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分配 企业财富的来源、分配与企业的目标(续)



  另一个通过压缩人工费用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造成整个效率的降低和竞争力的弱化。因为企业的员工在受到利益被挤占时,由于其地位的弱势,只能接受,但会以消极的工作行为来表示抗议。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效率。从长期而言,企业的竞争力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了。处于低人工成本和优惠政策保护下的企业,其在企业知识和创新上投入上是很低的,一旦遇到市场的挤压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将显得手足无措。这也是现在很多企业的现状,当环境优势不复存在时,其自身的效率的低下和创新力的缺乏只能使其处于困境之中。由于习惯,他们还会在人工上和政策上寻找机会,而不是在提高效率上努力,华南地区现在人才的缺失充分说明了企业到了应该重新思考其目标和竞争优势的时候了。

  另一种增加股东价值的方法就是通过扩大增值份额而同时扩大三方的利益。这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采取的方法。其实质就是通过提升企业的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从而扩大企业的整体财富,给股东、员工和社会都带来利益。一种最普及的误解就是,高效率的工作会带来高失业率。但从全球各国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效率的国家和地区恰恰是高就业率,效率是带来就业机会而不是就业机会的丧失。

  通过提升效率而提升股东价值的方法的企业,主要会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1、注重知识的投入与创新力

  尽管没有企业不认为自己重视知识人才和创新力,但其对知识和人才狭隘的理解使其只愿意支付给能看到明显业绩的个别人才以高薪,指望个别的精英能给企业带来奇迹。不是系统的构建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不论是国内或国际成功的企业,比如IBM、惠普、华为、联想、TCL,其成功都得益于系统的注重对知识的投入。

  2、注重员工的工作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把员工的只看成挣钱养家的打工仔,是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通病。对员工需求的认识充分说明我国管理思维与水平的落后。在一个有卓越的企业中,其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提升本身就应该成为其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

  3、注重研发的投入

  不注重研发的投入是我国企业的通病,确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联想的贸工技、TCL的网络优势等使中国出现一批优秀企业,但环境在变,早期不注重研发投入的成功是因为中国市场的空白太大,竞争不够激烈。从长期而言,要具备竞争优势必须加大研发投入。

  4、注重品牌价值的投入与提升

  不重视前面三项的企业也不会真正重视企业品牌的价值。把品牌投入只当成促销的手段的思维,充分说明了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生存的理由和目标的误解。

  尽管在各企业的写在纸面的价值观中,都能提出各种看似先进的理念,比如:以人为本、科技兴企、创新等等。但能真正领悟企业生存的价值和目标的企业经理人并不多,而能领悟到的企业往往就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我们以民营企业为例来看看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企业的目标。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了,发展到现在,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的50%以上,而在市场化程度高的竞争性行业中,更是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我国民营企业的长期成长除了受到金融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外,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民营企业家思维的限制。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对企业目标的理解。

  对于个人而言,早期的创业就是一个发家致富的过程。当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往往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难以推动行业的市场结构的重组。这里,首要的问题在于民营企业家能不能实现由个人财富的创业者向企业财富的创造者的转变。如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人财富的创业者是以股东自身利益为目标的,而企业财富的创造者必须考虑包括国家和员工在内的利益分配。因此,小富即安,对很多民营企业家来讲,是现实的选择。因为如果没有具备由“老板”向“职业经理人”过渡的思维的民营企业家,是承受不了企业成长带来的挑战的。

  不是每个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想成为企业家的。因为企业财富的创造规则与个人财富的创造规则是有区别的。只有正确而深刻理解企业目标与价值的企业管理者才可能把企业引向成功与卓越。

  对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典理论”的错误理解是引导诸多企业走向衰亡原因!西方有句谚语:“通往地狱之路是由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铺成的。”,口口声声把股东价值最大化念在口中的企业,往往是对股东利益伤害最大的企业。享利·福特说过:“企业有责任以最低的价格向社会提供产品,并提高员工的收入!”著名管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说过:“任何组织的管理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建立起某种环境条件,使个人的目标与该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

  公司究竟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我们认为:只有以价值增值为总体目标,以股东、员工、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为综合目标的企业才可能基业长青,才符合股东价值长期最大化的要求!我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区别在于:我国企业创造了高了利润率,而美国企业创造的是高的价值增值。

  理解企业的目标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利润的理解。企业领导的利润观,将决定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否能够很好地服务于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司创造的总价值,则能最好的为顾客、员工及长期股东的总体利益服务。一个企业若想最大限度的提高竞争力,它所确立的目标必须包括利润的增长,所在市场份额的增加,经营业绩与产品质量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利润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

  切斯特·伯纳德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指出,商业的目的是生产商品与提供服务,而不是贪图利润。利润是吸引资本的一种基本手段,保证公司有足够的盈余来为员工及供应商提供奖励,从而激发他们更好地为公司做事的热情。彼特·德鲁克同样也把利润看作一种手段,他指出:

  “商业无法以利润来阐述或解释。当被问及何为商业时,典型的商人很可能会回答说‘商业就是努力赢利的公司所经营的业务。’典型的经济学家也可能作出同样的回答。这个答案不仅是错误的,而且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利润最大化的概念毫无意义。

  其实,它要比风马牛不相及更糟糕:它会带来危险。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上,许多人并没有正确理解利润的本质,他们内心深处甚至敌视给工业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的利润,而利润最大化的概念,正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咎于一种人们广为接受的观念:公司谋取利润,同公司造福社会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但实际上,只有当公司可以赢利时,它才有能力造福社会。

  利润并不是商业活动的目的,而时常是一种有所局限的因素。利润并不是商业行为和商业决策的解释、成因或基本原理,但利润可对它们的成效进行验证”

  以利润为目的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观念中存在一些逻辑的错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股东利益最大化关注的是捕获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

  股东利益最大化只能狭隘的衡量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正如前的CVAD模型中,股东利益通常是关注如何把一块饼分大,而不是把饼做得更大。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产制约因素中,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制约因素。仍把企业看成只为股东创造财富的公司是难以在行业中成为领导的。我们以长虹为例,尽管有很多对其价格战的批评,但长虹对我国家电业结构的形成以及造就全国甚至国际性的大公司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长虹之于我国彩电业,和福特当年之于美国的汽车业,其意义是相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厚彼薄此呢?以长虹、联想、海尔等为代表的优秀中国企业,其成功的前提就是正确理解了企业的目标是创造财富而不是捕获财富。纵观建材业、小家电业等至今分散度高的行业,其行业结构的分散既来源于环境的因素,也是由于其中没有产生能够真正理解企业的目标,并能付诸实施的职业经理人。

  2、股东的利润率并不等于市场的竞争力

 财富分配 企业财富的来源、分配与企业的目标(续)
  即然理解了企业必须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目标,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股东的利润率并不等于其竞争实力的原因了。即便从长远看,竞争力与利润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当面临越来越下降的利润率时,中国的企业大多表现出极不适应的状况,他们总希望再找回十年前高利润的机会和感觉。我国企业如果不能从长期竞争生存的角度来看待企业,在短期投资回报极大化的压力下,必将丧失长期的竞争优势,呈现生存危机。现实中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研发创新、投入技术、品牌投资等方面都显得缺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03822.html

更多阅读

企业利润分配与纳税筹划 企业纳税筹划

第6讲 企业利润分配与纳税筹划 【本讲重点】经营所得向资本利得转化推迟获利年度,利用优惠政策利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所得税政策保留在低税地区投资的利润不分私营企业税后计提生产发展基金直接再投资退税和追加投资退税的选择

富国策绪论:财富、国家、国民与政府

    我研究撰写《富国策》的目的就是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然而,我们国家许多政策制度却是鼓励人们破坏财富,破坏人民幸福的体制机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财富。现在社会舆论包括很多

财富的革命 探秘财富革命的深层原理(2)

无限拓展的空间随着变化的浪潮席卷着全球,随着一些城市和地区被快速推进到了未来,而另一些城市和地区被抛到了人们遗忘的角落,世界财富的版图正在以众多的方式被重新绘制着。这种越来越强的“财富流动性”将影响未来的工作、投资、商

王志纲 马云 财富的孩子

  如何在众人瞩目之下走好自己的路,演一出戏码十足的人生大戏,对于这些财富的孩子来说,其实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赵杏|文  他们年轻貌美,身价不菲;他们出身显赫,注重享乐。他们不光是有钱人的孩子,还将是有钱人的爹妈。他们中有的

声明:《财富分配 企业财富的来源、分配与企业的目标(续)》为网友死人复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