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古典管理”现代演义系列之:帝商》
第四任是陆逊。陆逊是个具有格局式思维的人物。 所谓格局式,也叫结构式,就是每走一步,通观全局;每走一步,考虑到以后关联的四、五步。 吕蒙生前推荐过陆逊,陆逊是从中文系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孙权不管大部分的中层管理干部反对,就立即任命他为常务运营总裁。

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倾尽资金狂炒孙吴股票,孙吴股份被频频举牌,遭遇了上市以来最大的危机。刘备在彝陵市场铺了七百里的现金钞票,以示“庄大欺闲”。陆逊上任后,步步为营,对刘备发动了赤壁大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刘备被火烧联营七百里。此战使得黄忠身死,五虎缺三,刘备托孤,阿斗初任。“聚——守——攻”的金三角核心竞争优势被彻底打破,动用巨资的刘蜀股份立即被ST,损失惨重,已经无力统一全国市场。 陆逊使三国鼎立局面得以正式形成。由于他运营有方,后来还被任命为丞相,儿子也成为常务销售副总裁。 “公司就是家”的家族式企业文化 由于孙吴集团习惯了用“大家族”的企业文化管理公司,并以此作为人力资本经营的最高指导原则,所以,孙吴集团几乎没有公司政治斗争。“公司就是家,家就是公司”,几乎所有的利益矛盾,都被这样一种理念统领着。孙妹妹嫁给刘备,本来就是一场超级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交易,但是吴国太非常满意刘蜀集团的董事长,一拍即合,把孙权的利益交易抛到一边。而销售经理甘宁和销售主任凌统有杀父之仇,两人都到了这个“大家庭”打工,仇恨也被家长化解了——本来曾经希望对方死掉的,战场上却彼此救援!孙吴集团 “大家族”的企业文化真是威力无比。 孙吴集团上市之前,曾经有一个拥有“四世三公”百年老字号的品牌企业——袁绍集团,它们也是典型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不过常常“窝里斗”,完全做不到“公司就是家,家就是公司”。袁氏集团只要有高层死亡或卸任,其他人就争权夺利,只要有些高层有缺点,就会被人搞“小动作”,互相猜忌,互相攻击。结果很快被曹魏集团整垮。而孙吴集团认为,靠家族关系构建起来的HR资源高于一切,和谐是企业文化的根本。它们每一任执行总裁都是终身制的,没有在职业生涯中受到制肘和能力质疑、利益排斥,所以也就能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而在临终前,都会把公司看成自己的家,叮咛嘱托,推荐最好的兄弟掌管事务。这是孙吴集团和后东汉市场其它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最大的区别,因此迅速成长为名优企业。 “共荣辱,同休戚”的家族式销售激励制度 孙权进攻合肥市场时,差点连老命都丢掉。销售经理周泰多次拼杀,身中数枪,救出孙权和其他管理人员。孙权让周泰脱下衣服,然后指着他身上所有的伤痕——“大家看看,这第一条伤痕,是五年前周经理签第一张单留下的……第四十二到五十条伤疤,是周经理在这次价格竞争中,为了拿下合肥的项目而留下的……”他如数家珍,并且每数一条,就给予一个奖励。左一句“销售冠军”,右一句“情同手足”,感动得整个销售部流泪满面,大家都决心为了明天的业绩挥汗流血! 启发: 典型的推荐制度 孙吴集团并没有曹魏集团那样具有数千经理人,也没有刘蜀股份那样拥有超级明星经理。但是,孙权以家族关系的信任原则为基础,成功地运用“推荐制度”,形成了“高层接班人”的特殊规则和文化。这好像老师推荐徒弟:孙策临终向孙权推荐周瑜,周瑜临终向孙权推荐鲁肃,而鲁肃死后孙权又想起他推荐过吕蒙,而吕蒙夺荆州前又推荐了陆逊。因为他们相互之间最为了解,生死与共,年轻的孙权也就避免了自己因为经验不多,难以判断这些人员的管理能力的问题——其实只要上一任执行总裁的能力值得信任,就可以把这种判断工作交给他来做。在这点上,也体现了孙权充分放权,并将部属视为家庭成员,予以绝对的、充分的信任的人力资本运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