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用什么方式存储你下载的歌曲、小说、照片和视频?你能否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时查询和更新自己的资料?你获取资料的工具可以是能接入互联网的任何终端:手机、Pad、电视、PC,并且不再担心由于载体的变迁而丢失数据。个人信息爆发,以几何倍数增长的APP和个人数据正在加速迁移到云端,而这些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分享将是未来科技公司鏖战的重点,一批新锐公司已经在路上。 2011年,Dropbox以40亿美元的估值从众多明星投资人那里拿到了2.5亿美元的融资,Dropbox目前的用户数已超过1亿,每天存储的文件数超过10亿份,尽管每位注册用户都将免费获得5GB的云存储空间,但仍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付费购买更大容量。而笔记类云存储公司Evernote的估值也已达10亿美元并计划上市。
![锯朵仔属于什么茶 风中有朵只属于你的云](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0708663272.jpeg)
“三巨头”微软、苹果、谷歌也在各自强化自己的云存储服务。比如,苹果已经在新版iTunes上深度集成了云存储服务iCloud,据其最新的财报显示,有超过2.5亿的用户正把他们的音乐曲库、游戏记录、电子书、电视节目、电影以及个人资料备份到iCloud上。 市场调研公司HISiSuppli提供的数据预测,2013年云存储新注册用户将达到6.25亿,增幅达25%,从现在到2017年,该领域内的用户量都保持高达两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 资本早已闻风而动,个人云存储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业界最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在国内,百度、金山、新浪、阿里巴巴、华为、京东商城等公司已经迅速进军个人云存储市场,而小米、盛大、网易也以云相册、云笔记等产品切入,而在115网盘、酷盘、云诺等创业团队的眼里,个人云市场似乎仍是一个可以诞生上市公司的洞天福地。 2013年的中国个人云领域能否迎来一个真正的春天?从我们拜访的几家公司来看,市场经过两三年时间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的教育,已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迹象。从平台商到开发者、硬件厂商以及用户,整个产业链上的各环节都在摩拳擦掌。 经过过去两年的用户和技术的自然积累之后,这些个人云企业接下来将面临资金、客户和运营等更直接的竞争压力。与视频网站一样,巨大的服务器带宽和硬件成本压力已经淘汰了一些初创企业,这就提高了创业公司介入和存活的门槛;另一方面,当个人云存储进入商业化运作,用什么样的服务向用户收费,并且用什么样的“用户群价值”来说服市场和投资者,如何能够在面对国内外大公司林立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等等,还都是悬而未决的命题。 实际上,个人云存储企业不解决这几个问题,单纯的用户规模并没有说服力。未来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的优势在于本土化产品和服务,只有在平台、用户和成本上取得平衡的人才能够真正从这个产业中赚到钱。按照金山CEO张宏江的说法,云存储市场已经进入了群雄征战的战国时代,未来3年这场战斗就会胜负初定,个人云市场的争夺正在波澜壮阔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