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用文化的眼光来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现在的世界早已迈入一个“跨文化的时代”(A time of the cross-culture)了;推动这样一个时代到来的动力,乃是因为“多元价值观”的体系,已逐渐形成思想和信仰上的共识,并且广泛被先进而开放的社会所接受的原故。
“跨文化”(the cross-culture)基本理念的出发点,乃是由关切各种社区、族群和国家文化的差异性,进而从异种文化中去寻求“交点”或做文化“交配”。
趋势显示,我们生活和思想的方式,以及价值观的认同,如今往往不大会受到单一的技术层面的影响,而经常,最可能会被一个“体制”(system)或“理念”(conception)所左右。说得更具体一点,今天,一个单纯的科技上的创造或发明,顶多只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个单一的生活上的枝节问题,并无助于人类生存上的大关大节。
在未来五十年或一百年、甚至更久远的未来,可以预料“人智”努力的方向不是在如何控制环境,而是在有自知之明来自我约束。我们通过科技对环境有几分控制把握,科技就会为我们做几分事;经常是问题出在我们对人自己并没有控制的把握,也就连带对科技与环境失去了控制。基本上,人很可能根本就不可能完全以外力加以控制;不过,人自己确实可以,并且也应该通过内省的自觉去做一些“自制(自我、反省)”的工夫,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大家都以“礼”往来,循“礼”行事·
“礼”的构想与实践,是孔子思想中十分重要的精华,涉及到个人人格的形成、人际关系、社会秩序、以及人类理想生活的追求,可以被看成为是“人文宪法(the peoples constitution)”的实体。然而就某一种意义而言,“礼”也很像今天我们所习惯说的“游戏规则(playing rules)”;而游戏规则必须建立在人们的共识上,而共识的取得则又必须来自于彼此的尊重与沟通·
不管是昔日孔子所提倡的“礼”、还是今人所强调的“游戏规则”,都可以说是这个“跨文化时代”的君子之道(the gentlemans law)。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说,诚然我们有所不同,可是与人和睦相处,却是应有的君子之凤。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追根究底,关键还是在“人”的身上;盖人以和为贵,人和才能政通!
尹毅夫 25/04/2007 家中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