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管理的理念导向(2)



系列专题:《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巅峰之作:中道管理》

  这种极高的智慧,由于西风东渐,近代中国人正急速丧失之中,日本人却紧跟着超越向前。我们如果问一问松下幸之助先生:“企业组织,究竟是分权好,还是集权好?”相信松下先生也会用同样的口吻:“这个并不一定,该分权的时候,要分权;集权比较有利时,那就应该集权。”综观松下公司自身的演变,便是根据此一理念,按照实际需要,有时分权,有时又集权。

  我们中国人是有智慧的民族,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很糟糕。我们以前生病看医生,找到一位医生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他问你什么病,你说耳朵疼,他说抱歉,他只看眼睛,不看耳朵;你说眼睛不好,是不是肝脏有问题?他说自己只看眼睛,不看肝脏……那就糟糕透顶了。所以专科有不足,全科也有毛病。任何事情分割得越清楚,讲得越明白,其实反而是越不切实际的东西。

  二选一,很容易走极端;说得很明白,就很容易陷入一偏,这是大家要提高警觉的。

  四、日本率先采理念导向

  日本企业家把我们中国很高明的智慧,应用在管理上。这个智慧就是三个字:“不一定!”你看中国人满脑子都是“不一定”,对任何事情,我们都说“不一定”,“不一定”最后都变成“一定”了。所以“不一定”包括“一定”,但“一定”没有办法包括“不一定”,这就没有办法解释了。

  我们讲抓住重点,一个人先说“要”,就不能不要,先说“不要”,最后照样可以要。所以中国人都说“我没有意见”,然后再来讲一大堆意见。如果说“我有意见”,那就糟糕了,说不出来,岂不是很丢脸!我说“没有意见”,别人说“你一定有意见”,我说“我现在没有想到”,别人说“那你等会再告诉我”。先讲“不要”,然后再讲“要”,这是比较安全的。先讲“要”,然后变“不要”,这是很麻烦的。

  我们说:“本立而道生。”这句话很重要。你抓住了根本,所有“道”就产生出来了。“道”是变化的,这样你就知道中国人讲“要”,含有“不要”的意思,讲“不要”,含有“要”的意思。所以我们正反是一样的。你看中国人讲“改革”和“不改革”是一样的,因为加两个字就好了,“合理的改革”,“合理的不改革”,把两个“合理”都去掉,“改革”就等于“不改革”了,这种逻辑,只有中国人搞得懂。你看外国人讲“Yes”就是肯定的意思,讲“No”就是否定的意思。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中国人讲“Yes”可以变否定的,所以外国人总觉得我们中国人的英文不好,其实不是,而是我们的脑筋太灵活了。外国人的思维是一条直线的,中国人的思维是翻来覆去的。

 第17节:管理的理念导向(2)
  日本的企业管理,早已进入“理念导向”,也就是“管理哲学导向”的时代。美国加州大学日裔教授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在其“Z理论”(Theory Z)中,明言日本企业经营者最津津乐道的,乃是自己的“经营哲学”,他们以在企业中实践个人哲学为骄傲。管理哲学与企业经营融合为一,才是战后日本企业扎实发展的根本原因。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绝大部分源自中国,特别是我们多年以来屡次批判的儒家思想。我们并没有向他们提出智慧财产权的要求。松下的七精神:产业报国即是“忠”、公明正大乃是“公”、和亲一致就是“和”、奋斗向上便为“勇”、礼节谦让即为“礼”、顺应同仁就是“仁”、感谢报恩乃是“孝”。东芝会社的理念,明确订立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中国人看起来,是“老的一套”。石桥轮胎会社的经营理念,一共两条:第一,人道中庸精神可使事业在安定中均衡发展;第二,成事在阴阳,努力靠双方,即柔与刚、强与弱、悠扬与俊敏、大胆与细心、冷静与热诚。经营者宜自复杂而又多元性之环境中,经由伟大之修养获致之。简言之就是“真理不在二者之一,在二者之中”的中庸之道,也是中国台湾地区企业界所轻忽、鄙视的平常道理。

  日本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管理哲学妥善运用西方现代化管理科技的成果。这点值得我们参考。我们的管理哲学,在日本已经有一些走样,不能够搬回来照样推行。

  你看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就是我们中国以前的长工制,“长工”就是说一个人一辈子替老板打工,打得好,儿子甚至几代人都替这家人打工,无怨无悔。日本人将“长工”应用到企业管理里面,就变成终身雇佣了,日本的公司运营不下去,所有干部回家拿钱,借给公司。可是我们现在许多中国人做不到这一点。

  我必须说明,日本因为面积太小,所以它不得不走集体主义的道路,中国地域这么辽阔,不可能走集体主义。所以我们个人主义行不通,集体主义也行不通,“真理不在二者之一,在二者之中”。千万记住,你说集体主义,中国人不接受,个人主义,中国人还是不接受,其实道理很简单,集体主义对我有利的时候,我就集体,大家“团结起来才有力量”,谁都会讲;个人主义有利的时候,我就明哲保身,不管什么团体了。

  五、美国企业也陆续跟进

  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美国企业管理重不重视“管理哲学”?其实美国的企业,现在也陆续跟进,慢慢地走上“理念导向”的道路。

  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其实是管理哲学家。可惜他那个时候生不逢时,生在哲学不被重视的美国,所以美国几乎没有哲学家,他只好委屈成为管理科学家了。他认为管理的精华,在于促使工作人员的心理变革,改变原有对同僚、工人日常问题的旧有观念。这哪里是科学?分明是哲学问题。试想,让一个人很喜爱工作,让一个人工作不疲倦,让一个人工作没有压力,这算是管理科学吗?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学习美国管理学到现在,我们的工作压力仍然非常大,仍然很紧张、很忙碌,我们没有什么乐趣,弄得家庭也开始不安宁了,这是我们应该去了解的事情。

  如果心理上不能革新的话,管理科学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美国现在正面临很大的困难,它有很多的技术人员,但是他们没有工作。美国汽车工业的工人最生气,因为全世界只有他们做得最好,可是现在许多工人都失业了。美国作为汽车王国,却竞争不过日本,这是很难想象的。但到了美国你就会发现,美国人大多去买日本货,不买美国货,为什么呢?他们会说你看,满街抛锚的都是美国车,我还买美国车吗?日本人中A型性格的很多,他们做东西,都是非把它做得最好不可。所以你说日本需要什么管理呢?我们今天说“工厂如战场”,那完全是指美国,日本是无所谓什么“工厂如战场”的。日本企业没有领班在那里监督,日本人会说:“你这次让我做,就是看得起我,我一定好好做,如果做不好,我就很丢脸。你如果嫌弃一下,我可能就自杀了。”这样的日本员工,怎么需要别人监督呢?中国人呢,有监督也不行,没有监督也不行,什么都不行,这才厉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04420.html

更多阅读

第50节:管理的道理(11)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有些事情牵涉到组织,只要组织不能改变,管理永远有问题。有些情况系于主持人的理念,只要这类理念不更改,问题会长久存在。  四象固然划分出四大象限,不过范围依然太大,无法将问题确实定位

第40节:管理的道理(1)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第三章】管理的道理  “开关原理”是管理最根本的道理,一开一关,所有的管理措施尽在其中。  “把应该打开的门打开来,把应该关闭的门封闭起来”,只要开关得当,多问应该不应该,少问喜

第17节:巨大的金字塔合同(2)

系列专题:《寓言营销学:卖轮子·选择最佳营销方式》  “确实如此,不过事实上,我已经充分挖掘了自己的销售才能,卖出了足够多的轮子。如今,每次旅行,我都要跑到更远的地方才能卖出轮子。而且,一个飞毯的飞行时间就只有这么几个小时,我必须

第6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4)

系列专题:《如何提升团队活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团队绩效就是一切  绩效是管理的核心,是每一位经理人都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没有绩效,一切都无从谈起。通俗地说,绩效就是以最大效率实现预期的目标。  成功的经理人与失败的经理

第5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3)

系列专题:《如何提升团队活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问题的关键在于团队绩效。良好的管理总是能够获得出色的团队绩效,相反,糟糕的管理只能使团队取得令人难以接受的低绩效。而管理的结果取决于经理人。  何谓团队  对于一名新晋经

声明:《第17节:管理的理念导向(2)》为网友海与他的孤独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