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企业和人生膨胀的十倍速法则:蛇吞象》
然而,在这个艰难的时候,施振荣并没有后退,他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最终能不能获得成功取决于他能够承受的失败次数,要做的事越大所面临的失败就越多、越残酷,但最后辉煌的程度和其中的失败次数成正比。施振荣的创业是集体创业,所以,他认为他的创业机制一定要设计成能够面对各种各样的失败,而不至于遭受一次打击就全线崩溃。施振荣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失败当作投资和学费。”

于是,处于危机中的施振荣开始了企业再造。他的这次再造从三个层面上进行了转变:一是流程再造采用的是“速食店模式”,即把在台湾生产的电脑组件,运到各地进行组装,快速供应当地市场;二是观念再造采用的是“全球品牌,结合地缘”,以Acer这个品牌在全球各地经销,但是采取当地化经营的方式;三是组织再造,就是将那时在IT行业内流行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主从架构”,引用到集团的管理上,即让各个分公司成为独立自主的“主”,而总部则扮演协调和支持的“从”的角色。 这三大策略在实施一年多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产品在海外市场投放速度慢以及产品结构不能及时调整的问题。通过这次再造,使宏基集团的实力大大地增强,奠定了它在世界IT业的地位。 现在施振荣把每一次失败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我们没有必要说他的失败。而是要提倡他那种能够承担并改变败局的人所具有的持续不断的勇气、责任心和智慧。它们体现在企业发展的每一步,并非只存在于与失败的纠缠中。 第四十五式 意志不可磨灭 [刘永行及其兄弟]刘永行、刘永好、刘永美、刘永言兄弟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他们拥有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东方希望集团,其业务涉及饲料、有色金属等行业。据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的历年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刘永行及其兄弟曾连续多次名列排行榜之首。2001年,刘氏兄弟的希望集团年销售额达83亿元。而2002年,刘永行个人资产则位居《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8位。 在肥沃的土地上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而那些枝拂天堂的参天大树,却生长在岩石缝中。美国的赖斯利指出:“人生的游戏不在于拿了一副好牌,而在于打好坏牌。”从人生的根本意义来理解,冒险失败胜于安逸平庸。轰轰烈烈奋斗一生,到头来失败了,他的一生仍然是伟大的、壮烈的。失败,是超越自我的动力,没有失败过的人,是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人。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超越的机会,逃离失败,躲避失败,就会把一个人的活力与成长力剥夺殆尽,形同行尸走肉。没有与艰难困苦斗争的经历就不是真正的人生。败者总想找捷径,卷起袖子来努力迎接挑战。 改革开放初期,陈育新(刘永美)、刘永言、刘永行、刘永好四兄弟以常人难有的勇气辞去现有工作,当起了专业户。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四川新津县新良种场到今天的希望集团,他们已成为拥有近百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80多亿元的“中国饲料大王”。希望集团的成功见证了刘氏兄弟在创业途中不畏困难,失败后永不服输的精神。 1980年春节,二哥刘永行为了能够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时间,他竟然赚了300元钱,相当于10个月的工资!这一事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兄弟们的心里炸开了花。刘氏四兄弟一商量:“既然能靠修理无线电挣那么多钱,我们是不是可以办一家电子工厂呢?” 中国历来就不缺乏有想法的人,只缺乏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说干就干,这是刘氏兄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对于学计算机的老大刘永言、学机械的刘永好以及会修理家用电器的刘永行来说,生产电子产品并不是难事。很快,中国第一台国产音响横空出世,起了个名字叫“新意音响”。 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人家出钱,工厂一人一半。没有想到,这个事情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让刘氏兄弟们的美梦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