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用来描述当今人类探讨自身生存发展规律问题的现状再贴切不过了。
人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已经用技术让自己的生命体站到了地球以外的高度,可是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的思想高度却依然停留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上。
其实,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在技术上让人类站到地球以外高度的同时,已经完全可以揭示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生命为什么会进化出人类来,人类的使命究竟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之所以没有人这样去做,是因为不知何时,人们将人类积累的对客观世界认知形成的系统知识,人为的划分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甚至更细的门类,还创造了相应绕口缠舌复杂的词语,以示高深。这种人为的划分,将原本完整系统的知识肢解得支离破碎,让人类自身陷于迷茫和混乱,陷于无休止的口水之争。
当我们的思想也跳出人类、地球这个圈,从太阳系的视角,将太阳与地球、月球看作一个系统,将地球及其生命看作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将人类整体置于系统之中,并将人类对这三个系统积累的知识联系起来,地球生命自身功能价值及生存发展规律法则便清晰可见。
一 太阳与地球系统的核心理论是日心说与万有引力学说。通过这些学说,我们可以揭示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是太阳能量辐射和地球引力共同作用下地球上产生了以水为载体的物能循环,成为地球生命产生并持续生存的客观环境条件。太阳系中其它星球没有生命存在,是因为这些星球上没有以水为载体的物能循环这种产生生命的客观环境条件,而不是有没有水。
二 地球及其生命系统的核心理论是物质结构变化学说和生物进化学说。通过这些学说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环境和地球生命的物能结构及变化规律。
三 人类整体的核心理论分为人类社会活动学说和社会发展学说两部分。社会活动学说主要是中国传统经济理念和西方经济学说。社会发展学说主要是马克思学说。
中国传统经济理念是以“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君臣父子三纲五常”为价值核心的“经世济民”思想理念。这一思想理念主导了中国社会五千年的历史。其产生基础是中国的自然生存环境条件,以农业为主的靠天吃饭,让中国人对人与自然的生命利益关系、人与国家的社会利益关系及利益竞争生存机理和利益实现机理有一个天然的认知,并将这种关系运用到社会管理活动中。重视生命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重农轻商,抑制商业的理念,让中国人失去了对成本及成本核算概念的认知。
西方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利益 – 成本 = 利润、财富。其产生基础是西方国家的自然生存环境条件比较差,更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冒险和贸易方式求得生存。这就让西方人在贸易活动中认知了社会利益成本极其核算关系。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学说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揭示了争取生存利益的社会行为,常常表现为激烈的斗争形式。获取更多的利润转变社会形态则表现为技术的进步带动主流社会意识的转变,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社会发展。西方理论的缺陷在于生命利益成本与社会利益成本的混淆。
汇总三大系统理论知识,取其精华,修正其中因历史环境造成的不合理成份,结合各国的发展历史、宗教文化和人人皆知的民间哲理以及近百年来地球大气温度的持续升温,便揭示出地球生命自身功能价值及生存发展规律法则。
人类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的生命功能价值是:有效吸收转化来自太阳对地球的能量辐射,用生命体锁住太阳能和水载地球物质,减少地球上参与水循环的物质能量总量,延长水循环周期,降低水循环激烈程度,维持地球大气温度循环变化相对平稳和均衡。通俗地说,就是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保持地球环境的风调雨顺。生命自身的功能价值就寓于在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民间哲理中。
对所有地球生命而言,太阳能量辐射和地球上以水为载体的物质循环是地球生命诞生的环境条件,是生命利益。生命利益是持续的、多样性的、有限的、周期循环变化的。地球生命因利而,为利而生,就利而生,无利不生。地球生命享用利益的活动过程是生命物能与环境物能的转化过程,是生命成本利益转化过程,是吸收转化太阳能的过程,是生命功能价值实现过程。这个过程是生命个体独立完成的,因此,生命是自利的。
生命利益、生命功能价值决定了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是:利益竞争的生存机理,成本竞争的发展机理。以最小成本获取生命利益求得生存是生存法则。以健康长寿享用利益最大化既实现生命功能价值最大化是生存发展内在动力。因此,个体生命利益是在群体公共利益实现基础上得以实现,即利益竞争是合作性的,成本竞争是淘汰性的,从而导致生命的进化。这些规律,寓于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中。
地球生命自身生存发展规律法则表示为:
生命利益 – 生命成本 = 生命健康、长寿
成本核算、风险预测是生命的本性,贯穿生命活动的每时每刻。
人类是生命自身功能价值及生存发展规律制约下地球生命持续生存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的使命是运用意识驱动的社会生存手段,降低生存成本,改造创造环境,更有效的吸收转化太阳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功能价值,为地球生命创造共同生存的环境条件。
人类通过社会生存方式降低生存成本。社会生存手段的标志是分工协作。社会分工的客观依据是生命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地域差异(物产特性)。社会分工的媒介工具是语言文字与货币。因此,依据最小成本生存法则,人类应当统一语言文字与货币。对于人类生命活动性状来说,统一的语言文字首选汉语文字。
人类的社会生存活动规律表示为:社会利益 – 社会成本 = 社会利益、财富
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不可积累,不可透支,不可逆转,生命活动力成正态分布曲线,即人在生命成长期和衰老期不能以自身的生命成本耗费获取相应的生命利益。货币是社会的,既可积累,又可透支,还可失而复得。货币在承担媒介、评价、调整、协调社会分工职能的同时,承担统筹生命利益与成本,在人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均衡的社会职能。
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然的,人的生存活动是社会的,因此,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与自然是生命利益的自然属性关系,人与社会是生存成本的社会属性关系。人与人是分工协作共同生存的社会属性关系,男人与女人结合繁衍更替生命是延续人类物种的自然属性关系。调整这些关系的机制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及社会制度。因此,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不断完善,社会制度会不断的朝着降低生存成本的方向变革,其变革次数,仅取决于社会制度与生命自身功能价及生存规律法则的重合度。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形成的价值理念和技术水平决定的各种社会制度主导了社会分工,形成不同的社会形态。以自然生存能力主导社会分工是原始社会形态;以权力主导社会分工是封建社会形态;以金钱货币主导社会分工是资本社会形态;以人的生命个体差异主导社会分工是社会或共产社会形态。以生命自身功能价值及生存发展规律法则规范的资源共享、使命同担的共产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方向。由于资源共享使命同担的社会特征,是以人的生命个体差异主导社会分工,因此,用生态社会修正共产社会明示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不仅更准确而且容易统一全人类的意志。
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然的。人的生存活动是社会的。在生命利益与社会利益中存在一些人人必需的无差异公共利益。社会分工中必然存在提供无差异公共利益需求的行业职能,就是政府职能。同时,社会管理本身也是一种公共利益需求。因此,政府只能为社会提供无差异公共利益需求,这是社会平等公平的基础。如果政府职能越位,提供了差异性利益需求,就失去了平等公平的基础,就会产生垄断和腐败。如果政府职能缺位或不到位,提供的无差异公共利益需求不够完善,也会造成不平等,还会产生城乡差别、贫富差别、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投机取巧、偷盗抢劫、贩毒赌渎等社会发展失衡、混乱甚至犯罪。这是生命的自利性和最小成本生存法则在人的生存活动中的必然现象,结果造成昂贵的社会管理成本,促使政府及其职能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
现阶段城乡差别的本质是社会分工细化程度的不对称;人与人贫富差别的本质是社会公共信息传承的不对称。影响西方社会发展的是生命利益观念的缺陷,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是生存成本认知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