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需求激增,长期发展放缓 目前,欧盟委员会对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税,若到了今年8月后开始征收反倾销税,将会把税率提高至47%,这意味着一个价值210亿美元的市场会被撼动。而实际上,欧盟委员会的影响力因欧盟内部不同利益分化而变小,尤其是在中国采取回应后。欧盟发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制裁后的24小时,北京商务部即发出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尽管对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最直接的受益人是德国企业,而对欧盟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最大的潜在受害者是法国,德国的15个州更联合发布声明表示不支持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并向布鲁塞尔提交要求,希望就此次事件寻求合适的“外交解决方案”而避免其他领域的贸易战争。 欧盟光伏产品对中方宣战,中方却选择葡萄酒来进行反击,把箭头瞄准欧洲葡萄酒,中国尝试对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这些在欧盟掌握重大话语权的国家施压。显然,比起针对欧盟葡萄酒实际的反倾销行动,这更是中国一个战略性的决定。倾销是指一个国家以比在本国正常价格或生产成本更低价格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然而,目前法国酒在中国的价格是十分高昂的,并不比在法国的生产成本更低。 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一向以法国酒为主导,去年中国向法国进口了1.7亿升葡萄酒并有持续增长之势,中国政府只是发出一个讯息,实际的调查及反倾销税执行的过程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我认为在这个贸易博弈中,并没有赢家,尤其是中国的消费者、欧盟葡萄酒进口商及分销商。我想欧盟及中国双方会尽快就保护光伏产品及欧盟进口葡萄酒这一议题寻求合适的外交解决方式,毕竟欧盟还是中国第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在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下,我们的经济是互相依赖的。 尽管我不相信,如果“双反”真的落实,我认为短期内对法国葡萄酒的需求会有巨大的激增,而长期看会使欧盟葡萄酒发展降缓。但是,法国葡萄酒一向以高品质著称,因此价格稍高的高品质酒受影响不会很大,反而会对很多定位为入门级的葡萄酒造成影响,例如西班牙酒很可能在中方市场的优势会减退。

比起过去几年,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增长放缓,从海关的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葡萄酒进口量从2011年的2.41亿升上升为2.66亿升,增幅为10%。尽管10%的增幅不算少,但比期望的30%要少很多。实际上,我认为中国市场对进口酒需求的放缓是因为前几年的库存过多,许多进口商不懂得如何卖酒。而通过2012年的调整,未来的增幅可能来自对二、三线城市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