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温台并称,“温台模式”驰名海内外,但被温州光芒所遮盖的台州,一直以来并不显山露水,似乎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内涵。然而,在我们不经意间掀开台州顶上的盖头后,发现这里竟然有那么多的神奇和谜一样的创造,一个个亮点足以缀成一串项链,挂在台州的脖子上光彩照人。那么,串成这根项链的“红线”又是什么呢?
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眷顾这块土地,山的硬气和海的灵气在这里和谐一体。而台州财富的密码竟然也可以从这方水土中找到对应关系。这里是中国当代股份制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份政府颁布的股份制文件也诞生在这里;20年间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实现100倍以上的增幅,这样的速度在富庶的浙江也是第一;从民营制造到民营金融到民办学校以至国有民营,民营经济的广度、深度和厚度,不是唯一就是第一。而创造这一切的就是邱继宝白骅为代表的新台商。
冻不死的种子
1979年,一直被称之为“割不完的资本主义尾巴”的路桥附近的自发贸易市场开始复苏。事实上,深藏于台州民间的创富欲望和创业种子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只不过冬眠蛰伏而已。一旦政策开放春风骀荡,压在上面的巨石搬开,民间的自发的主动的创业氛围便大面积形成。
先有路、先有车还是先有司机?
这是一个有趣的命题,在台州,不是先有“路”,甚至不是先有“车”,而是先有“司机”!一群希望走出一条致富路的“司机”,硬是在荒原上趟出了一条小路。所幸政府并没有设卡阻拦,反而一起把这条路修得更平更宽。
股份制的“抢跑”与“领跑”
第一份股份制营业执照,第一份股份制政府文件,全省第一家农村金融服务社,全国第一家县级民航站,全省第一家个体联合运输车队,国内首家股份制医院,1993年玉环全岛股份化·····等等。为什么这些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首创都率先出现在台州?而且都在台州开花结果?这中间既有台州的水土使然,也有时代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