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让你薪水倍增的13步:从1000到10000》
◎ 阿凡心得 许多人东奔西走,好不容易捞到一只饭碗,过不多久就被主事的人打得粉碎。或者,由于上司经常找岔子,不给好脸色,越干越不顺手,越干越不开心,只得主动请辞,另寻出路。

被迫放弃一份工作,本身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对心理的打击却很大。尽管你可以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句话说得叮当作响,给自己心理上一点安慰,但你明白这只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的感觉可没这么潇洒,也许过了很久想起这事,心里还会隐隐作痛,其程度虽然比失恋好多了,但是毕竟也会留下一个小小疤痕。 事实上,只要你找到一份工作,要保住它是很容易的。能力不足肯定不是问题。如果你的能力不足会造成很大影响,当初根本别想混进去。你的主管难道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吗?既然他敢收你,你即使差一点也是被容忍的;你即使出现一点失误也是他“罩”得住的。一般来说,他会设法提高你的能力,不会因为你能力不足而抛弃你。 如果你被人无情地夺下饭碗,一脚踢出大门,肯定是你的工作态度或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所以,要想顺利渡过试用期,保住这份工作,应该在态度和人际关系两方面多作努力。 ◎ 阿凡点晴 凡事做得自然一点比较好。为了保住这份新工作,你需要表现得积极一点,但不要被人看成假积极、伪君子;你需要跟同事和上司的关系融洽一点,但不要被人看成有媚骨、没诚意。把握分寸的要点是:不做明显不合情理的事。让人家觉得你有点特别但并非不可思议,是最理想的效果。 现在许多单位规定的试用期一般为三个月,为企业和个人双方提供了解与磨合的机会。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在这段时间里,给上司和同事一个良好的印象。要做到这些,新人须注意以下事项: 了解企业文化,尽快适应环境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独特氛围,要熟悉“规则”,而不要凭以前的经验办事。比如,接到找人电话,按惯例会询问来电话者是什么人,以便向被找者传送电话的基本信息。也许在以前的单位都是这样做的,但可能新单位的同事们却不喜欢这种做法,认为应保留个人隐私等等。 来到一家新单位,换了一个新环境,肯定有许多让你感到不适应的地方。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它赞成一些事,反对一些事,这跟你平时赞成和反对的事可能有差异。比如,这家公司严禁迟到早退,而你认为迟到一分钟早走一分钟关系不大;这家公司等级分明,要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而你比较认同平等的交流;这家公司的管理很严谨,而你认为边工作边跟同事聊聊天效率更高……凡此种种,都会给你造成心理上的不适感。这时候,你要做的是入乡随俗,尽快适应环境。因为是你自己选择到这个环境中来的,并没有人强迫你呀!所以既来之,则安之,不要抱怨环境。而有的新人一味抱怨环境,给人的感觉是他不会安心在这里工作。才来了没几天就让人摸出有“反骨”,会有好结果吗? 当然,你不满意现在所处的环境,想凭自己的力量改变它,也不是没有可能。那得等你具备足够实力再说。暂时还是老老实实地平安渡过试用期吧! 踏实做好眼前事 新员工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希望得到一份富有挑战性的、激动人心的工作,希望这份工作能发挥自己的专长、证明自己的能力并获得提升的机会。一些管理专家也认为,企业此时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争取为新员工提供的第一份工作是富有挑战性的。但是,眼下大多数公司往往不敢赋予新员工更多的责任、更大的权力,而只是提供相对比较简单、并无多大挑战性的工作。现实总是与理想存在着差距,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问题时,新员工,尤其是刚毕业的新人会轻易产生跳槽的想法。而事实上,蜻蜓点水似的换过几次工作之后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几乎到哪里都存在。因此,克服浮躁心态,别看轻眼前的工作对于新人来说至关重要。 注意小节,不跟老员工攀比 老员工每天按时上下班,公司制度宽松的话,还可能上班时间聊聊天,听听音乐什么的。但你千万别随大流,最好是每天早来晚走,埋头苦干。比如,复印机没有纸了,悄悄地给加上;饮水机没水了,主动给换上;准备一块抹布,不指望卫生都由清洁工来搞等等,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都能给人留下好印象。从情理上来说,这些小事你也应该这么做。因为老员工熟悉业务,能轻松胜任工作。而你初来乍到,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漂亮一点。万一完不成任务,上司认为那是你的能力有欠缺,态度却没有问题,这样你仍是安全的。 经验能力有欠缺的新人,工作态度和老员工一样,那意味着表现很差劲。只有态度更积极,才能维持一种平衡。 你表现积极,有些老员工心里可能不平衡,或出于好心,或出于嫉妒,劝你不必如此卖力。这时,你不妨实话实说:“我没经验呀!要是不多干一点,老板一定会把我开掉的。”你的担心合情合理,别人不会认为你是假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