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由财政担保并承担部分损失,那么,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民损失是否也应该由财政分担一部分?
以上设想并非本人异想天开,而是来自于近期央视的报道,具体做法包括“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支持优质企业并购弱势中小企业;研究减免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为这些不良贷款担保并承担部分损失;增加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如对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政府贴息;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甚至是直接向担保机构注资,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等”。幸亏该篇报道还提到了“进一步降低中小银行和农信社的存款准备金率,引导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中小企业”,否则笔者会以为,计划性拨款还魂。政府财政已经为银行不良贷款兜过一次底,难道现在准备第二次兜底?
上述办法基本上属于无厘头,请问,财政部是否对于银行上报的每笔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一一审核?审核之后如何区分哪笔应该由财政支出?再说,又有谁审核财政部?由行政出手救助的办法是个无解的结。
政府应该救助中小企业和农业,更应该用市场化的办法救助中小企业和农业,而不是动辄用财政兜底的办法慷纳税人之慨。这种行政手段除了让银行与中小企业学会大手大脚浪费钱财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让我们设想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上市的中小企业业绩下降,股价下滑,是否该由财政兜底呢?很多人会说我胡说八道,他们肯定会振振有辞地向我兜售一套“买者自负,风险自担”之类的投资入门须知。我承认这些人说得对,不过,允许我反问一句,如果投资者必须风险自担的话,凭什么银行就该由财政兜底,难道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反而不如股市投资者?
中小企业与涉农贷款风险较大是事实,因此,中小企业与农村信贷应该有与大项目、大企业不同的融资方式,比如,让具有地方信用风险控制办法的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试行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一句话,龙配龙,凤配凤,市场化的小额信贷公司配中小企业。这不是对于中小企业的歧视,恰恰相反,这才是真正为中小企业、为纳税人着想。就像是为了证明这条消息的真实性,近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规定符合条件商业银行可开办并购贷款业务。在市场下行周期,向优质企业提供并购资金,可以降低社会成本,实现优胜劣汰,此时,绝对不能画蛇添足地向银行耳语一声,“放心,我们兜底”,这样一来,说不定会发生劣质大型企业并购小型优质企业的事。
目前的种种举措,显示了政府在拯救经济下行时的两难心态,一方面希望运用市场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优胜劣汰,使经济下行周期成为中国经济的调整周期;另一方面,又担心市场局面失控,因此政府之手步步扶持,无微不至。但回过头来看看政府扶持的企业,扶持的高科技、创意行业等等,很难说成就与投入相当。
我们应该向政府关心中小企业的姿态喝声彩,否则在中国经济中功劳卓著的中小企业就将被某些主张跳跃式发展的官员当作“落后生产力”弃如敝屣,但同时应该指出,救助的市场化才是造福中小企业之举,行政与市场两者好处兼得,放弃这个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