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一向很少引人关注的北欧小国冰岛,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传出国家“濒临破产”的消息而突然成了世界舆论的焦点。可在人们的印象里,以前听说这个国家都是诸如“世界最富裕”、“最具经济进取性”、“最和平国家”等褒奖。
“国家破产”?抑或是黑色幽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不断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异常动荡。整个世界经济是一张大网,各国彼此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其经济形势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更大更广泛。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世界其他各国也是在劫难逃。为了抵御或者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世界各国或博弈或联手,政策频出。美国政府通过7000亿美元金融援助方案,已经确定要推行积极的救市方案,但仍无法遏制其金融危机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冲击。面对金融危机的深度蔓延,许多欧洲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冰岛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
“人间天堂”
冰岛共和国(冰岛语:Lýðveldið Ísland)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格陵兰岛和英国中间,首都雷克雅维克(Reykjavik)。地理概念上,被视为是北欧五国之一。冰岛素有“冰与火之岛”的美称,不懂得是否对金庸先生为金毛狮王谢逊安排漂流目的地有启发。其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ik)更是被称为“冒烟的城市”。在冰岛深陷危机前,它是发达国家中的佼佼者。这里,是童话世界,冰雪覆盖的胜境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是模范世界,冰岛多次夺下世界最幸福国家亚军。冰岛被看着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其人均GDP已经超过6万美元,名列世界前5名;通胀率约4%,而失业率只有1%;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完善,完善的福利保障更是让人乍舌。冰岛因为人口少,福利几乎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生病不必发愁,因为医疗费用几乎全包;上学不用掏钱,直到大学都是如此;孩子多不必紧张,每个不满18岁的孩子冰岛都会发放足够生活所用的补贴;失业后的福利金与上班时所赚工资相差不大;病假、产假期间不仅几乎全额领取工资,即使公司裁员,对这部分人也有“豁免”。到过冰岛的人大都会对这个北欧岛国的富庶和安逸印象深刻。这个位于北极圈、一度只靠捕鱼生存的岛国,被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评为最好和最适合人居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世上最幸福国家”。目前,冰岛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经济区、北欧理事会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会员国,但是并未加入欧洲联盟。
▲冰岛素有“冰与火之岛”的美称,不懂得是否对金庸先生为金毛狮王谢逊安排漂流目的地有启发,其首都雷克雅未克更是被称为“冒烟的城市”。这是冰岛一处泻湖温泉疗养地的资料照片。新华社/法新
▲神美的冰岛
全球化的时代,金融市场以小博大的神话让很多国家心潮澎湃。“万般皆下品,惟有金融高”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巴菲特诸君的辉煌战绩让很多人选择了投身于金融市场的泡沫四溢的游戏当中。冰岛也不例外。本来,冰岛的传统产业是海洋捕捞,很多冰岛人的职业是逍遥于海浪之间的渔翁。然后就是一些能源等少数工业。然而,在华尔街神话的鼓舞下,冰岛人感到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太慢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然而,如何把全世界的资金吸引到冰岛来?人力资源素质比较高的冰岛人洞悉资本贪婪的本性,用了两招:高利率和低管制的开放金融环境。这两招吸引了很多欧洲国家的资金,甚至连英国伦敦警察局也不能抗拒诱惑,在冰岛银行存了2000万英镑,而英国100多个市政委员会在冰岛存有10亿英镑,整个英国在冰岛存款竟然超过200亿英镑,可见高利率的强大吸引力。加上其他国家被吸引来的资金,冰岛银行界的负债额度十分惊人。巨额的资金被高利率吸引过来,冰岛人施展“以小博大”的理财技术,进行大规模的跨国金融投资行为,在过去数年内创造了令人眩目的财富膨胀神话,冰岛人所能掌握的资金规模远远超过其GDP的规模。
▲本来,冰岛的传统产业是海洋捕捞,很多冰岛人的职业是逍遥于海浪之间的渔翁。然后就是一些能源等少数工业。然而,在华尔街神话的鼓舞下,冰岛人感到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太慢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
冰岛这一人口仅为32万的岛国金融业10多年来超常发展,金融行业与国外大肆开展信贷交易,其他行业企业在欧洲掀起的并购热潮也与金融业发展相辅相成。如今,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产业。这种做法一度让冰岛尝到甜头,它2005年收获7%的经济增长率。
冰岛惊魂
2008年秋,冰岛经济却遭遇了异常凶猛的寒潮。
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只是刚刚开始,其背后的“黑洞”到底有多大?谁也无法预测。2008年9月15日,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保护之际,一场惨烈的金融危机已宣告升级。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从华尔街刮起的金融风暴,已全面波及大洋彼岸乃至世界各地。对于冰岛的金融体系而言,这无异于一场毁灭性海啸。冰岛银行业近年来的海外扩张策略,为其带来了冰岛总理口中“近乎童话”的成长率和盈利能力。但随之而来的巨大风险成为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华尔街“金融危机”暴发后,冰岛银行业也遭“海啸”席卷。在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冰岛货币巨幅贬值、国家评级被连续调降;外国银行已经中断与该国银行的业务,冰岛外汇资源即将枯竭;国债违约可能性极高,等等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一样没少的爆发了。2008年9月21日,冰岛第三大银行Glitnir的CEO拉鲁斯·威尔丁作为嘉宾出现在冰岛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的脱口秀节目里信心满满地说: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金融体系的灵活性使得我们能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位置。拉鲁斯·威尔丁盲目的乐观并没有为冰岛人民带来为福音,仅仅8天以后,Glitnir银行成为冰岛经济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该银行宣布破产,被政府接管。冰岛政府以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银行75%的股份,希望通过注入政府信用使这家深陷债务泥潭的银行渡过危机。此后,冰岛在短短的十天内急速坠入万丈深渊——银行股价大跌、投资者逃离、国家货币克朗贬值,一场经济危机全面引爆。从辉煌到崩塌,冰岛的金融体系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冰岛议会当地时间2008年10月6日晚通过一项紧急法案,授权政府对该国遭受全球性金融危机沉重打击的金融业采取干预行动。2008年10月7日,冰岛央行宣布,从当天其将克朗汇率改为盯住一篮子贸易伙伴货币,按照新体制,欧元对克朗固定在131。自2001年3月起,冰岛克朗退出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政策,采取“管理浮动汇率制”。不过,这一调整并未得到市场认可,克朗对美元汇价此后继续下跌,政府也被迫“朝令夕改”。 10月7日,冰岛政府接管了陷入困境的该国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为了缩小急速下行的银行业规模,冰岛政府8日宣布接管国内第三大银行Glitnir银行,立即着手重组工作,称将出售该银行在芬兰和瑞典的业务。10月8日,冰岛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当地最大银行Kaupthing被迫接受瑞典央行紧急贷款。瑞典央行10月8日宣布,将为冰岛第一大银行的瑞典分支机构提供50亿瑞典克朗(约合7.02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冰岛政府亦于10月8日再接管该国最大的银行Kaupthing。三大银行的相继收归国有,也意味着冰岛整个银行体系几乎都已成为“国家队”。就在几个月前,金钱还在闹哄哄地滚动着:冰岛的银行借钱,放贷,然后再借更多钱。当然,他们是必须要还债的,但那时还钱不成问题,因为反正还有地方能借到更多的钱偿还旧债。而现在,所有金融机构都在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现金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以往无所不能、包罗万象的金融工具和衍生产品突然间失灵了。为保护本国储户利益,防止银行用这些资产偿还自身欠下的巨额债务,英国和德国政府10月9日宣布暂时冻结冰岛主要银行在各自国家分支机构的资产。英国和德国政府介入,突显冰岛金融体系一旦全面瓦解,可能对欧洲造成巨大影响,因为冰岛银行和企业在欧洲有庞大投资。信用评级机构也嗅到不安的气氛。鉴于冰岛国内金融业和经济的严峻形势,多家评级机构下调对该国的各类评级。穆迪2008年10月8日宣布,下调对冰岛的主权信贷评级三档,至A1。惠誉2008年10月9日也宣布,下调对冰岛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评级前景维持为“负面”。有意思的是,长期以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给予冰岛国家的信誉评级都是最优的长期Aaa和短期P-1。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冰岛一直是一名有修养的绅士。危急时刻,“信誉”也显得无能为力。就像20世纪初伟大的英国金融家欧内斯特·卡塞尔(Ernest Cassel)爵士所说:“当我年轻的时候,人们称我为赌徒,后来我的生意越来越大,我成为一名投机者,而现在我被称为银行家。但其实我一直在做同样的工作。”冰岛就像一个充了气的巨人,它是高负债、高流动性与高风险的混合体,但是突然而来的信用危机拔掉了巨人身上的气阀,他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冰岛已经沦落到冰雪消融,大厦崩殂的危境。此时,冰岛不再是世界上最美丽干净、金融高速发达的天堂,而是一个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本国货币大幅贬值的黑色乌托邦。
“肇事凶手”
痛尚未定,冰岛,乃至整个世界都在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该国面对如此的窘境。
第一个被揪出的“凶手”是由美国发端的“次贷危机”。现在很多人一提“次贷”便认为那是美国的问题。有意思的是,冰岛三大银行并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受害者,他们本来已经躲过了贝尔斯登与雷曼兄弟的死亡方式,这几家银行都发布了良好的上半年业绩,都有健康的资产充足率,而它们对市场融资的依赖程度也并不比同行们更高。这些银行中没有一家持有不良证券,自2006年初的“迷你危机”(mini-crisis)以来,这些银行运营良好。但是,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房贷市场的不良贷款不仅让美国国内金融市场信贷紧缩,在金融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引发了国际市场的信贷危机,冰岛银行赖以生存的短期贷款于是突然枯竭。事实上,冰岛的“次贷”危机更为严重。阿特拉松在雷克雅未克市郊有栋别墅便是贷款买回,当时贷款额大约合500万人民币,后来银行劝说他将贷款与外汇挂钩,结果现在导致阿特拉松的房贷已经高达合900多万人民币之多,月供涨了将近2倍,以致他们目前不得不考虑放弃还贷。而类似的问题还发生在众多冰岛人身上。有资料说,冰岛家庭平均承担的债务达到可支配收入的213%,比美国140%的比例高得多。
第二个被揪出的“凶手”是过渡扩张的银行业。冰岛以渔业起家,但出海打鱼毕竟是可苦差事,所以大约十年前,冰岛确立了“快速发展金融业”的方针,现在,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居首位,包括冰岛股市的主力也是银行系统,此外,冰岛银行的投资遍布几乎全世界。金融业这种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虚拟经济自身的特征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经济运行方式。但是,当虚拟经济完全脱离实物经济极度膨胀时,就会形成经济泡沫,最终引发金融危机。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如果把实体经济比作岩石,覆盖于其上的雪层就是虚拟经济,积雪过厚导致雪崩——虚拟经济如果与实体经济超过一定的比例,必然导致危机产生。冰岛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该国银行业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投资也过多集中于高风险领域。自2004年以来,冰岛最大的3家银行资产扩大4倍,但多数增长由借贷融资推动。因此,冰岛金融市场极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波及。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全球银行业借贷利率上升、资本流动性骤减,冰岛首当其冲,银行业顿时陷入困境。冰岛银行业相对于其他经济部门过度快速扩张,这为当前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而由于银行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大,金融危机将对冰岛整体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繁荣成长的冰岛银行业,成为了造成现在的经济损失达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倍之多的罪魁祸首。冰岛总理盖尔·希尔马·哈尔德表示:“我们从这次经历中得到的教训是,小国试图引领国际银行业是不明智的。”银行破产,国家便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即如果任凭破产的银行自生自灭,则国民财产将全部化为乌有;可若收归国有,资产巨大的冰岛银行负债总额已经是冰岛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之多,这笔债转给国家,又让国家如何归还?
第三个“凶手”是坐视不理甚至落井下石的往日盟友。冰岛发生金融危机后,曾经向友好伙伴英国、瑞典等寻求帮助,可答案都是一句简单的“NO”,只缘英、法、德等欧洲大国也身陷危机之中。不但如此,2008年10月9日,英国还报复性地援引了反恐法案冻结了冰岛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和最大银行Kaupthing在英国分支的资产,以此来保护英国在该行旗下的Icesave的储蓄。英国首相布朗措辞强硬:“为了保护英国人的财产,我们会在必要的时刻针对冰岛当局采取进一步的举措。”此事一度在两国之间引起外交纠纷。经过双方磋商后,英国政府10月13日日宣布,以被冻结的Landsbanki银行资产为抵押,向该行提供1亿英镑(1英镑约合1.7美元)的贷款,用于确保该行的英国债权人收回资金。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丹尼尔森(JonDanilsson)说:“如果英国政府稍微审慎一些,采取行动稍微慢一些,就不会导致更坏的结果。英国人手中不是没有钱,但是他们却破坏了Landsbanki现有的资产,而且让整个冰岛银行系统陷入崩溃。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英国人对国外的银行没有信任,充满怀疑,匆忙采取行动了事。”10月9日,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也宣布冻结冰岛最大银行Kaupthing在德国的所有业务。这一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说,德国大约3.08万客户在这家冰岛银行拥有账户,由于银行总部“不能再向分支提供足够流动资金”,金融监管局“有义务采取这一措施,保护德国分支的资产”。英国与德国的政府行为无异于火上浇油,加剧了危机的程度。
由此引发的,还有各界对冰岛政府金融监管不力、百姓消费习惯不良、自由经济制度不佳等一系列批评。但亡羊补牢也好,卧薪尝胆也罢,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关键,是冰岛如何使国家不至于真的“崩盘”。
冰岛求救
地处北欧的冰岛政治上向来从属欧洲地缘板块。只缘英、法、德等欧洲大国也身陷危机之中,对“小兄弟”见死不救,无奈,冰岛只得向其历史宿敌俄罗斯求救。冰岛政府在10月7日曾宣布,拟向俄罗斯借款40亿欧元(54.9亿美元)以渡过难关。分析家指出,俄罗斯在冰岛实际上没有经济利益,40亿欧元的贷款对具有巨额石油美元收入的俄罗斯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冰岛来说却是一笔巨款,超过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西方国家政经分析师认为,北约成员国向俄罗斯求助的做法“罕见”且“具地缘政治涵义”。另外,荷兰财政大臣博斯也宣布,荷兰将有条件向冰岛提供贷款援助,“荷兰人在冰岛银行Icesave的存款最低限额要有2万欧元能得到保证。”
金融危机引发的“海啸”一浪高过一浪,冰岛金融危机不断恶化。面对愈发严峻的形势,冰岛政府10月9日多管齐下,试图借助于多项措施挽回储户和投资者信心。冰岛总理盖尔8226;希尔马8226;哈尔德呼吁储户保持冷静,不要急于从银行取走存款,因为这样做可能给银行系统带来更大麻烦。为防止恐慌情绪诱发更大冲击,冰岛证券交易所宣布所有股票交易暂停,至10月13日恢复交易。然而,冰岛政府接管国内三大银行后,银行数十万海外储户的取款服务中止。在受影响最大的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批评这一做法“难以接受”,威胁通过法律行动维护本国储户利益。冰岛、英国两国政府10月11日正式就英国储户在冰岛银行业存款问题对话。
分析人士曾预测为了恢复金融稳定,冰岛最终可能被迫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冰岛工业部长奥叙尔-斯卡费丁松10月12日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向IMF求助能够为冰岛提供一个在短期内重建外汇市场和改革货币政策的机会。然而,接受IMF金融援助就意味着冰岛必须接受该组织提出的严格措施,相关政策施行也将受到干预。因此,一旦迈出这一步,就意味着冰岛将成为第一个被金融风暴刮倒的主权国家。冰岛政府虽不排除这一选择,但始终在竭力避免走到这一步。只不过,冰岛的选择似乎越来越少。冰岛大学教授阿尔萨埃尔-瓦尔费尔斯说:“冰岛已经破产,冰岛克朗已经成为历史,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让IMF来救我们。”
由于无力独自应对金融危机,冰岛政府目前正在积极寻求外国援助。10月14日,冰岛央行与挪威央行和丹麦央行达成货币互换协议,分别从这两家央行得到两亿欧元的资金,以改善冰岛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这对冰岛本国货币——冰岛克朗起到支撑作用。冰岛总理哈尔德曾表示,使用互换贷款将是“绝对的最后解决方式”。冰岛还在寻求获得俄罗斯的外汇援助,以补充自身薄弱的外汇储备并挽救本国银行业。在2008年5月份,冰岛央行与瑞典、挪威和丹麦的央行曾达成货币互换协议。根据协议,冰岛央行可以用冰岛克朗从三个国家央行最多各换来5亿欧元的资金。冰岛政府还在积极从俄罗斯寻求资金援助。10月14日,冰岛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政府正式举行了磋商。冰岛政府希望从俄罗斯获得40亿欧元的援助。此外,冰岛政府还准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旨在助其应对金融危机。10月15日,冰岛央行表示,将基准政策利率从15.5%大幅下调至12%。央行警告称,该国经济近日遭受了之前难以预料的动荡,银行系统崩溃所带来的影响“十分难以承受”,随之将带来经济“非常严重的紧缩”。
冰岛10月24日宣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大约20亿美元援助贷款,应对金融危机。冰岛将成为1976年以来首个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西方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24日说,已经同冰岛政府达成协议,贷款额21亿美元。这一组织执行董事会预计10天内批准。一旦协议获得批准,冰岛可以立即获得8.3亿美元贷款。项目主管保罗·汤姆森说,协议期限2年,在这期间,其他一些国家可能再提供大约40亿美元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认为,协议有助于恢复冰岛金融机构信心。基于对经济衰退的隐忧,全球正步调一致降息,面临“国家破产”的冰岛于10月15日也已经大幅降息3.5个百分点,但在刚刚接受IMF21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后,冰岛央行却于10月28日改弦更张逆势大幅加息6个百分点至18%。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冰岛不是美国,冰岛克朗是最小规模的独立货币,而美元则是全球储备和结算货币,冰岛央行无法复制美联储“直升机撒钱式”的救市模式。在全球融资市场冰冻的情况下,大量外债无法通过常规“拆东墙补西墙”的海外借贷来偿付,资本外逃和汇率暴跌导致的国际收支危机就是必然,是要保持汇率稳定还是要避免长期经济衰退确实让冰岛央行左右为难。从IMF给冰岛央行提供的“锦囊”来看,IMF还没有摆脱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维持全球汇率稳定为己任的路径依赖。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紧缩货币政策、削减财政支出、开放国内市场、允许银行破产和反对国家援助就是IMF为受援国提出的苛刻贷款条件。但实际经济效果来看,既没有维持住受援国的汇率,又使受援国丧失了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在缺乏外汇储备和实体经济支撑的情况下,处在金融危机中的国家维持汇率稳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92年索罗斯击垮英镑,就让英国政府赔了美元又折了汇率。而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马来西亚拒绝IMF的援助,通过主动贬值、资本管制和财政扩张的“国家经济复苏计划”,给国际收支危机中的小国指出了另一条道路。而IMF给冰岛的药方更像是在汇率稳定的掩护下帮助海外资本撤退,将会让冰岛经济面临“速溶”的危险。
冰岛总理哈尔德10月27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21亿美元资金不足以帮助冰岛克服当前的危机,资金缺口大约还有40亿美元。哈尔德同时宣布,冰岛已正式请求同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丹麦、芬兰、瑞典和挪威提供贷款以支持雷克雅未克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条件下摆脱困境,避免国家破产的厄运。
国家会破产吗?
公元193年3月28日上午,200名罗马禁卫军发动兵变,成功后却因为财政困难而无法管理国家,因此公开拍卖皇位,一位靠海上贸易发了财的富翁朱利埃纳斯3亿赛斯特尔(约现在的500万美元)夺得皇位。这似乎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破产的国家,但实际上,这位买了整个帝国的富翁不久便死于军队之手。
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盖尔8226;希尔马8226;哈尔德(Geir Hilmar Haarde)发出悲观警告:冰岛可能面临“国家破产”。“国家破产”,多么可怕的名词,成为2008年10月笼罩在冰岛头上挥之不去的梦魇。那么,在当今世界,到底何谓“国家破产”?“ 国家破产”是一个新名词,实际上是把经济学名词引用到国家领域,是一种虚拟说法,拿国家和企业类比的说法。实际上,国家不可能像企业一样破产。所谓的国家破产实际上也就是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描述。国家破产是指一国因经济低迷或崩溃,国家不能偿还国际债务,导致本国经济无法运转。徐东华说:“国家破产,是说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段里的经济情况,首先,就是出现大量的财政赤字、对外贸易赤字;其次,就是出现大量外债;最后一点,该国家没有偿还外债的能力,同时也没有改善国内经济状况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说是这个国家要破产了。”
国家破产是否意味着即将遭遇破产清算,甚至丧失更多呢?不是。国家有别于企业的最显著特点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间经济交往,债务国还不出钱,债权国不能以该国国家主权做抵押物逼其“还债”。自帝国殖民时代消亡,此乃国际交往原则不允许逾越。否则,非洲大陆数十个国家所欠西方七国债务累累,岂不都得先后沦为债权国的新殖民地?以阿根廷为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阿根廷政府推行激进的经济改革,刚跨入新世纪门槛,面临巨额到期外债无力偿还,引发国内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剧烈动荡,阿政府只得宣布停止偿还债权国本息,此举相当于赖账,但美国等债权国却也哭笑不得,相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反倒张罗着对阿国施以援手,直到其逐步恢复元气……
反过来说,倘若国际间有“国家破产”的“市场空间”,那么,美国仅举华尔街上的一个个富可敌国的金融大佬之力,就可以用经济手段,兵不血刃地将一个个破产小国收入囊中,如此一来,世界就依然是“强权政治”的天下。显然,让“国家破产”成为可能,就意味着对弱肉强食的霸权政治放行,最终破坏基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渊源而形成的民族国家之间的脆弱国际平衡。
因此,有专家解释 :“国家破产”更像是一个形容词,以体现一国经济形势之危急;而不是一个动词,并不预示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吹灯拔蜡、改换门庭。就拿冰岛来说,纵然外债远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依然可以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内找到克服时艰的途径,比如向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借债,还可以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其实,早在六年前,IMF就曾经编订过主权国家破产方案,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剥夺某个国家的主权,而是建立一种“破产保护”的国际金融机制,让那些负债累累的国家得以申请“破产保护”,并使债务国能够尽快走出危机。
由此看来,在金融危机中风雨飘摇的冰岛,虽然濒临“国家破产”绝境,但是它并不会成为如雷曼兄弟一样的危机牺牲品,或者说它就如同一锅金融危机煮出来的“夹生饭”,半生不熟,谁也难以将其当猎物吞下去。只是最终庞大的外债将会压在30万人的小身板上,以透支冰岛的国家信用和几代冰岛人幸福指数的代价,慢慢偿还。2008年10月13日,冰岛总理哈尔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严厉抨击英国政府“威吓弱小邻邦”,冻结冰岛银行资金,冰岛为此准备付诸法律行动控告英国。当时记者从电视里看到哈德尔的讲话甚至感觉有些震惊,很难想象,他曾被很多人称为是“世界最温和的总理”。与紧张、易怒相应而生的,还有政府、金融界中的悲观情绪。冰岛政府官员对媒体表示,国家可能要重新回到“渔业时代”;而当地的电视台,最近几天也正在热播一个对银行职员的访谈节目,接受采访的银行职员也表示,“不排除过段时间脱下西服,穿上捕鱼装的可能”。
2008年10月14日冰岛总理哈尔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冰岛作为一个国家并未“破产”,冰岛政府也没有“破产”。他还表示,冰岛将最终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但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冰岛自身可以利用的资金有限,该国在短期内很难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冰岛总理哈尔德10月30日说,金融危机给冰岛带来损失总额将达到1.1万亿冰岛克朗(约合94亿美元),相当于这个国家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5%。根据冰岛总理办公室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哈尔德在议会发表讲话时说,冰岛2009年财政赤字可能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这将使得届时的公共债务总额超过全年GDP水平。2007年,冰岛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为29%。“作为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它将给公共部门带来压力,整个国家明年都会处于这一重负之下,”哈尔德说,“我们自己走出这一赤字阴影需要数年时间。”
我想冰岛不会太久就会恢复原状的。因为,1000亿欧元的外债对冰岛是个大数字,但对国际金融界而言只是“小钱”,只要能连续回暖一段时间,冰岛的危机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而现在各主要国家先后推出“救市”举措,应该是到了可以恢复投资者信心的时候。事实上,冰岛目前除了货币贬值外,整个国家在表面上并没有皮毛的损害,而且冰岛是一个人口少的发达国家,恢复应该是相对容易的。冰岛的人口素质高,生态环境好,这些都是冰岛人渡过金融危机的好条件。特别是冰岛的高福利制度,在此次金融危机面前,堪称国家的“稳定器”。虽然,冰岛原本积累的巨额福利金虽然受冰岛克朗贬值影响有所缩水,但作为老百姓的“救命钱”,还是有一整套办法使它们在最大限度上保值的。也许因为国家困难,部分福利会相应调整,福利水平也会下降,但冰岛人确信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这就使国民生活有了起码保障。
所谓“船小好调头”,摆脱危机也会比较快的。
不过,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许冰岛目前的处境、全球的金融危机仍不是谷底也未可知。考虑到冰岛目前外债额过于庞大,加之多数国家都在金融危机面前自顾不暇,所以冰岛情况的实质性好转,还要依赖于全球经济的整体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