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能力很重要。但我們思考的很多事情其實是錯的,我們的很多信念幾乎可以確定是愚蠢的。
我們今天不斷被大量的資料、資訊與知識轟炸,然而其中不真實的比例卻愈來愈高。即使媒體的報導可信,廣告主都說實話,律師都誠實,政客都閉嘴,通姦者都承認,說話快速的電話行銷業務員都不會騙人,不真實的資訊依舊到處充斥。
果真如此,那麼個人--甚至企業、國家--如何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財富?
有些知識是創造財富不可或缺的。例如集獵民族必須知道動物的遷徙模式,農人要了解土壤的特性。這類知識一旦習得,通常對每一代都很有用。例如工人只要一日不離開工廠,就必須知道如何快速又安全地操作機器。
今天,與工作相關的知識變化太快,在職或非在職時需要學習的新知愈來愈多,學習成了持續的過程。但我們又不可能事事都學得夠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有一些愚蠢的想法,這一點也不需要覺得尷尬。每個人都是如此。
為每一塊知識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到了某個時間就會變成過時的知識--或應稱之為「死知識」(obsoledge)。
老婆婆的閣樓
不論知識是儲存在數位資料庫或腦子裡,裡面都很像老婆婆的閣樓,塞滿了死知識--原本正確的事實、觀念、理論、影像、見解發生了改變,或被新的事實取代。個人、企業、組織、社會的知識庫裡都有一大部分是死知識。
日新月異的改變會讓知識更快變成死知識。除非不斷地更新,否則職場經驗已變得愈來愈不值錢。資料庫往往剛完成就已過時,書籍剛出版就已不合潮流(包括本書)。每過半秒鐘,我們對於投資、市場、競爭、科技、顧客需求等的認知便減去一分價值。於是,企業、政府、個人的日常決策常建立在死知識上--亦即因時移勢轉而不再適用的觀念與假定。
當然,偶爾也會有一些死知識死而復生,因時勢轉變而有了新的意義與用處。但是相反的情形更常見。
諷刺的是,在進步的經濟裡,常聽到企業大言不慚地談「知識管理」、「知識資產」、「智慧財產」。儘管金融專家、經濟學家、企業、政府提出各種數據,事實是沒有人知道因死知識造成的不當決策浪費多少成本。試想,這將對個人投資、企業獲利、經濟發展、消滅貧窮計畫以及一般的財富創造產生多少影響。
在這一切的背後,隱藏著一個更重要的知識論(epistemology)轉變,影響所及不只是知識本身,還包括我們取得知識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工具莫過於類比,亦即找出兩種以上的現象之相似處,然後將甲的結論套用到乙上面。
人類在思考或說話時幾乎都會用到類比。例如愛爾蘭高爾夫球選手哈靈頓(Padraig Harrington)告訴記者:「美國公開賽真正能測出一個人的打擊能力……最好是像機器一樣。」這讓我們想到牛頓的追隨者也說整個宇宙「如同」一部機器。
又如我們會形容某人「心思敏捷如電腦」、「睡得像隻豬」,或勸某人投資時要「像專家一樣」,思考方式「要像天才」。語言本身便蘊藏著各種類比,此所以我們至今仍以「馬力」代表汽車內燃機的功率--這其實是舊時代殘留下來的,以前汽車被拿來與馬車相比,被稱為「沒有馬的馬車」。
然而,使用類比這項思考工具時必須很小心,現在更是如此。隨著世界不斷演變,原本的相似處也可能變成不相似,以致原本合理的類比變得不倫不類。現在與過去的平行關係既已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據以得到的結論當然是錯的。改變的速度愈快,類比的適用期限愈短。
因此,一種深層元素的改變--時間--會影響我們追求另一項深層元素--知識--的基本工具。
前面說過,即使是知識經濟的專家也很少思考死知識法則:隨著世界的快速改變,死知識累積的速度也愈來愈快。相較於舊時代步調緩慢的祖先,現代每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死知識。
這就是為何我們最珍視的一些觀念會讓後代子孫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