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A股市场看美股与港股眼色行事,这不仅让A股投资者痛苦,也让刺激A股市场的政策失效,更不符合中国建立强大资本市场的国策。
他人之弱不会成就自己之强,华尔街失势不等于中国金融街得益。
建立强大的资本市场需要两个基础条件,一是强大的实体经济,二是高效的资本市场。不可否认,我国实体经济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由于出口型经济受到冲击,才有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拯救GDP计划。由于此前转型并不成功,此次4万亿元附加了条件,对于两高、不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政府绝不会救助,这是被市场忽略的一点。这说明,此次积极财政政策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含义,除了拯救GDP之外,还有助推经济转型的重任。
正像美国政府付出的十几万亿美元是否能够拯救美国经济并不确定一样,我们也无法确定4万亿元的财政政策将起到什么效果。
我们首先要确定,4万亿投资是由中央投资,还是由中央与地方、企业分别投资?如果全部由中央投资,那么,明后两年各投入2万亿,比08年的1.4万亿增加6000亿元,拉动GDP约1.5%,可以保证GDP不至于下落到8%的临界线下方。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由中央与地方政府按照1:3的比例分别投资,那么,地方政府的出资何时到位,从何处出都是未知数,4万亿元增加投资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笔者仍然要强调,政府投资绝不等同于扩大内需,政府消费从长期来看会削弱民间消费能力,政府投资是救急之策,不能从根本上使我国经济转向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内需经济是市场经济,意味着市场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准入机制、法律独立性与民事赔偿机制,必须重构,才能解决低效率的过热,与过热时各类企业的道德风险,以及景气低迷期的三角债与坏帐上升率。中国经济此次成本高昂的转型,将远远超过4万亿元。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不能说是强壮的,在经济景气周期显示出的高赢利,在经济低靡期显示出,不过是国企垄断收益与民企压低资源价格的集成,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能以市场培育出高效的实体经济,强大的资本市场就是一个幻影。
强大的资本市场的配置必须是高效率的,华尔街经历如此大的挫折,但效率依然在其他市场之上,这从目前美国企业之间层出不穷的并购案就可见一斑,华尔街进入刮骨疗毒的过程,美国的道指与标普500中的公司,经过重组之后的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之后还会是全球大鳄。高效率市场主导其他市场,在此情况下,建立美元离岸中心、建立脱离美股眼色的资本市场是不现实的,除非我们关上大门,关闭H股市场,也不到欧美去上市存托凭证,才有可能做到。但这样做的结果是自绝于全球市场。
从根本上来说,提高A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惟有回有股市的正轨,放弃政府之手对股市资源隐型的配置作用,而改由投资者来选择投资标的。大小非是政府配置资源与权贵资本配置资源的极端表现形式,如果政府能痛下决心解决大小非问题,意味着A股市场向公平的市场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目前A股市场处于低迷期,此时是出台纠偏的基础政策的最佳时机,也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使高效率的企业做大的最佳时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才认为,收购基金比平准基金更重要。收购基金是市场食腐的鲨鱼,是资本市场的制度性建设,而平准基金是头痛医脚的办法。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紧缩周期,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就是证明。此时探讨CPI数据高低已无价值,大家只需要关注发电量与企业库存,就可以对经济是否回暖作出明确的判断。
美国会很快走出金融危机,但会陷入长期滞胀。前者的证据是,美国房地产经济协会近日发表研究报告,由于楼价低和楼房供应充裕,去年美国首置人士的数字上升,由 39%上升至41%,楼房库存量则相应下降,近半数买家都是首次置业。虽然二次置业与二手房交易数据仍然不佳,起码说明房地产景气有所回升,房价回稳是美国走出金融泥潭的第一步。但是,鉴于美国滥发美元,实体经济仍然未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政府救助华尔街的成本是,美国经济会回到尼克松时代,通胀率两位数增长,而经济停滞不前。中国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经济效率不佳、全球消费低迷的准备。
注:晚,回沪。
有人在博客留言中反馈,我看到了,没有时间一一回复,也并不是因为架子大而不加入博客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