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企业和人生膨胀的十倍速法则:蛇吞象》
第三十六式 大胆挑战,世界总会让步 [荣智健]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1978年前往香港创业,1986年加入中信香港。1991年,完成对香港上市公司泰富发展的收购,并将其改名为中信泰富。目前,中信泰富业务广泛,涉及基础设施、航空、钢铁、通信、房地产、贸易及分销,2004年销售收入230亿元。无论是在新鲜出炉的胡润“中国百富强势榜”上,还是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荣智健总是名列前茅,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一面旗帜。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说:“大胆挑战,世界总会让步。如果有时候你被它打败了,不断地挑战,它总会屈服的。” 胆识在成功的人生旅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胆识决定成功。因为成功没有寻常路,不靠胆识迈出第一步,就不可能播下成功的种子。聪明的人从来就不甘平庸。他们敢于打破常规的束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所以康德说:人的心中有一种追求无限和永恒的倾向。这种倾向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胆识。 胆识是在审时度势并作出决策后大胆地勇往直前。“有胆无识乃为勇,有识无胆谓之怯”,有胆识的人绝非单纯只具备勇气而已,最起码他肯定是个有脑筋、有点聪明才智的人,凡事都要经过一番反省、一再探讨、一顿彻悟,最终取得胜利。大陆首富荣智健就是靠胆识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 荣智健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荣毅仁是著名的企业家。有许多人认为如果不是他父亲荣毅仁的影响,他在香港根本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但是荣智健本人却不这么看,他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于个人来说,我是没有想靠父亲来做些什么,靠别人的名望来做事,长不了,也许一时一事可以,但并不能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我的成功就是靠我的胆量和远见卓识。”这句话说得的确不错,大凡了解荣智健的人,都会被他的胆识和远见而折服。 荣智健大学毕业时,以其家庭的背景,无论是到中央国家机关还是回上海工作,都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但他决定到基层去磨炼一下自己的意志。他只身来到吉林省长白山水电站,从实习技术员干起。在水电站,他从不摆富豪高干子弟的架子,工作起来踏踏实实,而且非常平易近人,领导和同事们无不对他刮目相看。

在水电站干了还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荣毅仁自身难保,成为红卫兵的专政对象。政治斗争的无情使荣智健也受到了牵连,被送配到极其偏远的四川凉山自治州龚嘴水电站工作。 荣智健在那里呆了整整六年,什么粗活都干过,这样的磨难是荣智健有生以来从未经历过的,不光是他没有,他的祖辈也没有。他所遭遇的一切不幸不仅让他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也使他从此养成了绝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性格。 1972年,荣智健返回北京,进入机电部电子研究所工作。六年后,也就是在1978年夏,36岁的荣智健又随身携带着简单行装和单程通行证,远离家人,告别妻儿,独闯香港。 荣家在香港有一些资产,大都是些纺织厂的股份,这些纱厂的股份三十年没动过股息,因而积下一笔钱。荣智健就凭着这笔本钱,与堂弟荣智金和荣智谦合资在新界大埔开办了爱卡电子厂,三兄弟各占1/3的股份。1982年,爱卡电子厂被美国一家大企业收购,荣智健从中得到了720万美元。 荣智健并没有见好就收,坐享其成。在他看来,这么点钱在财阀遍地的香港,简直算不了什么,他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来,让荣氏家族重新焕发青春。 公司被收购后不久,他便拿出其中的120万美元跟几个在美国的工程师合作,在加州合资创办了CADI公司,这是全美第一家专门从事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公司。由于产品新颖,盈利丰厚,不到一年,就吸引了美国一家硬件厂商,该厂商收购了28%的股份。两年后,公司成功上市,股价一路狂飙,翻了40多倍,荣智健赚得盆满钵满,他的总资产超过了4亿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