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风暴,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空前灾难,也把世界经济拖入阴风凄雨之中。华尔街,这个曾经流金淌银的地方,一夜之间变成了财富殉葬场,就连辉煌了百年的雷曼兄弟,也在这场金融游戏中轰然倒地,而难明其然。
这几年,“金融创新”四个字盛行于市,许多专家在大谈其益时,无不以华尔街多如繁星的金融产品为参照蓝本。却不料,让众多专家们大跌眼镜的,恰恰是这些无限放大了“增值财富”的金融衍生品,在将格林斯潘和华尔街精英们的财富智商鼓噪到极致时,演变成一场中国人过去经常把玩的游戏——击鼓传花。 次贷其实不是罪。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余永定所长做过这样的分析:次贷资产在美国仅1万多亿美元,与60多万亿美国资本资产相比,应该说微乎其微。但何以1万亿的风险资产,竟酿成一个几乎要扫荡全球金融资产的大风暴? 罪在无节制的“金融创新”。罪在无节制的垃圾资产证券化! 当然,陶醉在“金融财富”快速放大中的美国政府和监管当局,也难逃其咎。 酿造出如此大恶果的,不是那些资信不良的贷款者,也不是为他们提供贷款的直接金融机构。而是那些要“创造和分享金融财富”的金融商人们,在一场场他们自导自演的“财富增值”闹剧中,一块块不大的风险资产经过不断打包、层层包装,并在他们描绘的“增值”神话中,被无限放大,再传输给那些想坐享其成的美国大投行、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甚至是一些远在美国之外的主权基金和商业银行。击鼓传花是个好玩的游戏,其刺激就在于——谁也不知道“花”会最终会落在谁手里。如今,美国的大量“金融创新”之“花”烂在了自己手里,传不出去了。那些曾热衷于此“花”的护花者和创造者们,理应自食其果。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我们在盘点改革成果时,更应对美国式不着边际的“虚拟经济”或“金融创新”多一分警醒。这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也是国民财富安全的需要。
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但风险规避机制应同步而行。这,是本次美国金融风暴留给全世界的思考。
2008-1031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