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0年开始接触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当时公司正在进行此项工作的惯标。虽然做为一个钢铁企业建立此体系的时间晚了些,但是它完整的体系结构,新颖的观点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果然,体系建立之后,它的功效很快就体现出来。
虽然原来公司里也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但却是因人而宜的,一个领导一个思路,重复性的工作,刚出台又作废的制度,往往事倍功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一套标准管理框架,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企业,按照它的标准去做总是合乎产品要求的。它的真谛所在就是“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也就是说,你怎么说了就要怎么做,做完了就要记下来。做得不对的还要进行预防和纠错。言简意赅就是实事求是,避免假大空。但一些企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先不管做到做不到,先把调唱得高高的,把一些工艺技术要求定得脱离实际,还美其名曰达到了多高多高的水平,最后导致的是产品质量的低下,直接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它的全面要求是我所始料不及的。原来公司的质量管理只是侧重于生产工序的过程控制,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后,人机料法环等等环节的管理就显得重要起来。比如设备管理,要求帐物卡相符;比如采购管理,要建立供方清单并评价其的业绩;比如文件记录的管理,不再是今天发,明天就找不到了。还有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就必须定得符合生产实际。它带来的是一系列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产品质量也不再好高务远。一切都清晰起来,务实起来。更重要的还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与QC全面质量管理迥然不同,它侧重的是一把手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一把手工程。 通过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现在公司里的产品质量稳步增长,钢坯合格率已有原来的98.5%上升到现在的99.94%,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发生过质量异议,顾客满意度节节攀高,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质量管理工作忽然变得轻松起来,重产量不重质量的现象一次也没有发生。事实证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确是一项优秀的质量管理体系。 但任何事情都有它不稳定的一面。在参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这四年中,我越来越觉得,认证机构在此项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04年9月25日《冶金报》梁和同志撰写的《通过认证,为什么还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深有同感。我认为认证机构在审查过程中决不能走过场,要求愈严愈能够推动此项工作在我国的健康发展。但事实上大部分认证机构的审查人员不能从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角度出发,使一些审查流于形式,使一些本来做得很好的企业失去对此项工作的热情。如果再加上一些企业本身就没有真正建立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那么这项工作只能是水中月雾中花。另外现场的实际审查也很重要,一些认证机构的审查人员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审查大量的文字资料上,熟不知那些文字资料是可以弄虚作假的。一线的数据往往是最真实的,最能反映出产品的质量特性,也最能促进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而一些审查人员知识面的狭窄和个人素质的低下也影响了惯标的工作质量。 经过这几年的亲身体会,我越来越觉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符合我国现状的一项较好的管理体系,它的有效性、适宜性和持续性永远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质量管理准则,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