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之前,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高端酒市场意气风发,价格像脱缰野马一样飙涨,终于引来了政策面上的打压,高端酒尤其是茅台的“奢侈酒”、“腐败酒”形象,成为老百姓揭竿而起的诱因,也成为遭遇政策、网民、同行等围剿的主要原因。 终于,在党中央提倡节约务实行政、反对奢侈浪费之风的号召下,在中央军委下达的“禁酒令”围堵之下,高端酒市场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曾经叫嚣要涨到5000元一瓶的茅台酒,不得不在价格上向下探底,寻求1000元之下的价格可能性。 冷风吹,高端酒开始“熬日子” 在禁酒令出台之前,茅台酒的市场价格,基本上还可以维持在以专卖店1519元为标杆的水平上。此外,因茅台酒厂向经销商发出了团购价不得低于1400元“限价令”,茅台酒的批发价基本上还能守住这一价格底线。但是这一次,茅台的“限价令”生不逢时,遭到了发改委2.47亿元的重罚,理由是茅台的限价令触犯了国家《反垄断法》,而以同样事由与茅台一同受罚的,还有另一白酒巨头五粮液。 发改委祭出《反垄断法》,并且拿以前戴着“国酒”、“政治酒”、“外交酒”、“高端政务酒”等一大堆高帽的茅台开刀,堪称史无前例,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次中央对高端酒以及“腐败酒”符号背后所牵扯着的腐败行为的容忍度大大降低。不手软、不留情、不看关系成为这一次政治对商业形成打压态势的一大显著特征。 在禁酒令之下,酒类市场面前冷风猛吹,高端酒不得不进入“熬日子”阶段。 当务之急,高端酒要寻找新出路 市场遇冷,销量下滑,消费疲软,人们对高端酒的消费不再恣意妄为,成为当前酒类市场的最大特点,也是造成高端酒当前及以后困境的主要原因。与此相适应的是,在市场遭遇政策高墙的同时,以往被酒企奉为圭臬、主要针对党政机关和国企等公款消费对象开展的酒水团购,其效果已经大打折扣,据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一些在地方上具有广泛的政府人脉关系的酒商,其业绩从之前的年销百万团购单一下子缩水到了不足10万,这种现象说明,酒水团购在中央的“八项规定”和中央军委的“禁酒令”面前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很难再像以前那样风光了。 在市场遇困,团购遇阻,销量下滑,价格下跌这样一种环境下,高端酒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为自己寻找一条新出路,以消化此前、此时以及此后所形成的大量库存。虽然禁酒令中的“禁”字看起来很严厉,但因为该禁令主要是针对公款消费和“三公消费”而下达的,并不会影响到私人购买和消费,因此,在禁酒令之下,人们并不是就不喝酒了,而是看以什么方式来“喝”。 高端酒的主要特征是“喝酒的不买,买酒的不喝”,并因此揭示出了两种不同的买单方式,一种的公款买单,而另一种是私人买单或是不受廉政影响的私营企业买单——这是礼品酒市场形成的主要动力。也许,高端酒市场以后会回归到以礼品酒为主这样一条航道上来。 消费方向:从“政务主导”向“商务主导”转型 一方面是中央强力反腐,一方面是中共高层为中国经济确定了发展大方向。而对新一年的中国经济走势,专业机构大多表示看好,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商业、商务经济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地位与日俱增,中国商业领袖们的商务需求也随之得到释放和点燃,并因此产生了新的变化,其中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强。与之相适应,国内开始涌现出大量高端商务和社交会所,并因此衍生出了“会所经济”的雏形。而中国企业家领袖的商务社交需求也开始以国际化标准为导向,向着多功能、私属性、多层次发展,因此,兼具社交和商务办公功能,与这些企业领袖的地位、消费境界高度匹配的国际化商务产品——高级商务会所和私人会所便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现代经济形态中,会所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客户呈现私密性,而且还可以为会员提供一个高层次的社交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商务沟通平台,促进商务精英之间形成商务资源的互补互通,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商业领袖的高端商务活动需求,帮助会员实现彼此间的资源嫁接。
![中高端人群消费特征 高端酒消费从“政务主导”转向“商务主导”](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065850408195.jpeg)
在高档酒楼饭店的生意因公款消费受到抑制,并因“禁酒令”而受到明显影响的同时,也为酒类市场寻找到了一个转型契机,即让之前饱满的公款消费能量向商务领域转移,一改此前高端酒以“政务消费”为主导的市场模式,并形成以商务宴请为主要特征的“商务主导”型消费模式。 这种变化,酒企应该提前适应,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市场反应。