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在国内电影产业链上布局最为完整、发行能力最强的民营电影公司保利博纳总裁于冬携手著名导演陈可辛和黄建新,宣布成立人人电影公司,打造中国的梦工厂。广电总局电影局童刚局长率四名副局长同时出席发布活动,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先生也同样是率领中影整个管理团队倾巢出动,这样的排场对于中国民营电影公司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作为保利博纳的朋友和顾问,我首先要向于冬和可辛、建新两位导演表示祝贺。他们在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立意和模式都十分正确的事。作为中国传媒娱乐业最为活跃的投资银行,我们愿意协助更多像保利博纳、华谊兄弟、当然也包括由可辛和建新导演组建的“我们”电影工作室这样的优秀本土电影公司破土而出,快速发展,成就心中的梦想。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电影市场都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黄金发展期。这主要是因为:
1. 相对于传统电视和报刊出版业,中国电影市场是整个传媒产业中开放程度最高的一个市场。中国电影产业将近七年的市场化运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整个产业链的关系开始理顺。
2. 大量多厅电影院的兴建客观上为更多影片的上映和电影票房市场的迅猛增长提供了物理基础。
3. 近年来香港电影市场的萎缩迫使一大批优秀的香港电影人把主战场迁回大陆,客观上帮助填补了大陆电影导演和艺人方面的空白。
4. 中国的商业银行和其它业外资本开始进入电影产业,他们不仅提供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同时也在推动整个行业的规则不断完善。
但是总的来看,直到下面几件事发生,中国的电影市场还不能说真正地走向成熟:
1. 电影分级制度诞生。
2. 专业电影制作监理和担保机构出现。
3. 拉动票房的关键因素不再是导演,而是有续集电影的品牌影响力和一线艺人。
4. 一线艺人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电影片酬,而不是电视剧片酬、代言或者商演。
5. 票房集中度大幅度降低,更多的国产电影承担起影响甚至拉动票房的重任。
当前,制约大牌机构投资人进入中国电影产业有两大因素。一是电影市场本身的规模—即便今年票房突破50亿人民币,同很多其它行业的市场相比,这也只是小得可怜的一个数字。二是影视产业“一翻一瞪眼”的性质—一部电影成功了,下一部未必成功。
即便如此,当前还是有很多机构—包括国有广电集团、大型跨行业民企、新媒体公司、传媒基金等—正在伺机而动,他们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电影这块看起来正在变得酥松膨胀的金色蛋糕。
在和这些机构探讨进入电影市场可能性的时候,我经常表述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个:
1. 虽然中国大陆的电影票房去年只有43亿元人民币,但这是一个三年内可能突破百亿人民币、十年内可能会达到百亿美元的市场。它已经进入了一个上行周期。
2. 电影永远有“一翻一瞪眼”的问题,但是你仔细想想,很多企业也有同样的问题。iPod成功了,iPhone未必一定成功;iPhone成功了,下一个i什么就未必成功。关键是你有没有一定的规模来平衡这种风险。一年发三部电影一部砸了你可能全年就白干了,但如果你一年有15-20部的吞吐量,你一定可以随着行业的增长而增长。
3. 拍一两部电影和进入电影产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只需要找到一两个好项目;后者需要想明白你的切入点以及具有独特性的定位(其实用最俗的话说就是战略)。
4. 最近几年这个行业的门槛已经提高了很多。七、八年前复制一个华谊兄弟或者保利博纳可能只需要两三千万美元;三年前可能已经需要七、八千万美元;今天可能需要一亿美元以上。你要进入这个行业,先想明白自己有什么,从一亿美元上往下减,然后再看看自己还需要多少钱。你要什么有帮助的资源都没有,你最好有至少一亿美元的门票钱。
5. 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上,长期来看真正有价值的只有三样东西: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一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版权库,一是强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发行能力。对大型电影公司来说—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发行这个环节才是整个中国电影产业链上的麻筋,是哑铃的中间部分。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各路大军疏路同归,纷纷从不同角度切入发行—有人从制作切入,有人从影院和院线切入,甚至还有人从放映设备切入。不过,有中影、上影、保利博纳和华谊兄弟占据发行要津,其他人再想进入难度已经大了很多。光线有没有机会取决于长田老板愿意等多长时间砸多少钱。
6. 从吸引外部机构投资人的角度来讲,目前相对容易讲一点的故事可能不是制作,而是影院建设和院线。
最后,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影观众,我2009年的观影计划是争取每个月去电影院看2-3部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