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产品经理有了完善的市场调研、分析,也总结出来了产品设计的需求,但有时候研发部门研发出来的样品却与设想相差较大。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尝试用产品概念发展表格将研发要求提交。概念发展表中概念和权重分保证了产品研发要素信息的有效传递。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产品概念发展 产品概念发展表主要包含以下五部分:产品简报、设计要素、权重分、竞品要素、产品设计目标。 一、产品简报 很多公司的产品设计师往往不太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产品策划的所有信息,很多时候往往会根据产品经理的概念直接设计产品。但对设计师而言,必要的市场信息能够有助于成功的设计,因此产品经理需要制作产品简报,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设计完成时间要求,2、产品的市场定位3、目标人群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特点,4、目标人群的消费行为及动机。 二、设计要素 设计要素为产品经理提出对产品的特点要求,如成本控制、体积、概念、寓意、色调等,不同产品有其相对应的要求和具体描述。 三、权重分 权重分的设定为产品概念发展的重要部分,产品权重分有两种分配方法 “矩阵分权法”,如下示意图: 成本 体积 材质 工艺 概念 实用功能 …… 总分 成本 体积 材质 工艺 概念 实用功能 …… 根据产品经理设计的不同需求要素,进行矩阵评分,横向和纵向对应,二二比较,如果A因素比B因素重要则计2分,一样重要计1分,相对不重要计0分,最后根据总分一栏对各个要素进行权重分配。 第二种为“经验分权法”,选定公司一部分人员参加权重系数的经验分配,人员为公司总裁、营销、销售、研发等部门人员。每位参与人员根据主观经验进行权重分配。最终平均计算不同部门的系数分,或者对不同部门再赋予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经验分权发”在操作中往往相对较复杂,并且受主观影响较大,但经验分权法往往可以作为产品经理赋权分的检验。或者重大产品中可以结合两种赋权方式同时使用、相互验证,保证赋权的准确性。 四、竞品要素 根据产品设计要素分类,寻找到竞品的相对应特点进行描述,主要为了给研发部门更聚焦的了解竞品情况作为参考,充分了解竞品信息,同时避免出现过于同质化的产品。 五、产品设计目标 对每个产品要素设计所需要期望达到的目标尽可能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让研发部门研发的目标感更加清晰。如产品重量不超过50g,产品需要用**合金材质等等。 第二部分:产品的评测 当产品完成研发,样品完成后,还需要首先进行评测,内部评测可选取公司各个价值链体系的职能人员参与。产品评测工具主要分为产品简报、产品评测维度及说明、权重分、计分栏构成。其中产品简报、权重分配方式可以与产品概念发展工具中的相类似。所以在产品评测中,将主要描述产品评测的维度。 一、 产品评测维度划分 艺术属性 1、 同一性:产品的概念与表现形式的匹配度。如礼品的寓意与表现形式是否统一、节能冰箱所采用的材料是否环保等。 2、 美观性:产品的包装、外形与目标客户的审美匹配度。因为很多时候设计师的审美角度与目标消费群很可能不一致。 3、 新颖度:产品的概念、表现形式、功能等与竞品的差异化程度或者创新程度。 4、 工艺价值:产品的可感知的品质是否优越、材质是否合适、工艺技术是否有独特之处等。 5、 情感指向性:产品是否具备与目标群体的情感指向性,以及此情感指向性是否可被明显感知。 6、 清晰度:产品的核心卖点是否能在包装、外形、文字等表现形式中被目标群体感知。 市场属性 1、 利益指向性:产品功能、体验等利益指向是否能够足够满足设定的用户需求。如食品可能是口感、口味,实用品可能是便捷性等。 2、 竞争强度:产品与市面可能的竞品是否存在竞争性,以及其竞争的强度大小。 3、 价值感知度:最终价格与可感知的产品价值是否等同。 4、 冲突性:与公司内部其他产品线或者市场中产品是否同质化。 5、 组织覆盖性:产品是否与公司现有渠道及推广能力相匹配。 6、 可替代性及复制性:是否其他行业的产品可以发生替代,或者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区隔的能力,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如可复制性中指的是技术、独有的渠道、品牌等形成的竞争区隔。
![概念产品设计网站 如何更好地将产品从概念转为设计](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072379595691.jpeg)
产品在内部评测时候,一般可以从以上的维度进行评测,不同的行业需要在上述维度进一步聚焦,产品经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细化,详细描述供他人评分。 二、 计分及使用方式 在产品实际评测中可能会出现单一设计方案评分或者多个设计方案评分的可能性,此工具在使用中,都需要结合竞品或可替代产品参与评分,最终可以根据与竞品评分的比对,确认各设计要素的优劣,再保证权重分较高的几项设计要素超越竞品之外,尽可能的保证其他细项优化,最终完成产品的设计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