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到“M”、“H”,再到扁平式结构的各种版本,近百年来已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总有一个幽灵没散—管理理念和习惯大多数还基于领导意图而非市场变化。虽然组织结构的变化缘于市场的变化,但因为这一变化是渐进的,所以不管怎么变,基于领导意图的管理理念及习惯仍然是现阶段的主导。 结构决定结果。 也许目前的组织结构仍然存在缺陷。
-----------------------------------------------------------------------------------------
有活力的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组织结构?-----------------------------------------------------------------------------------------
通过对部分企业的调查,发现大多存在这样的现象: ●管理理念基于领导意图,而非市场变化。 ●结构松散,派生出了许多寄生技节。 ●流程冗长,反应迟缓,需要梳理,许多环节的必要性需要重新审视。 ●管理方法方面,善于提出概念和要求,而不善于细化标准和方法,惯用“人治”而非“法治”。 ●管理体系与个人发展要求脱节。 改进建议: ●转方向:扭转管理理念,从基于领导意图转变为基于市场变化,组织结构以市场变化为切入点,从外至内,自下而上梳理; ●做减法:从基于控制转变为基于信任;用市场法则游离非核心业务,把注意力集中在擅长的领域;基于价值链理顺核心业务主流程,剪掉对经营结果没有明显作用的环节和职能; ●做加法:基于价值链为各环节设立标准和方法; ●做乘法:基于沟通不断寻找公司期望与个人期望之间的结合点(目标、薪酬、责任、资源),实现系统和人的有机结合。 看看我们周围的企业,不也大多是基于领导意图和控制的管理体系吗?我们为什么就非得扭转呢?现在谈这个也许还不是时机吧?肯定大部分人有这样的疑问。 我们的观点:“以市场为导向”,谁都不会否认这句话,但事实是这样吗?如果要落到实处,不能只提出概念和要求,需要以此为切入点梳理管理体系、结构和流程,这是简化管理、增强经营管理有效性最根本的管理思想,如果不做这一根本的扭转,所有的简化也好、强化也好,只能促使我们朝错误的方向跑得更快和更远。 从欧美的管理发展史看,基于领导意图和控制的管理体系是生产导向时期的产物;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看,基于领导意图和控制的管理体系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生产导向时期和计划经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市场需求在较长时期内相对稳定,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很多因素是可控的。当今世界正在怎么变化?市场需求变化的周期、经济发展速度对于企业反应速度的要求,大家有目共睹。在一个“变化迅雷不及掩耳”“速度为王”的大环境和大趋势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别奢望在旧壳中能多待些时日。 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我们转变管理的着眼点:从"我要怎样"转变为"市场需要我怎样",管理结构就得从市场需求这个点开始生根发芽,形成树状结构,这一形象的比喻有助于我们删除多余的机构和职能,重建管理结构。 种子(根):市场需求(顾客需求)。 基因:创业动机。 茎:渠道(合作商、销售人员)。 枝:销售服务;仓储;生产;采购;科研;营销。 叶:财务;人事;行政。新的管理流程应该是从“根”到“叶”的价值链:每一个环节存在的必要性取决于上一个环节的需求,和对这些需求的价值贡献。 在绘制这棵树和生成流程的各个环节时,都需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对上一个环节(或主流程)的贡献是什么?价值是多少?如何衡量?投入价值是多少?这一投入产出比是经济的吗? 按照这一思路,目前的哪些机构、职能、环节该删除或增加,应该再明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