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乾管理系列
——烦恼
当企业发展到二三百人时,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基本上也会跟上。由于部门多,人员也多,规章制度随之建立,然而,规章制度的建立,并不会带来高效,企业的运转速度明显的慢了。为此,大会小会开了不少,高层干部们更是费劲心思,却不见运转效率有多少提高。
运转效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这几点:
1、制度建设不完善。制度建设不完善时,没事情还好,一旦出事,往往会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部门内部有,部门之间有,几个部门相互推委的也有,如此,整个系统的效率,自然降低。
此外,制度建设不完善时,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即:具体事务,无法确定责任人,也没有职员认为应属于自己负责,往往事情到高层关注时,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传说中的厕所下水道不通事故,经过一个月的大小会议,依然得不到解决,正是这种表现的经典。
2、职员相互不熟悉,沟通协调有障碍。公司大了,各部门相应的都制定了自己部门的行为操守。中国企业界,向领导负责是通常做法,除了相关对口单元,部门职员之间的走动并不是很大,相互不熟悉是很普遍的事情。当一件事情需要多部门协调时,往往需要多部门领导同时出面协调,或者更高层的领导来协调,一旦出现某要害部门领导不在的情况,事情往往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3、体系推行缓慢,影响企业正常运行。像汽车制造行业企业,在制度化建设完成后,往往会推行QS或ERP等相关管制体系。在体系推行的过程中,因为职员的不熟悉,很多需要协调的事情上,会出现很多周折。自然,体系的运转速度,不由自主的慢下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计划。
4、精神面貌不足,职员企业形象差。各部门自行其事,各执其法,各部门内部的规章制度往往不尽相同,导致的部门职员精神面貌差异非常大。企业,是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存在的,当客人来到企业时,只要客人认定一个部门的职员精神面貌不足,就会认为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不够,这种评价与看法,对企业的生存是相当不利的。
5、办事拖拉,纪律性差。这种情况很是普遍,最常见的现象是,早已通知的会议,不但是职员,甚至干部,甚至总经理、老板,都习惯性的迟到,开个会议本来定好10:30,拖到10:45,甚至11:00开的,并非个例。
这些,是企业里最常见的效率降低现象,并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不一一列足。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呢?台湾时硕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这方面的作为,很是值得推广。
——实例时硕科技的做法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会议变成企业的培训文化中的一个环节,使得会议变成了公司职员学习的机会。时硕科技公司的会议,最重要的有两种。
——体系运行前的培训。
没有开展QS9000,公司各部门的骨干,会接到来自品质部的通知,需要参加品质部主导的QS体系培训。公司每日例会上,厂领导会特别声明,各部门骨干干部和抽选职员,均需参加培训,包括部门经理,无条件服从。
——每日例会的素养培训。
最让干部头疼的,是公司每天举行的半小时每日例会。即:不管你手头的工作是否完成,都必须参加每天中午前11:00的半小时统一会议,公司所有在厂干部以及各部门重要职员均需参加,干部不在的,需指定代理人参加。每日例会的工作内容是,各部门干部在例会上向其他部门干部,汇报上一天工作状态以及事务处理的进度;手头没有任务、等待新任务分配的干部,也需列席参加。
——实例的推行
企业中,很多制度体系的推行,都是夭折在执行过程中。要希望执行过程中不发生问题,或者少发生问题,就需要认真作好制度体系的推行工作。
不管策划有多好,计划有多妙,如果推行不力的话,再好的策划、计划也是零。
——品质部主导的QS9000体系培训
一开始,品质部给每位参加培训的同事发课程通知,通知的基本内容是:
一周两次,共参加n课时,课程培训过程中进行中期效果考试,课程培训结束也需要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予以奖励,并负责部门内部推行计划;中期考试不及格的职员,会收到挂名警告,两次考试均不及格的职员,扣除绩效点数。课程培训期间,参加培训的各部门骨干、职员,均需在各部门内部开展类似的培训活动,定期由其他部门干职员进行监督考核打分。
——每日例会的素养培训。
不管有事没事,均需列席参加的每日例会,成了每个参加例会成员最头疼的事情。厂长会遭到来自业务员的工作盘查,生产经理会受到品检巡查员的质问。凡是工作,只要没有完成,要么给个完成期限,要么给个理由。
生产经理事务是最多的,受到的诘难也是最多的,以至于生产经理例会前,不得不将所有问题全部过问,以便在会议中回答各部门所提出的工作问题。每日例会中,有事没事必须列席参加的干部,不得不听厂长、财务、业务、生产、工程、品质、物流等等部门的工作汇报,以至于所有参加例会的干部,都能够准确的说出每个部门目前所处的工作状态;也知道了,各部门干职员最为关心的工作议题;也明白了,假如自己在生产部或其他部门担任干部时,必须优先处理的事故以及如何管理该部门。
生产课长离职时,公司一纸内部调令,将一位工程部干部调到生产部担任课长,公司生产得以顺利进行。显然,每日例会,功不可没。
——其他培训文化。
还有其他的会议培训方式,比较常见采用的主要有:
——部门内工作会议。这种国内最常见的会议,也经常被采纳。最大的要求是,到点必须参加,以绩效点控制。
——无领导讨论小组。这种会议讨论,能够最大限度的让职员发言,也为国内企业广泛采纳。
——部门内学习会议。各部门并非所有时间段均忙碌,总有空闲的时候。空闲的时间段内,举行内部学习,或进行工作总结。
——部门间交叉培训。这种培训方式,能够让工程人员最大限度的理解品质部的工作意图和流程,也能最大限度的让品质人员了解工程部门的工作。当然,其他部门也是如此。
——效果
台湾时硕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这方面的效果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1、体系运行无障碍。QS体系的课程培训,明显减少了QS体系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障碍。使得体系的推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在预计时间段内,体系的运作得以顺利实现。
2、职员纪律的提升。每日例会和部门内工作、学习会议,不管你在干什么,都得准点参加,天长日久,每位职员都晓得,会议需要准时参加。长期的固化效果,职员们往往会培养出准时的习惯。当然,这种习惯肯定能够反映到实际工作中。
3、职员关系的融洽。多部门经常性的交叉培训,让各部门的干职员彼此熟悉了解,时间一久,大家都了解到对方的困难所在,以及难点所在,彼此同理心,工作自然变得容易解决。
4、跨部门干部素养提升。企业里最头疼的是,某岗位的人才流失,内部没有职员及时顶上来。每日例会的机制,让更多的干部得到全面的素养提升,也部分解决了企业人才流失的难题。
5、认真而负责的精神。每日例会中没有职别高低上的刁难,每位干部都明白,只有工作完成,才能避免当众出丑,做好本职工作才是解决的通途。
——难点
这样的会议组织,国内也是普遍采纳,但效果却不同,主要的原因是:
1、领导不重视。最致命的因素,上梁不正,下梁很难正起来。作为企业的高层干部,无法表率工作时,不要指望部属可以做的更好。
![舒乾:妙用会议,文化的另类建设](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500185905251.jpeg)
领导,最重要的职责是,凡事做出表率。最经典的,以色列军人干部的“跟我来”。
2、执行不彻底。不管什么规章制度,成为习惯后,容易得到执行。忌讳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执行不彻底,贯彻不到位,当然不会产生好效果。
3、企业家天下。不少干部有官僚家长作风,部属不敢高声说话,说起来时,还沾沾自喜。如果是这样,那么,低职别干部,很难在会议中自在发挥,自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普及
会议,其实也是企业的一种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如何让会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最佳效果,是每位经营者、管理者需要思考的事。将会议的功效发挥最大化,建立有利于企业的文化布局,对企业的成长,功效大焉!
碰到开篇提到的问题时,很多企业的领导往往无可奈何。常见的做法是更换经理人,希望通过引进经理人,来解决企业内部的问题。引进经理人固然可以,但经理人的引进,也会带来其他的问题,甚至更加严重。事实上,经理人并非万能药。
如何在既有团队的基础上,将某些功能发挥最大化,才是企业的合理选择。比如台湾时硕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