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颠覆战略 商业逻辑的颠覆:从《颠 覆》到《战略转型》



  姜汝祥是著名的战略专家,以研究世界五百强出名,他的《颠覆》题目吸引住了我,书中以世界五百强为案例,指出了中国企业与世界五百强的差距。跟强调“颠覆性“的廖晓的《战略转型》有以下共同之处:

  一、都强调了主导逻辑改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颠覆》一书,姜汝祥指出世界五百强的成功关键是以制度规则、公平竞争等商业逻辑取胜,世界五百强是“学好就赚钱,赚钱就更好”而中国的企业是“学坏就有钱,有钱就变坏”。中国企业家靠的是机会、制度和规则的空子赚钱,靠资源和关系赚钱。在当前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中国企业家需要颠覆逻辑。这跟《战略转型》的“企业家主导逻辑”改变的提倡是一致的。所谓主导逻辑就是过去企业家或组织成功的经验方法等。而主导逻辑的改变就是颠覆。我们的企业家太沉迷于过去靠关系,靠机会发财致富的老方法而感叹如今生意难做,娃哈哈事件告诉我们的就是如果在加入WTO环境下如何从潜规则走向正是规则。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提醒了我们的企业家:过去你可以骗国内消费者,可以以次充好,而到了美欧,任何细小的质量问题都会给你带来血光之灾。

 美国对华颠覆战略 商业逻辑的颠覆:从《颠 覆》到《战略转型》
  二、强调客户价值之上

  姜汝祥罗列了大量的世界五百强的案例,包括沃尔玛、戴尔、EBAY等,始终强调了一个企业公理:客户价值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这跟廖晓的《战略转型》是一致的:廖晓的SBBC战略模型和战略管理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始终强调不是以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模式作为商业逻辑的起点,而是以客户偏好!

  不过,《颠覆》也存在不少问题,除了其写作逻辑的混乱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批判企业家迷恋曾国藩权术却无法破解企业家、员工等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迷局。任何企业发展的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价值创造的来源和分配问题,最终是一个如何做大蛋糕&合理分配蛋糕的问题。比如他批判麦肯锡的做不到世界五百强却不明白做大不是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才是一个企业生命力终极目标。很多世界五百强都倒下了但是麦肯锡却保持最佳的动态治理实践。

  二、标杆分析不是中国企业学习的必由之路

  世界五百强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学习优秀是不错的成长经验。但是世界五百强是全世界所有公司的最优秀的企业,是小概率事件,不是商业的常态。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企业尽管现在没有多少世界级的企业,但是以后肯定有,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过份批判中国企业的无作为有点“拔苗助长”。书中强调三星、EBAY的成功却忽视了中国企业的环境和企业发展阶段能力等配套缺失。三星有韩国产业政策的扶持,美国有成熟的消费环境和客户消费能力。当中国具备这些环境,同样会产生世界级别的企业家和企业,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该埋头苦干而不是妄自菲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02927.html

更多阅读

沉重的叹息:电视剧《身份的证明》观后

沉重的叹息:电视剧《身份的证明》观后 上海的老朋友老王来深圳办事,到家里作客时,特别向我推荐了刚上演的“大型年代电视连续剧”《身份的证明》,说此剧感人至深、值得一看。我相信朋友的眼光,因为上次他给我推荐的颇具争议的家庭婚姻

声明:《美国对华颠覆战略 商业逻辑的颠覆:从《颠 覆》到《战略转型》》为网友扭曲的人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