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好的“土壤”能让企业稳步壮大,不好的“土壤”可以使企业面临死亡。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程度超过以往许多许多,也更突出了好“土壤”的重要性。松下提倡为了消除过密过疏的问题,企业应该积极在偏僻的地方建设工厂。然而企业的使命是用最低廉的成本,制造更优良的产品给消费者,因此为了追求彻底的经济性,做有效率的经营,工厂往往会设在交通及各方面都方便的大都市近郊。这么一来疏的更疏,密的更密,问题就更严重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虽然经济性稍弱,各企业也应该把工厂建设在偏僻的地方。这问题主要是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可是企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积极协助推进,也是一种新的社会责任。他不只是提倡,也与公司干部商量,把它当做公司的方针来推行。结果,现在各地都有松下的工厂,尤其是四国和九州,更是各县都有,而且很受当地人的欢迎。看了之后,觉得名不虚传,当初设厂,松下以为既然经济性条件不好,将来的成果即使比都市近郊的工厂差、也就认了。哪里知道有些工厂业绩竞超过了近郊工厂。四国和九州的经营者不同,所以经营方式也不完全一样。但他们都不断研究改良,发挥先天的优点来补助经济性的劣点。当然这个成果也是靠当地人士协力帮忙得来的。而负责人苦心策划怎样经营,才能让地方人士乐意协助,这种辛劳也是值得表扬的。就这样,当初本想静养的,结果不但不能休息,反而增加了肉体上的疲倦。可是亲眼看到在偏僻地方设厂的主张,获得这样的成功,心里很是高兴。

松下选择在偏僻处建厂,有几点非常重要的因素:一,选择偏僻处建厂能保证自身企业的很多操作不会让自己的对手知道;二,可以减少土地的使用费用;三,在自身还没有壮大时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四,能在当地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进一步为自身企业打开市场(当地市场);五,解决当地的劳动力,为社会做贡献等等。这个人认为是松下选择的根本原因。【参考文献】《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