系现状及工作成效

  

  (一)重庆银行在信贷风险监控体系建设方面,已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五有”信贷监控体系,全行信贷风险监控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1、有制度作标准。2007年,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和业务流程变化,该行及时对《贷后管理手册》进行了修订与完善,优化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效率、明确管理要求。实现了管理标准的规范化,使全行贷后管理工作层次清晰、职责明确,及时弥补了业务发展对风险管理制度的需求。

  

  2、有考核作约束。为全面落实《贷后管理手册》及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管理规定,切实加强贷后管理,提高管理质量,防范授信业务风险,该行颁布了《贷后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全员考核、全程考核、奖惩结合”的原则,采取经济手段对全行贷后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考评,奖优罚劣。该办法的实施,从利益约束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贷后管理手册》的切实执行。

  

  3、有系统监测和五级分类作保障。2007年,该行根据信贷监控需要,依托信贷管理系统开发了贷后管理模块和风险预警模块,并正式上线运行,极大地提高了信贷监控的电子化水平,保证了信贷监控工作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同时,根据监管当局要求,为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信贷监控部门加强了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管理工作,完善了分类制度、加大了分类检查力度、实行了分类管理考核,确保全行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的准确性。

  

  4、有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为手段。信贷监控部门通过信贷管理系统信息查询、各经营单位上报的问题报告、总行有关部门提供的风险信息,对全行授信业务进行非现场监测,指导相关经营单位制定风险防范或化解措施,并督促其严格执行,以降低授信风险水平。同时,根据全行信贷监控工作需要以及结合非现场监测情况,信贷监控部门每年对全行授信业务进行多项专项检查或临时检查,以掌握全行授信业务贷后管理情况和风险水平,发现风险隐患,及时指导经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5、有抓问题授信与大额授信为重点。信贷监控部门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管理原则,对全行存量授信业务实行分类监控管理,按照不同的风险状况将问题授信通监控、重点监控和特别监控。分类管理使信贷监控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抓住了化解风险的有利时机,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效率,有效地遏制了信贷资产质量的下滑分为普。

  

  在上述“五有”信贷监控体系框架内,信贷监控部门同时建立了突发性信用风险报告、问题授信业务情况沟通等制度,对发现的风险信息进行纵向报告和横向沟通,以确保信息传递的畅通并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二)信贷监控部门围绕“五有”的监控体系及其他工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日常工作,信贷监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日常监测工作促使经营单位风险揭露意识增强,化解风险能力提高。

  信贷监控部门每月通过信贷管理系统适时监测全行信贷业务60日到期预测情况,每日监测新发生的逾期授信业务,将存在还款障碍或已逾期的授信业务纳入问题授信管理,指导、督促经营单位拟定问题授信行动计划,并认真执行,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问题授信风险隐患,确保授信业务能够按期或及时收回。目前经营单位主动揭露授信风险的意识已有所增强,化解风险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有效防止了不良贷款的大幅增加。

  

  2、加强五级分类管理,确保五级分类准确性,保证了信贷资产质量的不断好转。

  

  信贷监控部门不断加强五级分类工作管理,强化全行信贷人员对五级分类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提高分类工作水平。每月对全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进行集中讨论,对存在调级风险的业务在充分搜集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规定逐一进行论证,以确保分类的准确性;指导、督促经营单位按时、准确完成分类工作;同时向银监局报送贷款质量分析报告。目前,绝大部分经营单位每月均能按时完成月度五级分类工作,分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使全行分类工作能够得以正常开展。

  

  3、对1000万元以上续授信业务进行授信后评价,为评审决策提供参考。

  

  根据授信流程调整需要,信贷监控部门建立了1000万元以上授信业务后评价制度,通过逐户建立监控台账并定期更新,实时监控授信客户的风险状况,并结合监控信息对授信业务发生后客户的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市场变化情况、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后续条件落实情况、回报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充分揭示客户风险水平,为评审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实现了贷后管理与审查审批的联动进行。

  

  4、对授信业务实行分类监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有效遏制了信贷资产质量的下滑。

  

  信贷监控部门按照不同的风险状况将问题授信分为普通监控、重点监控和特别监控:对全行无明显风险信号的授信客户进行适时的普通监控,监控中发现的金额较小或风险较小的问题授信,按普通问题授信进行管理,通过建立《问题授信跟踪表》持续跟踪风险状况,督导经营单位全力清收,化解风险;对全行敞口授信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授信客户实行重点监控,逐户建立监控台帐并定期更新,实时监控客户的风险状况,提高对大额授信的监控力度和深度;对于金额特别巨大、存在重大风险隐患需要密切关注的授信客户采取特别监控,纳入特别问题授信管理范畴,并定期向行领导报送专题报告。分类管理信贷监控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尽早抓住化解风险的有利时机,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效率,有效地遏制了信贷资产质量的下滑。

  

  5、现场检查使信贷监控工作得以全面、深入开展,提高了信贷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信贷监控部门根据全行业务发展需要以及临时性要求,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现场检查。通过现场检查,总行得以更加全面、深入、真实地掌握了全行授信业务贷后管理情况、整体风险状况,为行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有效避免了经营单位信贷监控工作中的“不作为”或“无效作为”现象,进一步增强了全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6、纵向汇报和横向沟通机制使风险信息得以及时传递,提高了化解风险的时效性。

  

  对于突发性信用风险,信贷监控部门建立了纵向汇报机制,向有关行领导及时报告风险信息、已拟定的化解措施,并随时报告化解进度,以使行领导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风险状况;对于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的授信业务,除指导、督促经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外,信贷监控部门同时向总行有关部门进行风险信息的沟通,以实现信息共享,为有关部门提供工作参考。纵向汇报和横向沟通机制的开展,实现了行领导、总行部门、经营单位联动化解授信风险的效果,提高了化解风险的时效性。

  

  7、《贷后管理考核办法》的实施,增强了全行贷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管理质量。

  

  自《贷后管理考核办法》实施以来,经营单位的主动管理意识增强,对于《贷后管理手册》规定的15日首检、信贷资金使用签批台账、日常监控、问题授信管理等工作基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信贷监控部门通过贷后管理系统对全行贷后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督促经营单位加以改进,同时根据《贷后管理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提高了全行贷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及时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贷后管理质量。

  

  8、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了信贷管理队伍素质。

  

  信贷监控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贷后管理手册》培训、五级分类系列业务培训和贷后管理系统操作培训,从务实的角度,传授专业技能,强化实际操作能力,促使基层经营单位人员增强贷后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风险。通过培训,全行贷后管理质量明显好于以往年度,为持续深化贷后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9、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信贷监控工作。

  

  根据银监局专项检查出具的现场检查意见书、监管提示书等一系列要求,信贷监控部门会同总行管理部门及经营单位向银监局报送了有关整改报告,对其揭示的该行在制度建设、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准确性、大额授信潜在风险、问题授信经验教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拟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有利于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法合规开展各项业务。

  

  三、关于提高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控水平的建议

  

  针对目前信贷风险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人员管理、业务培训、系统构建、考核激励等,以全面提高全行信贷风险监控水平。

  

  (一)建立风险警示制度,营造良好的信贷风险监控文化

  

  城市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警示警示制度,克服“重经营、轻管理”的观念。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应定期搜集国内外银行业及自身因忽视信贷风险监控而形成的信贷资产损失的典型案例,定期发布,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总结教训、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要求。

  

  此项制度的目的是要让总行及经营单位各级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信贷风险监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风险监控不仅是全行信贷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对其自身来讲,更重要的也是对所办理的业务承担责任和风险的自我保护措施,是信贷人员在业务产生风险损失后进行尽职免责的必要前提,与个人利益有着直接的统一。如果能够认识到“银行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同样可以创造价值、最大的风险是缺乏风险意识”这一观念,各级信贷人员就能够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变被动为主动地进行信贷业务风险监控。

  

  (二)建立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和管理制度。

  

  一是设置相应的部门负责信贷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监控。可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进行统一管理,或根据现有部门的职责分工,分别负责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资产保全及处理的风险管理。引入尽职调查人、独立审查人和风险经理制度,从第三方角度客观地分别进行调查、审查和检查,从而在信贷业务各环节形成相互制约机制,防有效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为授信决策提供公允依据。总之,风险监控要做到全过程覆盖并实现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同时,设立分行、片区风险监控小组,长效持续进行适时监控。

  

  二是建立全过程的风险监控管理制度,应将现有信贷业务各环节管理办法进行整合,上升到风险管理的层次,制定《信贷风险监控管理办法》,该办法应明确部门设置及职责、岗位设置及职责,并重点体现信贷业务发生到结束风险监控管理的全过程理念,同时配套相应的操作规程、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以保证我行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的有效构建。

  

  (三)编写《信贷风险监控操作规程》,规范管理手段。

  

  城市商业银行应在现有风险监控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先进的管理方法,规范和丰富管理手段,出台《信贷风险监控操作规程》,该规程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同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1、授信客户准入的监控。对于公司类客户,应在目前对其生产经营、管理、财务、行业等分析的基础之上,强调对客户关键经营管理人员的考察分析,如关键人员道德素养较低、管理能力较弱、风险偏好较高、履约意愿不强,再好的企业、再高的回报,也不能贸然准入;对于个人类客户,更重要的要考察其消费习惯、借款用途的合理性和风险承受能力,如果消费习惯、借款用途与其还款能力不匹配,即使个人品质较高、工作稳定、信用记录良好,也要审慎选择。只有如此,才能在源头上提高信贷投放质量,防控风险。

  

  2、贷后管理的交叉监控。即每一个授信客户,每一笔授信业务不能仅由管户客户经理一人进行全过程管理,要有相关的岗位人员对其管理进行监督,或由客户经理之间进行交叉管理,这样可起到减少授信业务过程中客户经理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3、区别对象,实施分类监控。分类管理应具有针对性和可区分性,对于非问题授信,不能仅根据客户规模、授信额度加以区分,应根据准确评估后的风险水平或客户信用等级来确定分类管理标准,明确监控频率、监控方式及监控内容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有效监控。当然,前提是风险评估或信用等级评定能够准确反映客户的实际风险水平。

  

  4、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机制。准确把握存量授信的风险状况,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即根据风险分类结果,结合监控情况定期将大额风险授信和有风险隐患的关注类授信纳入监控名单并实时更新风险状况,实行风险分类的动态监控。

  

  5、尽快实施片区监控制度。片区管理人员可根据当地经济和风险特征的具体情况,灵活设置监控方案,查找风险贷款和系统性风险,使监控触角得以无限延伸,变突击检查为实时监控,变大而统为小而精,不断提高经营单位客户经理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

  

  6、加强现场监控的力度。现场检查应配备足够的人力,具有充足的时间,才能避免检查效果不佳的情况,真正实现避虚就实,及时发现问题,充分揭示被检查对象的真实风险水平,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好现场检查工作。

  

  7、继续完善后评价监控制度。在现有评价基础上,应加强对客户信贷资源回报率和经营成果依存度两方面的综合考察、分析和评判,及时发现和防范授信风险,对自身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纠正,同时进一步挖掘优质客户业务合作深度,或及时退出劣质客户业务合作。

  

  8、在监控中防范和化解授信风险。对于在授信后管理中发现潜在风险的,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成损失;对于风险已经完全暴露的,应及时制定相应的化解方案,这里强调的是措施或方案一旦制定,就应该迅速实施或执行,在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过程中应做到“快刀斩乱麻”,切忌执行不力、进度缓慢,因为时间越长,风险积累就越高,损失也就越大。

  

  (四)制定极端风险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案,防范于未然。

  

  城市商业银行不仅应采取各种风险计量方法对在正常市场情况下所承受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还应当通过压力测试来估算出现一些极端不利的情况时可能对本行造成的潜在损失,如:在中国经济如果出现类似于日本的泡沫经济,房价、地价和股价发生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本行可能遭受的损失。压力测试的目的是评估银行在极端不利情况下的损失承受能力,主要采用情景分析方法进行模拟和估计。

  

  在运用情景分析方法进行压力测试时,应当选择可能对市场风险产生最大影响的情形,包括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损失情景和假设情景。假设情景又包括市场价格发生剧烈变动的情形、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情形、以及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重大损失或风险难以控制的情景。这些情景由城市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资产组合特点设计。在设计压力情景时,既要考虑市场风险要素等微观层面的因素,又要考虑一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调整等宏观层面的因素。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制定极端风险情形下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减少银行可能发生的损失和银行声誉可能受到的伤害。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定期对压力测试的设计和结果进行审查,不断完善压力测试程序。

  

  (五)建立重大授信风险联动处理机制,提高风险化解效率和效果。

  

  对于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重大授信风险,要有相应的管理规定,明确经营单位、总行管理部门以及总行高级管理层在处理此类风险中的职责。经营单位应全面揭示重大风险授信业的基本情况、风险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可能为本行带来的损失程度,并初步提出相应的风险处理措施;总行管理部门应将重大风险及时向高管层报告,同时指导经营单位制定可行的风险化解方案,督促其严格执行,并根据执行效果适时调整方案,定期向高管层汇报;高管层在必要的时候,应与有关方面协调沟通,商谈解决问题的意向。这当中,总行管理部门的作用尤为重要,是上下联动化解风险的关键推动力量。

  

  (六)依托电子化技术,开发信贷档案管理系统。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机构的扩张,管理幅度的扩大,必然要求对信贷档案实行远程电子化管理。城市商业银行应通过专业机构提供支持,结合自身特点开发新的档案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OCR识别技术(即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从信贷档案实物的影像输入、影像前处理、文字特征抽取、比对识别、最后经人工校正到结果输出,实现信贷档案实物的电子化管理。该系统可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现实的信贷档案资料,在需要的时候,能随时达到远程调阅档案的目的,从而极大地节约了现场检查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七)细化信贷资产分类,实现信贷风险的量化管理。

         城市商业银行应在目前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信贷资产分类管理,实行十级、十二级等更为准确的分类标准。可通过债项评级方法,测算债务人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时的风险暴露、以及债项的到期时间等因素,合理估算单笔信贷资产的风险暴露程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精细化管理,确保风险分类的准确性,同时确定各个分类级次的拨备比率,计提相应的风险准备金,以提高本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此项技术要求必须有较为丰富的数据基础作为保障,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以及数据的不断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数据管理分析系统。因而城市商业银行应不断建立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存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存储自身资产品种、数量、质量、分布的数据库,以及建立在规范、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基础上的计量、分析、评估、处置系统。

  (八)建立有效的培训和学习机制,多渠道充实信贷风险监控管理人才。

  

  首先,总行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对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最新的法律法规及行内新出台的规章制度的学习,以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理论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只有总行管理人员能力不断增强,全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才能持续提升。

  

  其次,总行应加强对各级信贷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量运用实际案例,以切实达到培训目的,同时,各级信贷人员也应积极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再次,城市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人才引入和培养机制,通过外部引入、内部交流培养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信贷风险监控管理人才队伍,从人力资源上保证全行风险监控的顺利实施。

  

 重庆三无人员不予信贷 以重庆银行为例论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贷分析监控管理队伍,将能直接推动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稳健发展。

  

  (九)建立信贷风险信息发布和共享制度,规范信息沟通行为。

  

  城市商业银行应制订相应的《信贷风险信息发布管理规定》,该规定应至少包含以下方面:一是明确管理部门和各经营单位的信息发布职责;二是建立信贷风险监测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和区域等宏观层面上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工作,具体包括: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风险分析、风险处置以及后评价等。该中心应定期发布相关的风险预警报告,指导全行信贷工作的正确开展;三是从经营单位到总行评审部门,到贷后管理部门,再到不良资产管理部门等均应加强交流沟通,以达到业务线条涉及的各个环节均能全面掌握客户和授信风险状况,各自根据需要确定风险管理重点;四是建立风险信息库或风险案例库,为各级人员提供参考,或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五是明确在信息发布过程中不作为或无效作为的惩罚措施,以强化各主体的主动意识。

  

  (十)完善信贷风险监控管理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城市商业银行应制定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监控管理考核制度》,或尽快出台《授信风险问责制度》,实行授信业务终身责任制,对授信业务发生到结束的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考核,落实管理职责、明确奖惩措施,对于风险管理质量较高,收到实际效果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反之,则应给予问责惩处。考核办法制定后,应严格加以执行,奖励要及时兑现,惩罚要严厉有力,切忌有章不依,流于形式。

  

  总之,要全面提高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控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全行各管理部门和经营单位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当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无论是体系的构建、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均离不开各级信贷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而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又取决于参与者的知识理论水平、风险管理意识、实际工作经验、风险防控能力等众多因素。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有效提高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控水平。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贷监控部

  

  

  2008年7月30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06697.html

更多阅读

以万象城为例谈购物中心区域选址分析 沈阳万象城购物卡

以万象城为例谈购物中心区域选址分析  适当的用地和合适的位置是购物中心开发的先决条件,购物中心对区位有严格要求,这关系到未来商业经营的成败。用地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地区的经济状况与人口状况决定购物中心能否生存。来看看行业

如何写观察日记以观察植物为例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

步入三年级,我们怎样描写植物呢?是可以低起点,慢开始:1.认真观察,抓住特点。在写作前,要选择好你喜欢的一种植物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观察时要运用身体的各个器官。观察的重点是植物的干、枝、叶、花及颜色,了解它们的大小,高矮、形状、色彩、

声明:《重庆三无人员不予信贷 以重庆银行为例论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为网友酒尚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