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资本的本质就是增殖。于是,为了实现资本的增殖,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可以说已经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而在实现资本增殖的征途中,泰勒的“流水线管理法”,可以说已经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最后,为了自己能够得到“圆满”的结果,“临终”,它还把自己落实到“生产线”里,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结局了。正所谓,它已被物化到“生产线”。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结果”,因为管理思想、程序被“物化”到“流水线”上,不仅减少了生产者的数量,也减少了生产管理者的数量。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它也使曾经辉煌的西方管理学思想、程序不再辉煌。于是,西方管理学、管理理论便急剧地进入到了一种“智瘴状态”。何谓“智瘴状态”?当然可以理解为,是对商品制造过程的管理失去意义。
大家不妨设想,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被凝结在了“流水线”上后,其“先进性”还存在吗?诚然,它还“存在”,但是,这种“存在”已经被“物化”在了生产设备、机器、“流水线”上。换言之也就是说,当东方人把这种设备购买过来的时候,也就等于把他们所谓“先进”的管理一并购买过来。因为生产管理过程完全是由设备或者说“生产线”来控制、体现。
如此,我便问:究竟是被“物化”了的西方管理先进,还是已经使用了这种设备的东方管理者更先进?毫无疑问,当然是后者。可是,人们千万不要忘记,正是这种先进的生产设备的存在,才使得商品生产变得那么简单,见大到只要一按电门,成千上万的商品就会像“水”一样“流出”来。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由西方发明的“生产线”,葬送了西方管理学!
诚然,这也不是说,至此,西方管理学、管理学家就连一点用处也没有了,而是说,西方管理的先进性以物质的形式已经被人所购买到手里;当然,也正是由于廉价的东方人、中国人使用了这些设备,降低了生产生成,所以才生产出了,那么多的更加廉价的商品。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被东方人节省下来的资本就更加地多起来,多到了资本被资源化的地步!
资源经济,规律使然
毫无疑问,资本资源化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和资本长期积累的必然产物,绝不仅仅是哪一个国家和哪一个企业、利益集团自己的事情。大家知道,资本的本质就在于增殖,增殖是资本的唯一属性。可是,当资本也出现了过剩的时候——哪怕是相对意义上的——资源化趋势的形成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怎么办呢?诚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为其派上用场。
但是,由于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而上述这些制度就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和议会制度,必须得维护资本所有制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均不受侵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显然,他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其生产力远远大于其社会购买力,所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所有者就须自己找出路。
于是,找来找去,他们最终都会把自己的目光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这难道是资本所有者十情愿做的一件事情吗?当然不是,但考虑到资本的可持续增殖问题,他们又不得不这样去做。为啥?因为只有发展中国家更有需求,而且还有相对廉价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意识资源、劳动力资源。这样,资源决定经济的模式便形成。
资源还能决定经济吗?是的,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一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如何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历史!大家知道,在人类尚未产生之前是无所谓“资本”的。那么,有的是什么?当然是自然资源了。后来,随着自然界的不断发展与演化,产生了生物、动物和动物中的人类,产生了人类的政治经济生活,资本这种东西才悄悄地降临人间。
而从上述意义上说,资本难道不是由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转化而来的吗?而现在的问题,科学技术使人类独有的资本变得越来越多起来,多到了已经出现了“资本过剩危机”的程度!而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可以说都是资本过剩的必然产物。换言之,如果投资不过剩,资本就不会转移到金融、期货市场;如果投资不过剩,石油资源又怎么会短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